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杜耀明

杜耀明:六四來臨,行兇者必須懺悔!
2023-06-02

六四是苦難日,顯露罪惡深淵,也展現救贖方向。今日香港時局艱難,支聯會遭瓦解,維園燭光給撲滅,不過六四悼念苦難,不論什麼形式,心念始終如一:六四來臨,行兇者必須懺悔!

杜耀明:禁書一味靠估 施政目中無人
2023-05-26

一個特首隻須開口「國家安全」,埋口「香港利益」,但可以不著邊際丶不講程序丶不理民意丶不顧實際丶不用問責,而一切政策卻可堅持錯誤到底,正是目中無人因此施政如入無人之境的新香港。

杜耀明:尊子政治漫畫無疾而忠 官員煽動市民不滿政府
2023-05-19

當局即使相信尊子漫畫的信息「失實、偏頗、污衊、誤導」,但牴觸了哪條法律?《國安法》生效差不多三年,若說違反了,根據何在?若有根據,過去三年,尊子天天在畫政治漫畫,何以不見執法,是誰人的錯漏?若說牴觸煽動法,那就更離譜了,因為該法從來有效,二十六年來,任由尊子不斷「煽動」市民,除了保全局長和特首難辭其咎,中央領導小組及相關部門看來也責無旁貸。

杜耀明:講立場不講道理 求管控不求觀瞻
2023-05-12

破壞民意代表機構,官方不覺得難看,便再沒有難看的問題。非常清楚,當解釋政策不是要去說服反對的巿民,那堆說不通的道理是讓你看到,這裡就是不講民主,甚至不用講理,而是只講立場-「愛國愛黨」。只要「愛國人士」鼓掌歡呼便可以,其他人明白便明白,不明白也要接受,不接受也不得反抗,因為不要說示威抗議,香港傳媒對政府稍有微言亦務必溫溫吞吞,避免捲入官非。

杜耀明:民主清零成本效益低 官主體制回到殖民時
2023-05-05

從民主成分看,特區政府的地方行政已經一步退至舊時,甚至是回到區議會出現前,由港英政府一手主導地方政務諮詢的殖民年代。眼下當局的布局,是以三類地方組織為基石,即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前兩者都是70年代以來,殖民政權遺留下來的委任組織。特區政府即使不避忌諱,也該看到,由這些委任成員互選產生四成區議會議席,並由他們提名才能參加直選,由此產生的區議員與民主無關,只能是執政者權力的延伸,而執政者的認受性有多少,區議會就有多少。

杜耀明:回到未來區議會 時光倒流四十年?
2023-04-28

當立法會「完善」後變成政治光譜清一色,全力支持特區施政,是當局期待多年的工作良伴,「完善」了的區議會,難道可以出現更多更敢言的批評聲音,把立法會比下去嗎?整個檢討過程,從不公開諮詢民意,更不要說什麼公開聆訊、民意調查及匯集丶白皮書、綠皮書等等程序,便足見當局如何尊重市民,如何重視民主在區議會以至地方行政的角色了。

杜耀明:伍淑娟檢察官移黨媒之花接《立場》之木
2023-04-14

有常識的都知道,獨立自主的新聞機構不是黨媒,有其獨特的社會使命,不從屬於受訪者或政黨,受訪者、從政者或評論人的觀點當然不代表傳媒,正如法院有其有獨立的司法功能,不從屬於作供人,因此《立場》總編輯鍾沛權在法庭作供,供詞內容也不等於法庭需要認同。

杜耀明:一場諮詢,浮露特區施政變化的四點線索
2023-04-07

動用大約六千億公帑、填海造地一千公頃的「明日大嶼」計劃完成公眾諮詢,不過特區當局的諮詢表現慘不忍睹,看來新香港新人士新作風之下,常識已成歷史,過往廣邀公眾參與的諮詢工作,變成處處設防的操作。當局今次諮詢民意的做法,給十一個民間團體評為「三無諮詢」,即一無主動公布諮詢何時開始及以何...

杜耀明:和平使者只聞樓梯響 中俄友好慎防走歪路
2023-03-31

在「後蘇聯空間」(蘇聯解體前的領土範圍),本屬於俄羅斯主導的舒適區,但不少國家都開始離心離德,更有些要求加入歐盟(如喬治亞),因為大家都害怕命運與烏克蘭相同。他們沒有制裁俄羅斯,但為表示中立,不容許領土被用來規避制裁。在聯合國大會譴責俄羅斯的議案中,他們表明不承認烏克蘭的「入俄公投」,普京本想以侵略來復辟帝國夢,卻引起鄰近國家的更大警惕,日後只會對俄羅斯敬而遠之。

杜耀明:中央領導香港降格 問責官員該拿多少人工?
2023-03-24

今次香港事務機構改組也顯示中央對特區政府欠缺信心。改組的目的,據稱除了落實一國兩制、掌握全面管治權、方便香港融入國家大局等等,還包括保障民生福祉。換言之,中央不相信沒有他們的指揮,特區政府可憑一己之力,保障民生福祉。但事實也確是如此,報載簡約公屋如無中聯辦居中「箍票」(拉票),立法會能否通過撥款要求也是疑問。

杜耀明:司法判斷錯漏連篇無辜入獄法庭蒙羞
2023-03-17

裁判官看來也不滿意毫無標準可言,隨即補充,警方即使不能確證,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舉證門檻,而他認為門檻不用達到「合理懷疑」的地步,只求「合理相信」調查目標是「外國代理人」,便符合《國安法實施細則》的授權要求。不過,「合理懷疑」和「合理相信」兩者有何具體區別,則未有釐清。

杜耀明:敢與國際規範脫軌,香港還奢求什麼人權牌坊?
2023-03-10

相較十七年前,行政長官曾蔭權以行政命令授權執法人員,在認為涉及公眾利益的時候進行截聽,結果被高等法院裁定違法,今次羅官的裁決再次確認現在是新香港年代,正逐步與國際人權規範脫軌。特區權貴當然不滿國際人權組織的嚴厲批評,抹去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光彩,但說到底,獨裁與人權並存,比魚與熊掌兼得更難,權力都在長官手上,還貪求什麼貞節牌坊呢?

杜耀明:締造世界和平歡迎姑息侵略罪行免問
2023-03-03

烏克蘭戰爭初起之時,推高能源、食物價格,導致全球經濟混亂,增加生活成本,有礙社會發展及滅貧等等,但戰事持續一年後,歐洲天然氣價格比高峰期回落85%,小麥價格亦跟開戰前差不多,看來大家已找到穩定物價的方法,停戰的經濟論據不能成立。更基本的是,發展經濟先要免受侵略的威脅,前提是保障國家的獨立自主,但停戰並不足夠,投降也不是辦法,更需要想方設法,事先制止戰爭,事後則須認真追究侵略者,並讓他付出沉重代價,才可保障長治久安,發展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