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控制立法、執法、司法,腐敗與權力集中導致信任破產。圖:2024年3月15日,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房地產開發商萬科正在興建的住宅樓。(STR/AFP via Getty Images)
最新9月數據顯示,北京、上海、深圳房價分別下跌0.6%、0.48%、0.5%,廣州全面解限後反跌0.97%。二手房價已連跌41個月,全國市場死寂。前中共央行副行長朱明警告:「中國房價很難再漲。」他以數據直指根本:城鎮化率已超66%、人均住房43平方米、老齡化嚴重、年輕購房群體銳減5600萬——「擊鼓傳花已無人接盤」。美國學者許成鋼教授則指出,根源在制度。黨控制立法、執法、司法,腐敗與權力集中導致信任破產。沒有法治,刺激政策全無效,說明中共模式正拖垮經濟潛能。兩位學者觀點殊途同歸——若不改革制度、重建人口紅利,中共經濟將步日本後塵,陷入長期停滯。朱明呼籲:「再不生孩子就來不及了」;許成鋼補刀:「再不改制度,就沒救了。」
中國宣布推出新的人才簽證,希望對全球年輕科技人才敞開大門。不過,在高失業率的背景下,該政策也迅速成為中國輿論的風暴眼。9月29日,網友對K簽證發起十問。一問:為何人才匱乏時緊閉國門,如今人才豐裕卻大開方便之門?二問:本科學歷門檻真能篩出科技人才嗎?三問:為何認定境外本科優於國內本科?四問:免僱主擔保豈不等於放棄審核責任?五問:五年多次入境、停留期起步過長?有效期最長5年、每次停留180天,無僱主約束下,這不是變相移民通道嗎?六問:如何防範敏感技術泄露風險?持證人可從事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及創業、商務等多領域活動,在中美科技競爭激烈背景下,這寬泛範圍是否存在技術安全漏洞?尤其AI、稀土、電動汽車、軍事等敏感領域,如何不讓人憂心?七問:如何防止低素質人才大量湧入?八問:與國內人才政策如何平衡?九問:政策退出機制是否明確?十問:最終受益者究竟是誰?全球人才競爭是利益博弈,受益者是中國科技創新,還是特定國家/跨國資本的戰略?或成「野雞大學」鍍金華人的回國捷徑?
於朦朧墜亡後,網友開始深挖,結果發現了一個毛骨悚然的規律!為什麼總是同一家公司?為什麼都是年輕藝人?為什麼死法如此相似?為什麼官方結論如此一致?為什麼時間如此密集?天娛傳媒十年「死亡檔案」:2006年談北西–車禍;2011年尚於博–墜樓;2015年邊策–墜樓;2016年喬任梁–抑鬱;2016年本兮–墜樓;2017年任嬌–墜樓;2020年蔡重–自殺;2024年於朦朧–墜樓。——@wanjunxie
9月24日波哥走訪四川涼山留守兒童,詢問小女孩願望:想吃肉,想要芭比娃娃。——波哥
甭管多大的V、多牛X的網紅,某些人點一下按鍵就可以掐斷你的流量。這不是被抓了軟肋,這是被攥住了命脈!是松是緊,未必需要理由,還有可能取決於那隻手主人的心情和攥的姿勢。——渝劍飄塵三代
非常奇怪的現象。一方面國人仇恨最大的對象就是日本,另一方面出境旅遊的首選也是日本。(攜程預測,繼去年之後,日本仍為今年假期出境游首選)——夏語冰96
戶晨風現在變成「戶塵封」了,他有一個觀點,沒有山姆的城市不宜居,他還是太Low,沒有自來水直飲的地方才不宜居,我在莫斯科工作的時候都是打開自來水龍頭喝水的,那還是1990年代。喝自來水拉稀的地方,能是啥好地方?候機大廳修那麼漂亮,自來水管子裡流出來的都是大腸桿菌,有啥用?——BingLiu34173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