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伍陸琪:對不起 二三本的學生我們公司不要

作者:
遭遇學歷歧視,憤怒也好,氣餒也罷,都不能改變現狀。唯一有用的,是有的放矢地努力。大學學歷不漂亮,代表著高考失利。這意味著你要比別人更努力,補上欠缺的東西。

翻開一本古早的《新華字典》,能讀到這樣一句話:‌‌「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這句話的作者姓甚名誰已不可考,但他絕沒一語成讖。如今,面對北京大學熱門專業畢業生動輒年薪三四十萬的工作,中等技術學校的學生只能落得哀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

這就是殘酷的現實。高大明亮的辦公大樓中,衣著光鮮亮麗者,究其出處,鮮有名字不出眾的學校。難道非頂尖名校的學生中,就沒有一個配得上那些光芒四射的工作麼?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但又到一年畢業季,求職時的學歷歧視,已經成為橫在絕大多數學子心頭的巨石。他們興致昂揚參加秋招、春招,但卻敗興而歸,甚至還要承受無端的壓力——面試官的奚落,簡歷被丟進垃圾桶中……

在中國,大學生能免於學歷歧視找到一份工作,有多難?企業明明求賢若渴,為何要歧視學歷,漏掉黑馬?而在這樣的逆境中,學歷不占優者又該如何逆襲?

非重點大學生的簡歷被丟進垃圾桶

企業希望招到高學歷的優秀人才。但這種對學歷的偏好演變為不必要的門檻。一份工作只需要高中學歷就能勝任,但37%的徵才會要求大學學歷。當一份工作只需要四年大學教育,那27%的招聘則要求碩士生。

按照法律規定,當用人單位將民族、種族、性別、宗教等先天因素,作為招聘限制條件時,才算就業歧視。但求職中看不見的學校鄙視鏈,絕對是公開的秘密——同為本科生,地位大不同。

學歷歧視鏈切實惡化了大學生的就業環境。如果一個行業中存在學歷歧視,那麼求職者會被擠向沒有歧視的行業。於是,存在歧視的行業勞動力供給減少,薪資水平抬高。但沒有學歷歧視的行業則恰恰相反。學歷漂亮者的高工資,是犧牲了那些學校出身不佳者而來。

2012年時,大學沒有雙一流的稱謂,還以985、211論高下。這兩類高校吸引了九成國內百強上市公司來招聘。但要知道全國有將近三千所高等學校,所謂的好大學,數量也不足一成之半。換言之,其他學校的學生被挑選的機會都極其微茫。

一位從事過人力資源工作的人參加安徽衛視《學霸是如何練成的》時,公然稱徵才會上收到無數簡歷,但只能選取一沓帶走。能被帶走的幸運兒來自985高校。就連211高校就讀的學生,其簡歷也不一定會入法眼。而那些非重點大學學生的簡歷就更慘,只會在徵才會結束後,孤零零躺在會場的桌子上。

事實上,招聘中對非重點大學學生的偏見相當赤裸裸。去年,蘇寧在廣東工業大學招聘管培生,號稱要培養‌‌「公司未來的領導者‌‌」。這麼厲害的職位,看上去職業生涯風光無限。廣東工業大學的學生躍躍欲試。當他們滿懷欣喜,帶著簡歷到達會場後,卻被告知,‌‌「你們不是中山大學那樣的985,進來後和管培生的定位是不一樣的,別人是奔著管理層去的,你們不行‌‌」。

而這種明目張胆的學歷歧視並非個例。2012年,研究者選取了113家國資委下屬企業,發現85家有學歷背景歧視的現象,占比四分之三強。

就連教書育人的學校,也不能免俗。112所211高校在引進教學、科研人員時,有106所學校存在學歷歧視的現象。最弔詭的是,廈門大學提高了教師錄用門檻,導致本校培養的博士不能在本校任教。

雖然早在2013年,教育部就發布了規定,命令禁止高校舉辦的畢業生招聘活動中實行985、211限制。但就業中的學歷歧視依然沒有根除,反而有愈發明目張胆的趨勢。

2015年,深圳一家國家級高科技企業不看崗位,而是看出身,直接了當為不同學校的學生貼標籤,划起薪。普通院校月薪5000,重點院校、211、985、清華北大依次上漲1000。

這也難怪,簡歷石沉大海後,‌‌「出身不佳‌‌」的學生在和同輩抱怨時,企業總以負面形象出現。似乎,人們已經找到了學歷歧視的根源——那些大公司的人資經理,帶著傲慢,把非重點學生的簡歷丟進垃圾桶。

企業為什麼要冒著被戳脊梁骨的風險,選擇‌‌「歧視‌‌」,漏掉一大堆潛在的人才呢?

