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天才兒童是怎樣出生的?

合理搭配營養素

父母要學會合理搭配營養素來餵養寶寶,以防某些營養素過量或某些營養素不足。1歲以內的嬰兒應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同時在母乳或配方奶的基礎上添加輔食,在計算營養素入量時,一定要把一天所吃的各種食物中的同一營養素相加。例如,有的父母認為按比例調配的奶粉不夠稠,寶寶吃了很快就會餓,於是通常在奶中再加入嬰兒米粉,那麼,配方奶和嬰兒米粉都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維生素A、D等,那麼計算時就要把它們分類相加,而後再把當天寶寶吃的所有的食物的營養素也加在一起,再與每日適宜入量相比較,看是否合適。

不做肥胖寶寶

養成正確飲食習慣

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也很重要。儘量母乳餵養,按需餵養,寶寶出生3個月內不要餵固體食物。

父母給寶寶吃的食物要分割得大小合適,不要過大,應以小塊為主。吃飯不要狼吞虎咽,細嚼慢咽容易產生飽的感覺。少讓孩子吃甜食、喝甜飲料,少吃油炸食品。

並且,父母平時不要把食物作為獎懲孩子的手段。

營養不均衡

肥胖寶寶看起來胖乎乎的,似乎不缺乏什麼營養,一般人也僅僅會視這些寶寶為營養過剩的結果。但實際上,肥胖的背後還隱藏著其他隱患,例如,寶寶吃糖多了,熱量夠了,就不想吃別的食物了,食欲不振影響了其他營養素的入,於是必然導致某些營養素的缺乏。也就是說,肥胖寶寶一方面是由於某些營養素的過量入引起的,但另一方面,他們也存在著其他某些營養素入不足的隱患。0-3歲的嬰幼兒正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營養素的不均衡必然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5.堅持吃好早餐的孩子

美國斯旺西大學心理學博士戴維本頓特別強調早餐的重要意義。他的調查資料顯示,吃早餐後參加高難度考試的學生,其得分明顯優於那些空腹參考者。理想的早餐包括四部分

一般情況下,兒童應在起床後30分鐘後再吃早餐為宜。早餐的營養量應占到全天量的1/3左右,早餐的主、副食須科學搭配,經常變變花樣。理想的早餐包括四部分:穀類+動物性蛋白(雞蛋)+奶類+蔬菜水果。

早餐可以是一瓶牛奶、兩片麵包、一個雞蛋、半個水果,或者把麵包換成有肉的粥、饅頭、麵條等穀類食物都可以。優質蛋白質不可或缺,兒童正是處於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補充優質蛋白質和鈣類相當重要,所以牛奶和雞蛋是比較好的選擇。為什麼還要加水果蔬菜呢?因為兒童早餐中的雞蛋、牛奶、包子等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而維生素很少,而且這類食物消化時間長,導致血液過久地蓄積在消化道,減少了腦細胞的供血供氧,吃一些蔬菜水果就可以平衡血液中的酸鹼度,減輕胃腸道的壓力。

早餐不要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孩子一次吃不完早餐中的四部分,可以將水果留在10點多鐘再吃。早餐儘量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以防齲齒和肥胖。一些家長認為煉奶與牛奶一樣有營養價值,事實上,煉奶的營養價值遠遠比不上牛奶和酸奶,而且含糖量很高,兒童儘量不要喝煉奶。此外,也不要空腹喝酸奶,先要吃一些其他食物再喝酸奶。家長要經常換早餐的花樣,干稀結合。

6.勤於活動的孩子

美國貝魯奇學院紐索拉博士的一項研究發現,凡堅持每次持續20分鐘跑步、健美操的學生,其學習成績明顯優於那些懶於活動者。他強調,鍛鍊能使大腦處於最初的欲動或放鬆狀態,想像力會從各種思維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變得更加機敏,更富於創造力。

主動運動對新生兒的健康、智力發展、心理髮育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可是新生兒肌肉力量弱小,神經肌肉聯繫不暢通,無法克服重力主動完成大動作。利用水的浮力抵消重力,讓寶寶自由地浮在水面上,就可以獲得主動活動的自由。

由於胎兒生活在羊水的環境中,不用肺呼吸,所以新生寶寶在水中具有憋氣的本能,利用這種本能寶寶可以比較容易地學會游泳。因此游泳是新生兒進行主動運動的首選。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onlylady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1117/269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