人過五十,不怕皺紋多、白髮長,怕的是「下身不靈」。走路沒力,蹲下費勁,夜裡起得比雞早,小便斷斷續續……這些小事,不痛不癢,卻是身體給我們的「忠告」。老不老,看下身,尤其對男人來說,是面鏡子,更是個警鐘。
作為在診所里坐了半輩子的中醫,說實話,每次幫人把個脈,其實都不如看他起身走幾步來得直觀。
今天咱就說清楚,身體送出的5個「下行警訊」,男人們定要心裡有數。
1.腿軟無力,是陽氣虛下來的信號
年輕時雙腿如柱,登山走路不在話下,若到了現在,腿一沉、膝一松,連爬樓梯都費勁了,這很可能是腎陽不足的表現。
陽氣是「推動之火」,一弱,全身就像煤快燒盡的爐子,腿先沒勁。
哎,你是不是最近坐久了就站不穩?偶爾發軟打顫?這正是陽氣不能溫養筋骨的表現。
調理法子:每天早晨泡腳十五分鐘,水裡撒點生薑片和艾葉;飯後走路別急,慢慢悠悠最養氣。

2.小便不利,是下元虧虛的暗號
男人中年之後,尿頻、尿慢、小便滴瀝不盡,這多數與腎氣滑脫、前列系統耗損有關。
中醫講「腎主二陰」,如果下焦的火失去了節制,小便問題就如野馬脫韁,亂了套。
有沒有這樣的煩惱呢?睡前不上廁所,半夜頻跑;好不容易想上,卻點水成線。若是這樣,一定要認真對待。
飲食建議:少喝冷飲,多吃黑芝麻、山藥、黑豆這類補腎護本的食物,早晚一碗山藥粥,也挺頂用。
咳,喝水也要適度,不渴別硬灌。
3.步態搖擺,是筋骨不榮造成的
站沒站相,走無骨勁,是很多老年男性不願面對的事實。這與「肝腎不足」影響了筋骨濡養關係極大。
一步一步虛浮,重心不穩,時間長了跌倒傷骨,麻煩就大了。
如果下身的姿勢開始變得僵硬,或者走路有點挪,有點拖,那可不是「習慣問題」。
日常訓練:每天來一套八段錦或太極,用動養靜,用柔克剛,讓筋骨都動起來才不退化。
哎,這才叫對得起這副身體。
4.性慾減退,是精氣暗耗的預兆
雖說上了年紀,不追求年輕人的那種激烈,也不至於沒興趣沒感覺。若一點情趣都提不起,也要留意腎精虧耗的情況。
人體的精,是生命的根,男子尤在於腎精之足與否。而精虧輕則沒欲望,重則影響睡眠、精神和整個人的鬥志。
你是不是也感覺清晨少了「反應」,夫妻之間默契也淡了?別總說年紀大,它是種「損內耗外」的表現。
補養方法:不要急著吃補藥,先從調作息下手,晚上不要熬夜,再用核桃、黑棗煮水當夜飲,慢慢就有感覺了。
5.畏寒怕冷,是命門之火微弱在作祟
夏天別人穿短袖,你還披長衣;冬天穿再多,也小腿發涼,好多人以為這是血不暢,其實背後是命門火衰。
命門乃人之火源,若此火微弱,四肢百骸皆感覺寒冷,其中尤以下肢表現明顯。
想一想,你是穿襪子都冷、腳掌冰涼、如廁時風一吹就怕,那應該就不是簡單的「怕冷體質」。
簡單調理:晨起一杯溫熱姜水,衣著不過度緊身,養護陽氣第一要緊。
上下半身溫差大,就像鍋蓋開了縫,熱聚不起來。
說到底,男人下身的問題,是腎、肝、脾交互失衡的外顯。你可能覺得這些只是「年紀到了」的自然現象,其實是身體在要你管管它了。
氣不藏精,精不護骨,骨不帶形,形不成神。一環出錯,狀態就下滑。
你不妨閉上眼,想一想最近的生活變了沒?這些信號,你中了幾個?如果你能識得這些「微根本」,身體才可能逆轉回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