為了效率,不要非重點

企業之所以進行‌‌「學歷歧視‌‌」,有著其自身的實際考量。

這種考量在經濟學上被稱為‌‌「統計性歧視‌‌」,由於信息的不完全,以及獲取信息需要支付高額成本,企業在勞動力市場上僱傭時,往往將求職者的群體特徵推斷為個體特徵,從而使這類求職者遭受統計性歧視。

如《福布斯》雜誌所言,招一個人的成本,可能比僱傭一個人的薪水還高。看簡歷的時間成本,核查信息、聯絡溝通的人力成本,宣傳對接的物料成本,都是招聘中的大頭。

平均下來,在美國,50人規模的公司,從一大票求職者中招一個人需要40165美元。簡歷越多,這個數字越高。中國雖然沒有直接的數據,但可想而知,這個成本忽視不了。

而到了大學生畢業季,公司收到的簡歷可能成千上萬。要是真把這麼多簡歷挨個看遍,每位求職者都聯絡妥當,這家公司恐怕要因招人而倒閉。

為了節約成本,招聘者必須再次人為縮小簡歷池。所謂的學歷歧視就此誕生——通過限制學校出身,減少待篩選的簡歷數量,不以有限的成本搏無限的簡歷。

對企業來說,招人不是選夫君,非要完美才行。在合法的前提下,只要求職者能滿足工作的需要就可以考慮入職。而大學生剛畢業,工作能力差異不會太大。

這就好比隨機抽樣,選擇哪一部分都差不多。更何況,人資經理選的還是學歷更有保障的一批。所以,企業不需要看過每一份簡歷,且滿足了節約招聘成本的考量。

而擁有某一學歷,意味著接受了相應的人力資本投入,而勞動生產效率也會隨之提高。在這個意義上,企業將學歷視作能力,有一定道理。211大學的學生拿到的薪水比普通院校的要高出近三成。這就是招聘者對於學歷認可的直接體現。

中國人普遍相信,就讀於好大學還意味著曾經是高考這場選拔的優勝者。於是,擁有某一大學學位的人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和成長潛力,更容易被培訓成公司需要的人。

這一點反應在英語四六級考試中。拋開外語專業學校,僅看綜合性大學,2015年北京大學的四六級均分達568,上海交通大學以553居其後。但名校之外的成績就不盡人意。比如杭州師範大學。雖然馬雲的英語很溜,但架不住母校的六級均分只有333分。

這種標準化考試得分的差異,反映出不同學校學生總體上的學習能力和意願有差別。而這進一步固化了招聘者對好學歷出身的偏愛。

雖然各個學校的就業質量報告都是努力貼金,但對用人單位進行調查時,越是有名的學校獲得的好評更多。北京大學的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度超過99%。華中科技大學雖是985,但名頭稍遜於北大,用人單位的滿意率為93%。

這在國外也是同理。比如前段時間官司纏身的Facebook,有半數以上的員工來自全美前十的學校。其他大公司雖然沒有這麼極端,但排名前二百大學的學生是員工的主要組成部分。

而985、211、雙一流等高等教育工程項目恰好為企業提供了可以參考的標準。於是,企業就把做好的篩子拿過來,降低篩選人才的成本。

這樣做肯定會漏掉許多優秀的人才,企業勢必要為學歷歧視付出成本。但是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沖淡了企業的潛在損失,讓招聘者在挑剔學歷時愈發有持無恐。

1999年時,中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僅有10%。但高校擴招後,人數飛漲。到2016年時,達到了42.7%,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699萬人。預計到2019年時,這一數字將達到一半以上。崗位數量的增加遠遠跟不上畢業求職的學生人數。這沖淡了企業在學歷歧視時的損失,讓它們丟簡歷時更理直氣壯。

可見,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讓企業‌‌「良心發現‌‌」,把每份簡歷都仔細看過,不太現實。那學歷不佳的求職者該怎麼辦呢?

