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當局高調推出「K簽證」,引發民間巨大爭議,不少準備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反彈尤為強烈。「K簽證」規定全球大學畢業的理工科畢業生,無需企業邀請函就能入境中國,居留和就業。專家指出,大陸大學生就業壓力巨大,「K簽證」的推出讓局面更是雪上加霜。輿論普遍認為,以中共的邪惡體制而言,「K簽證」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中國的K簽證在瞄準那些處於職業生涯形成期的年輕人,而不是那種已經有經歷豐富的專業人士,實際上是蠻愚蠢的舉動,現在K簽證顯然不是在挖角,而是在撿漏,撿剩下的東西,撿別人的殘羹剩飯。」
K字簽證是在美國政府將H-1B工作簽證年費提高至10萬美元後新推出的。 然而,政策一經宣傳,立即引發大陸民間強烈反彈。網絡評論區幾乎全部反對,擔心大量外國人才的進入可能會使本國勞動市場競爭加劇,特別是在技術密集型領域,民眾批評中共當局不顧國內年輕人的死活。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中共有足夠大學畢業生,研究生畢業生,但關鍵是這些人是沒有找到工作的,有1200萬這樣的人。」
中國當下經濟蕭條,工作崗位減少,就業形勢嚴峻,2025年的大學畢業生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222萬人,在黑龍江大學近期舉辦的徵才會上,9千個崗位,結果來了11多萬人報名參加,就業壓力非常巨大。
分析指出,中共推出K字簽證,其實是美中科技戰的延續。而K簽證的背後,可能存在某些政治或安全上的考量。
前北京律師、民陣加拿大主席賴建平:「就是他通過這個敞開門,可以有一批人啊,會充當中國(共)的間諜,他們完全有可能把西方的很多技術,偷偷地販運到中國。中共,他們自己倒是不怕這些人的來充當西方國家的間諜。它(中共)對每一個進來的人,那個監控都是全方位的。但是呢,他卻有可能被收買,被腐蝕,成為中國反過來向西方滲透的一個工具。」
台灣勵志協會(TIA)執行長賴榮偉:「那所謂的中共的法治,根本就是人治,法治是被人治取代,那這些來自於外國的這些外國人,到了中國去法律可以保障他們的生活嗎?」
很多大陸和國際社會的輿論都認為,中共的這項政策最終也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原因在於中共體制等多方面的結構性問題。
賴榮偉:「中共長期以來也是在對台灣的高科技產業的人才在招手。那為什麼這麼多年下來高科技的人才反而大家都選擇不要去中國留在台灣,甚至到美國到日本。為什麼,很大的原因就是說,你給的所謂的合約基本上是不可靠。」
學者也提醒,拿了中共的好處,就得為中共辦事,等被中共利用完了後,就會被中共拋棄。
賴榮偉:「在這個情況之下,是否會真心的留在中國,真心的為中國的發展做出貢獻,還是說,只是來撈個水,撈個經驗,賺點錢,然後就離開中國。」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陳悅、易如採訪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