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杜耀明:台灣抗疫令林鄭無地自容 朽木不可雕

—專業與問責並重

作者:
她關心的,不是公務員上班或者市民外出有沒有口罩,而是工會會可否多快好省地生產口罩,再用口罩挽回他們的聲譽。她介意的,不是繼續讓大陸來客入港會否引致疫情急劇惡化而拖垮醫療系統,而是罷工醫護人員為爭取封關而挑戰她的權威,因此必須除之而後快。同樣,她維護的,首先不是香港人的性命安全,而是北京的尊嚴,因此當第二浪疫情涌至,封關即使可把資源集中用來照顧返港人士,林鄭也堅決不肯。

香港特區政府民望低下,特首林鄭月娥支持率更曾經低至單位數字,急需掌聲充撐一下,自不待言,但與其浪費時間,到處做秀而惹來罵聲,倒不如虛心取經,向台灣好好學習,學的不但是抗疫的制度和措施,更是公共決策者的用心和態度。

一月以來,台灣以適時而果斷的措施,控制武漢肺炎傳播,嚴防病毒從大陸傳入,同時全力切斷島內的傳播鏈,至今確診案例總數大約一百。當疫情走向穩定,病毒流播開始了第二波,主要隨世界各地墮胎入台灣,當局亦隨即全面封關,非台灣人不得入內,又同步嚴格執行入境者必需隔離檢疫十四天的規定。

台灣的做法受到國際輿論以至衛生專家的注視和讚揚。有國際醫學專家撰文指出,台灣當局的出色表現好幾方面。一是根據國家醫療保健系統資料加入旅遊歷史紀錄,以大數據分析儘快搜尋疑似案例,減少患者在社區播毒的時間。二是運用資訊科技,按申報資料為入境者分流,並嚴格監測家居隔離者的行蹤,不讓他們四處亂走。三是採取主動,比疫情發展早一步推出防疫措施,如儘早禁止大陸人入境、入境者十四天隔離政策、禁止口罩出口、尋找可疑案例等等。

由一月二十日到二月二十四日的五星期內,根據上述文章所講,台灣當局迅速制訂並執行一百二十四項行動計劃,除了上述的邊境管制、追尋疑案、檢疫規範外,還包括資源調配、公共溝通、公眾教育、國際協調、學校防疫對策、紓緩商戶措施等等。

不錯,台灣今次抗疫的表現出色,但歸根究底,首先源於政治問責和專業掛帥並駕齊驅,相輔相成。整項抗疫工程由專門組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負責,再由政治問責的衛生福利部部長出任指揮官。這個配搭,正好一面統領醫護界抗疫並協調各政府部門擬定不同措施,一面向國會及民眾定期交代工作並爭取支持。公共衛生的考量,一切以理據和效用為準,抗疫防疫便可以心無旁騖,而詳盡無遺的政策解說及狀況交代,可贏取社會理解及支持,發揮抗疫政策的最大作用。

在此期間,台灣不是沒有政治議題,政黨政治也沒有消失。行政院通過的《國土計劃法》修正案引起社會熱議,亦有地方跟中央唱反調,拒絕把國家古蹟交由中央代管。但黨派之爭歸黨派之爭,抗疫考量始終歸抗疫考量。例如,台中的藍營市長即使對綠營中央政府多麼不滿,但遇上防疫政策,也要特別強調團結,「中央、地方一條鞭,台中是全力配合」,一切以民眾利益為主。執掌疫情指揮中心的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亦視不同派別的地方首長為工作顆伴,不時公開道謝。

反觀眼下特區政府,特首向北京多於向香港人交代,更不時跟民意對著幹,而專業力量亦不足以主導抗疫工作。現時由衛生署轄下的衞生防護中心負責日常操作,公共衛生專家沒有決策權力,高層決策者左顧右盼,時有隱瞞,甚至連庫存口罩多少和用途也不願交代。

更可怕的是,面對疫情浪接一浪,林鄭依然政治先行,在其稟奏北京的小報告中言明,要利用疫情,讓建制派政客得到好處,從而在九月立法會選舉中敗部復活。這樣的劇本下,林鄭的抗疫行動,擺明政治操弄,處處滲有抬舉盟友、鬥垮敵人、護衛北京的利害考慮。

因此,她關心的,不是公務員上班或者市民外出有沒有口罩,而是工會會可否多快好省地生產口罩,再用口罩挽回他們的聲譽。她介意的,不是繼續讓大陸來客入港會否引致疫情急劇惡化而拖垮醫療系統,而是罷工醫護人員為爭取封關而挑戰她的權威,因此必須除之而後快。同樣,她維護的,首先不是香港人的性命安全,而是北京的尊嚴,因此當第二浪疫情涌至,封關即使可把資源集中用來照顧返港人士,林鄭也堅決不肯。

居心叵測又無能如此,林鄭的剩餘價值僅限於提醒大家她是朽木不可雕,民間只能自求多福、互相扶持才能脫險,而安全的代價看來就如自由一樣,在於我們無時無刻的警惕和鬥志。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320/1425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