用努力搶救學歷

遭遇學歷歧視,憤怒也好,氣餒也罷,都不能改變現狀。唯一有用的,是有的放矢地努力。大學學歷不漂亮,代表著高考失利。這意味著你要比別人更努力,補上欠缺的東西。

我們曾經寫過一篇《我為什麼勸你不要考研》的文章,裡面提到過一個觀點,不要盲目考研,而是要根據自身的需要謹慎做出考研決定。在面對學歷歧視時,考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學歷不漂亮者改變命運的砝碼。在別人吃喝玩樂的時候,你必須花上一年時間,潛下心來坐在桌前,努力備考。

原因無他。將近一半的人認為名校學生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優於普通學校。既然短時間內無法改變這麼多人的看法,不如通過考研將研究生學歷變成名校學歷,越過求職時對學歷的限制。

雖然碩士生的就業壓力大於本科生,但其職業起點優於本科生。平均來看,在中國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城鎮居民的平均收入增加0.126%。而學歷層級的差異被學校的差距放大了。

華中科技大學是知名985高校。雖然沒有官方發布的研究生出身數據,但網上有好事者進行抽樣調查,發現有一半考研入學的學生來自雙非高校。對這些實現名校遷越的學子來說,他們的就業處境絕對好轉。2017年,全國應屆碩士平均工資為6791元,但華中科技大學的碩士早在2015年時就達到了8085元。

如果你覺得考研的備考馬拉松過於漫長,那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學歷在招聘中的作用之一就是證明自己的專業能力。但能證明專業能力的,絕不只有學歷。你要比名校的學生更努力,去充實頭腦。

比如,覺得自己攀不上夢寐以求的翻譯崗位,但也沒必要灰心。還可以參加翻譯資格考試,再不濟也把托福考個高分,證明自己的英語能力。絕大多數人的托福成績落到80-90分之間,但考上105分以上的人也不是沒有。認真備考,依然能用這項權威的英語考試證明自己。

各個領域總有許多權威證書和考試。只要努力,通過還是大有希望。看對了大企業中的財務經理、財務總監,就去考個CPA(CertifiedPublic Accountant,註冊會計師)。想加入法律行業,那就去錘鍊自己,拿個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一旦考取,在篩選簡歷的人看來,你是在用專業能力在和他對話。

就算自己心儀的行業沒有相關的證書,也不妨礙用別的方式向企業展示自己的能力。平日多努力,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中深耕,留下足印。準備好自己的作品集和在業界的成績。這一點最典型的就是程式設計師求職。在遞交簡歷時,附上自己的GitHub連結,向技術面試官展示自己的代碼水平,直接用實力說話。

而做了這麼多準備,不要再展示自己的簡歷上掉鏈子。人資經理看簡歷的時間可能不足十秒,所以多在簡歷上花點心思,把最核心的信息展示出來——之前考的證書和作品就派上用場。

學歷歧視這塊巨石雖然橫亘在諸多學子求職的道路上,但它並非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而是可以用努力,找到別的路繞開。再不濟,你還有一腔熱血。當年羅永浩求職新東方時,雖然學歷達不到本科要求,但依然用一份洋洋灑灑的萬言書打動了老闆俞敏洪而入職。

參考文獻

[1]Stiglitz,J. E.(1975). The theory of‌‌「screening,‌‌」education,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5(3),283-300.

[2]Stiglitz,J. E.,Wolpin,K. I.,Ehrenberg,R.,Brewer,D.,Fowler,W.,Walberg,H.,...&Krueger,A.(1975).Job Market Signaling//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87,No.3,1973,pp.355‐374.

[4]Times Higher Education.(2017). Global University employment Ranking2017

[5]Li Bo.(2014). The Impacts of Education and seniority on the Income——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19 Industries. Forum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6]Lydia Dishman.(2016). How The Master‌『s Degree Became The New Bachelor’s In The Hiring World

[7]Dogarawa,A. B.(2011). Impact of Higher Education on Worker Productivity and Salary in Kaduna State.

[8]Jason Hesse.(2014). The True Cost Of Hiring An Employee?Much More Than Their Salary

[9]教育部.(2016).《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10]上海交通大學.(2017).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就業質量報告.

[11]賀尊,&汪小勤.(2005).文憑信號的甄別與度量.經濟學家,3(3),126-128.

[12]汪棟,&王宗業.(2013).博士生就業市場中學歷背景歧視的三方博弈分析.高等教育研究(11),36-41.

[13]北京大學.(2017).2017年北京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14]華中科技大學.(2017).華中科技大學2017年研究生就業質量報告

[15]佘崢.(2013).廈大提高教師錄用門檻本校博士將不能留校任教

[16]中國青年報.(2014).深圳企業招聘論校排薪清華九千普通院校五千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浪潮工作室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508/1110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