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全民儲蓄」這場盛宴 這時會悄然清零

—AI狂潮終極崩盤?儲蓄全被捲走!

阿波羅網王篤若報導/矽谷投資人王川(Chuan Wang,推特帳號@Svwang1)今天周日28日發布了一則寓言式預言,引發業界廣泛討論。他以層層遞進的故事形式,形象刻畫了人工智慧產業資本開支(AI Capex)從自有資金投入到可能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全過程。

王川寫道,最初企業用自己的自由現金流建設AI基礎設施,他認為「不是泡沫」;隨後動用帳面現金,依舊「不是泡沫」;接著企業通過發債融資,但因仍能支付利息,似乎依然合理。

隨著供應商巨頭也親自下場砸錢,更多合作夥伴被推入AI投資熱潮,王川仍強調這體現了「對AI未來的信心」。然而,故事逐漸轉向:企業與第三方合作,在私人信貸(private credit)市場借入數百億美元建設數據中心。王川依舊安慰自己:「規模比2007年次貸危機小多了」。

寓言的結尾急轉直下。保險公司開始向普通人推銷年息9.5%的年金產品,投資者安享利息回報。然而某天保險公司突然宣布無法兌付,投資者才驚覺,自己的儲蓄早已通過金融鏈條間接投入了AI資本開支,「AI泡沫終於破了」。

Capex是Capital Expenditures(資本開支)的縮寫,指企業用於購建固定資產的投資支出。在AI領域,Capex主要指用於建設龐大的數據中心、購置高性能晶片(如GPU)、擴展算力網絡和存儲設備的巨額投入。

例如,微軟、谷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近兩年紛紛宣布千億美元級別的AI資本支出計劃,用於支持大模型和雲端運算業務的發展。這類投資規模龐大、回報周期長,需要持續的資金供給。

阿波羅網評論員王篤然指出,王川的寓言映射了一個可能的風險鏈條:

巨頭自掏腰包——以自由現金流與帳上現金投入,屬於穩健階段。

債務與槓桿上升——當資金不足時轉向債券與貸款,金融槓桿不斷加大。

供應鏈與私人信貸介入——風險開始擴散,更多機構和投資者被捲入。

保險與儲蓄池流入——普通民眾通過金融產品無意間為AI產業「買單」。

如果AI業務最終未能兌現超預期收益,那麼類似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的金融連鎖反應,可能在AI資本開支狂潮中重演。

王篤然表示,王川的預言不是單純的玩笑,而是對當下AI投資狂熱的一記警鐘。巨頭們競逐AI未來無可厚非,但當「全民儲蓄」通過複雜的金融通道流入AI Capex時,這場科技盛宴或許正在悄然埋下危機的種子。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阿波羅網王篤若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929/2284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