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肺脾肝心腎臟臟腑腑講忌口

  11月22日上午,「中醫中藥中國行」湖南站大型科普宣傳活動在長沙拉開序幕,「中醫大篷車」也從長沙開往全省各地。中醫藥通過最簡單的診法望、聞、問、切,再加上普通的中草藥,就可使患者恢復健康,這是中醫藥神奇的魅力,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辛勤探索與智慧的結晶。
  
  記者在採訪中醫專家時,他們常不忘提醒,中醫講究飲食、藥食禁忌。如何注意掌握呢?應讀者要求,記者專程採訪了湖南中醫藥大學附一醫院張志國教授。
  
  患病期間的藥食禁忌
  
  【醫藥原理】張教授介紹,藥食禁忌是指飲食與病情方面的禁忌,俗稱「忌口」。不同病證有不同的藥食禁忌,臨床上病證有寒熱虛實,在運用食物療法時,必須遵循「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治療原則。
  
  病證的飲食宜忌,是根據病證的寒熱虛實、陰陽偏勝,結合食物的五味、四氣、升降浮沉及歸經等特性來加以確定的。中醫學在病人的飲食禁忌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並有系統的理論指導。
  
  【生活指導】根據中醫文獻記載,古代醫家把患病期間所忌食的食物概括為以下幾大類:
  
  忌生冷:脾胃虛寒腹瀉者忌冷飲、冰品、大量的生蔬菜和水果等。
  
  忌黏滑:脾虛納呆或外感初起患者忌糯米、大麥、小麥等所制的米麵食品等。
  
  忌油膩:脾濕或痰濕患者忌葷油、肥肉、煎炸食品、乳製品(奶、酥、酪)等。
  
  忌腥膻:風熱證、痰熱證、斑疹瘡瘍患者忌海魚、無鱗魚(鯧魚、巴魚、帶魚、比目魚等)、蝦、蟹、海味(乾貝、淡菜、魚乾等)、羊肉、狗肉、鹿肉等。
  
  忌辛辣:內熱證患者忌蔥、姜、蒜、辣椒、花椒、韭菜、酒、煙等。
  
  忌發物:指能引起舊疾復發、新病增重的食物。哮喘、痛風、皮膚病患者忌上述腥膻、辛辣等食物外,尚有一些特殊的食物也需忌服,如蕎麥、豆芽、苜蓿、鵝肉、雞頭、鴨頭、豬頭、驢肉等。
  
  食物五味的藥食禁忌
  
  【醫藥原理】有關食物的味道,其實不只是舌尖味蕾對世界的感知,更是你了解及調理自己身體的密碼。中醫學認為,食物分為辛、甘、酸、苦、咸五味,分別與肺、脾、肝、心、腎等五臟有關,在食療中,更具備各自不同的營養功效。張教授認為,如何讓各種味道服務於自身健康,關鍵在於全面了解「五味」之營養正反面。
  
  【生活指導】
  
  1.辛味食物辛味來源:主要由辣椒素等辣味成分產生。
  
  正面:祛風散寒,舒筋活血。還能刺激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進血液循環和機體代謝。
  
  反面:辛味有較強的刺激性,過量食用會刺激胃黏膜,使肺氣過盛,筋脈不舒、指甲乾枯。患有痔瘡、肛裂、胃潰瘍、便秘等病症者還會加重病情。
  
  禁忌:肝病忌辛味。
  
  代表食物與功效:生薑、胡椒增進食慾、治療風寒。
  
  2.甘味食物甘味來源:由糖類產生。
  
  正面:補養身體,解除肌肉疲勞,調和脾胃,止痛,解毒。
  
  反面:過量食用,會使骨骼疼痛、頭髮脫落。同時還傷腎,致使心氣煩悶、喘息、膚色晦暗。甜食吃得過多還會引起血糖升高,膽固醇增加,使人發胖,引起身體缺鈣及維生素B1的不足及齲齒,甚至會誘發心血管疾病。
  
  禁忌:脾、胃病忌甘味。
  
  代表食物與功效:紅糖活血化淤。冰糖化痰止咳、清肺。蜂蜜解毒、解熱、養胃。大棗安神潤肺、補血潤色。
  
  3.酸味食物酸味來源:由有機酸產生。如醋酸、乳酸、檸檬酸等。
  
  正面:增進食慾,健脾開胃,增強肝臟功能,對防治某些肝臟疾病有益,酸食還可提高鈣、磷元素的吸收。
  
  反面:酸味過多,可能會使肌肉失去光澤、變粗變硬,甚至口唇翻起。酸食過多還會引起胃腸道痙攣及消化功能紊亂。
  
  禁忌:脾、胃病忌酸味。
  
  代表食物與功效:木瓜平肝舒筋,祛濕和胃。石榴收斂、澀腸止血。
  
  4.苦味食物苦味來源:由有機鹼、無機鹼離子產生。
  
  正面:解除燥濕,清熱解毒,瀉火通便,利尿及健胃。
  
  反面:吃太多苦味食品,會使皮膚枯槁、毛髮脫落。過苦還易導致腹瀉、消化不良等症。
  
  禁忌:肺病忌苦味。
  
  代表食物與功效:苦瓜清熱解毒、明目。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金銀花清熱、解暑。茶葉強心利尿、清神志。
  
  5.鹹味食物鹹味來源:由氯化鈉等成分產生。
  
  正面:能軟化體內酸性的腫塊,調節新陳代謝。在嘔吐、腹瀉及大汗後,適量喝點淡鹽水,可防止體內微量元素的缺乏。
  
  反面:由於鹹味的食物入腎,口味如果長期太咸,會使血液淤滯,甚至改變顏色。尤其心臟病、高血壓患者飲食不宜過咸。
  
  禁忌:心腎病忌鹹味。
  
  代表食物與功效:昆布清痰軟堅、利水消腫、清熱散結。海藻消痰結、散癭瘤。

責任編輯: 陳柏聖  來源:長沙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1126/11166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