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底的蘇黎世電影節上,一位名叫Tilly Norwood的「女演員」亮相,引發媒體和網友熱議。「她」由AI製作公司Particle6打造,是全球首批AI生成演員角色之一。Tilly的出現,意味著以Sora為代表的AI視頻生成技術正加速滲透,並可能深刻改變影視行業。
她是誰?
雖然你還沒在電影院看過她主演的電影,但她已在蘇黎世電影節驚艷亮相,還全網洗版,以「最八卦」的方式闖入娛樂圈。
她叫Tilly Norwood,不是好萊塢力捧的新人,而是一位AI生成的女演員。
在網絡上,她與真實的女明星並沒有什麼兩樣,也會在推特上更新動態,隨時分享自己的逛街、熬夜日常,秀最新「劇照」。


Tilly Norwood背後是AI製作公司Particle6,她是該公司打造的第一個AI演員角色。
Particle6是一家使用AI技術製作視頻的公司。在官網上,Particle6宣稱他們製作的所有視頻均為「100% AI生成」。

喜劇女演員用AI顛覆影視行業
Particle6創始人Eline van der Velden是一位來自荷蘭的喜劇女演員。
在9月底的蘇黎世電影節,Eline正式推出了她所打造的第一個AI女演員——Tilly Norwood。

Eline van der Velden
Tilly Norwood的出現並非偶然,背後是AI技術對電影行業的滲透和顛覆。
Eline表示,最近幾個月許多媒體和娛樂公司都在悄悄採用AI技術,它們對Particle6的態度也由「最初的質疑,轉變為主動合作」。
同樣,前AI藝術家、Luma AI新工作室Dream Lab LA的負責人Puhm也觀察到類似趨勢。
「以往製片廠總是說不使用AI,但今年大概三月、四月開始主動聯繫我,他們需要一些在AI行業工作過的專家向他們展示如何做」。
Puhm透露,行業內幾乎所有大型公司和工作室都已開展AI輔助項目。
尤其是這幾天大火的Sora應用,已經讓人們看到了AI生成的短視頻在可控性、畫面邏輯性、聲畫同步等方面均有了大幅提高。
社交平台上隨處可見網友用Sora生成的短視頻畫面,如果去掉水印後幾乎可亂真,畫面效果堪比影視大片。
有網友用Sora 2將Mijdoruney圖像轉換為電影預告片,效果令人驚嘆。
這次Sora2真正能夠引爆社交網絡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它把「主角權」交給了用戶:
通過Sora「Cameos」的一次性的視頻、語音採集,可把某位真實人物(或虛擬人物)帶入任意生成場景,準確復現其外觀與聲音。
更為有趣的是,Sora 2不僅僅是一個「視頻模型」,還是一個「敘事模型」,它可以結合劇本內容生成短視頻。
隨著AI技術的發展,這一天也許已經不遠了:
一部電影從創意、腳本、拍攝到後期製作等一條龍都可以通過AI來完成,甚至不用(或者較少用到)真實演員出鏡。
在這方面,Particle6已經開始行動,它推出的AI女演員Tilly Norwood就是一次嘗試。
AI演員來了
人類演員怎麼辦?
Tilly Norwood有望成為首批與經紀公司簽約的AI演員。
據Eline透露,Particle6已經在與多家經紀公司洽談有關Tilly Norwood的簽約意向。
如果簽約成功,意味著Norwood將成為首批與經紀公司簽約的AI女演員之一,而以往與經紀公司簽約的都是真人明星。

有網友甚至感嘆,AI女演員的出現宣告「好萊塢已經結束了」。
而且,AI女演員似乎已經開始贏得一部分網友的喜愛。
有網友貼出Norwood的海報,表明「自己最喜歡的女演員不是人類」。
「Tilly Norwood不需要髮型師,也沒有緋聞或負面經歷」,似乎更接近人們心目中的完美女星形象。
如此「完美」的AI演員,會取代人類演員嗎?
Tilly Norwood在蘇黎世電影節引發廣泛關注的同時,也受到了來自美國影視演員協會(SAG-AFTRA)和英國演員工會Equity的強烈譴責:原因是該項目在未經表演者同意的情況下用他們的表演作品來訓練AI。
AI快速發展帶來的版權爭議,一直是行業內的一個重要問題。
除了版權爭議之外,更為普遍的擔憂是對演員就業市場的衝擊。
著名女演員Emily Blunt(代表作品《穿普拉達的女王》)、Whoopi Goldberg(代表作品《人鬼情未了》)認為,這可能導致演員失業,並削弱人類的創造力。
曾為《光環戰士》配音的演員Steve Downes認為:AI在學會人類演員的表演技巧後,將替代他們的職業。

AI演員是藝術還是「數據」?
然而,當AI技術的潛力被不斷釋放時,行業內部也掀起了相應的爭議與擔憂。
面對這些質疑和擔憂,Eline為她所推出的AI演員辯護,稱其是一種創新藝術。
那麼,AI演員真的可以是一種藝術嗎?
網友Ruff Criminal認為,用「她」來稱呼Tilly太好笑了,「你們在給一張 JPEG 擬人化」。

美國影視演員協會反對使用AI演員替代人類表演者,稱「創造力是並且應該是以人為本的」。

在美國影視演員協會看來,Tilly Norwood並不是真正的演員,充其量只是計算機生成的角色。「她既沒有可借鑑的生活經驗,也沒有情感,而觀眾對這種脫離人類經驗的內容並不感興趣。」

英國《衛報》在社評中直言:Tilly不是「藝術」,而是「數據」,強調合成演員對行業倫理與就業的威脅。
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院計算機科學教授Lev Manovich認為,應將生成式AI視為新的審美與創作範式,在這一視角下,AI演員可被理解為「合成影像敘事的母語者」,而非僅對真人的拙劣模仿。
面對那些因Tilly Norwood出現而表示憤怒的人,Eline回應到Tilly並不是人類的替代品,而是一件藝術作品。
她強調AI並非人類的替代品,而是一種新工具:
「就像動畫、木偶或CGI特效擴展了表演藝術的邊界,人工智慧同樣為想像與敘事提供了新的可能。」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新智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005/2286935.html
相關新聞
貝索斯曬圖 馬斯克:太美了(組圖)
馬斯克推出X Chat:取代私信,可音視頻通話(圖)
10歲女孩成功復仇!(圖)
從「東邊戶」搬到「西邊戶」後,原來差距這麼大(圖集)
AI明年更可怕(組圖)
AI秒破18世紀「天書」帳本 谷歌模型盲測洗版全網(組圖)
演員李亞鵬開發的雪山藝術小鎮被申請破產
建議收藏,三招教你拆穿AI圖片套路 4大泡沫信號!高盛警告:眼下更像1997而非1999(組圖)
總裁:維基百科盛極而衰 馬斯克酷基百科異軍突起
細思極恐!大佬給中國百姓畫了個大餅(圖)
中國AI應用新創營收遭美國打趴 1數據曝驚人差距(圖)
好萊塢動物演員全下崗 觀眾直接翻臉了(圖集)
無罪?男子用AI合成妻子裸照全網散布 「AI 替代人類」的神話,正在崩塌?(圖)
AI真的能幹活嗎?矽谷用一場真實打工實驗,給出了尷尬的答案(圖)
一文看懂:數兆美元AI泡沫升溫全過程
驚!AI跌價900倍,連一瓶礦泉水都比它貴(圖)
陸媒:3名22歲小伙成科技億萬富翁 公司什麼來頭
地球已「養不起」英偉達GPU(圖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