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毛澤東的愛好 這算是哪門子事?!

作者:

最近,在新華網上看了《毛澤東評價李小龍:「功夫好,打得好!」》一文。文章講述了2008年底,「文革」時曾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劉慶棠,在李小龍紀念館落成招待晚宴上披露的一段沒有對外公開的、關於毛澤東生前觀看李小龍電影的軼事。

文中說,1974年時,毛澤東得了白內障,醫生和秘書都希望他減少看書看報看檔。但是毛非常喜歡看書看報,醫生讓他少看檔他可以接受,讓他不看報紙不看書,他就不同意。毛晚年脾氣很大,受到限制非常不高興,會罵人。

為了轉移毛的興趣,身邊的工作人員知道他喜歡看電影,就建議他多看一些電影,少看書報。毛喜歡看的電影有幾類:一是獲得國際大獎的影片;二是傳記類影片,《林肯傳》、《拿破崙傳》他特別喜歡;三是喜歡看園林風光影片,英國片最喜歡。往往,毛聽說有好電影,就會把看著的檔放下,馬上看電影,非常高興。

當時,華國鋒知道毛喜歡看電影,考慮到毛已經看過很多外國電影,就叫文化部分管電影的副部長劉慶棠想辦法弄一些香港影片回來,看看毛喜不喜歡。

當時大陸和香港沒有文化的交流,要搞香港電影非常難。劉慶堂轉了多層關係,找到了香港邵氏電影公司老闆邵逸夫的一位好朋友,香港的一位大律師。他帶著劉慶棠開列的毛澤東喜歡看的電影清單,到邵氏電影公司的片庫里挑影片。當時李小龍的電影在世界上已經引起轟動,但是大陸一點都不知道。劉慶棠知道李小龍的影響,也知道李小龍電影在當時很風行,就特別轉告那位大律師,李小龍的影片也要借幾部,借片的錢由文化部出。

當時借到李小龍主演的電影有三部:《精武門》、《猛龍過江》、《唐山大兄》。影片從香港到北京,一路快件,誰都不准攔。到北京後,劉慶棠先看,看完馬上送給毛澤東看,當時給毛放電影的放映員姓康。每次來文化部取影片,都由毛身邊的工作人員親自出馬,張玉鳳毛遠新和8341部隊的政委等都親自來過文化部取過影片。

劉慶棠後來問毛身邊的工作人員,毛主席喜不喜歡看香港電影?張玉鳳說:喜歡,凡是來了好電影,他往往文件都不看了,馬上看電影。特別是看了李小龍主演的影片,一個人一邊看,一邊鼓掌:「功夫好!打得好!」

劉慶棠說,一般借香港的電影,毛要看十幾天,斷斷續續地看,每次看幾分鐘。而李小龍的電影,毛澤東要留下一個月,反覆看。

不讀這篇文章,還真不知道毛也迷過李小龍。不過,毛愛看傳統戲,即便是在文革時也絲毫未改這一愛好,我是早就知道的。

文革時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文藝部戲曲組編輯的孫以森曾口述過《我為毛澤東錄傳統戲》一文。文中提到,文革後期,在江青的親自領導下,文化部專門成立了一個「錄音錄影組」,為毛澤東養病錄製傳統戲曲曲藝節目,孫以森便是這個小組的成員之一。當時,這項任務極度機密,對外聲稱是為了保存一批傳統戲資料,批判地繼承文化遺產,推陳出新、古為今用。但孫以森說,「(從)翻錄和錄製的東西可以看出,談不上什麼繼承文化遺產。」

比如京劇的劇碼很豐富,成熟的、值得繼承和研究的流派和演員也很多,但在整個錄音錄影過程中,梅、程、荀、尚的代表性劇目錄得不多,譚、余、言、高、馬、楊、奚幾大老生流派的戲也很少錄製。孫以森當時很奇怪,後來有人告訴他,那是因為毛喜歡高派戲。

孫以森還舉例說:「《梅龍鎮》這齣戲的大意是:皇帝微服出遊,跟一個開酒館的女子調情,後來把這個女子封為妃子。文革前此戲已不讓演出,但上面要我們錄這個戲,並且明確指定李鳳姐由李世濟扮演,正德皇帝則讓張學津扮演。張學津是張君秋的長子,馬連良的徒弟。馬派演員怎麼唱言派呢?學啊!這樣一來害苦了張學津。據說那一階段,他走到哪裡都帶著錄音聽,最後總算是學下來了。唱腔算是有了一些『言』味,但念白不是言派的味道。有人說,毛主席很喜歡這齣戲,覺得很好玩;也有人說,這是江青點的名。這顯然也不是要繼承傳統。」

《毛澤東與京劇演員的那些往事》一文還提到文革時的一個細節:「1972年,李炳淑(筆者註:著名京劇演員)在人民大會堂參加八一建軍節招待會。結束後,毛澤東派車將她接到中南海家中。毛澤東說《龍江頌》電影已經看了5遍,『你為五億農民演了一個好戲。我們是農業大國,反映農村生活的戲就你們一個《龍江頌》,謝謝你們呵!』」「毛澤東海闊天空地談著,異常興奮,招呼秘書張玉鳳打開唱機,放馬連良的《借東風》、高慶奎的《斬黃袍》等京劇選段,邊聽邊說該劇情節,還提議:『你也唱一段!』」可見,至少「馬連良的《借東風》、高慶奎的《斬黃袍》等京劇選段」毛當時是常聽的。

顯然,無論是迷李小龍的武打片還是喜歡傳統戲,這都屬於一個人的正常愛好,無任何可非議之處,毛澤東當然也不例外。但問題是,李小龍的武打片也好,喜歡傳統戲劇也好,在文革時都屬於被清除的「封資修」,老百姓是絕對不能看也絕對不敢看的,誰要是偷看了這些「毒草」,輕則被批鬥,重則判刑坐牢也是完全可能的。而把這些定性為「封資修」、「毒草」的不是別人,恰恰是「偉大領袖毛主席」。

一方面將傳統戲劇外國電影包括港台電影等斥為「封資修」,打成「毒草」,禁止老百姓看,另一方面,自己卻津津樂道的看的入迷。自己喜歡的,卻不許百姓喜歡;自己在乾的,卻不讓百姓干,對自己一套,對百姓又是另一套。這算是哪門子事?!

難怪今天的貪官,一邊在台上要求下屬和民眾廉潔,把反貪的口號喊得震天響,一邊在台下卻大肆斂財,原來都是跟「偉大領袖」學的。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127/367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