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萬物不離陰陽,何為永恆,何為陰陽!黃帝內經的天地萬物哲學課!

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見於荀子·禮論!

說的是:天地相合,萬物得以生長;陰陽相接,就有了運行變化!

黃帝內經經上古天真論篇說: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說的是,上古時代的人,效仿陰陽變化的規律!

再者,內經說;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

說的是陰陽為醫道之綱領,故凡診病施治,必須先審明陰陽。而辨明陰陽的方法,無外乎根據陰陽的屬性規定,以分析臨床表現的症狀、各自的陰陽歸屬,然後四診合參,綜合判斷出病證的陰陽盛衰變化及其相互影響。

那麼什麼是陰陽,

一句話陰陽是天地變化的規律!

黃帝內經說: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陰陽是生命的根本!

養生的要訣就是,順應自然,維護生命的陰陽平衡!陰陽失調,就會誘發疾病!

診病的要訣就是

察色按脈,先別陰陽!

重要吧!囉囉嗦嗦,大半篇,來看黃帝內經中核心理論的一節,陰陽應象大論篇!關於陰陽的論述!

清代名醫張志聰《素問集注》說這一篇普寧應象的道理:「此篇言天地水火、四時五行、寒熱氣味,合人之臟腑身形、清濁氣血、表里上下,成象成形者,莫不合於陰陽之道。至於診脈察色、治療針砭,亦皆取法於陰陽,故曰《陰陽應象大論》。

來看原文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大概意思是說;

黃帝說:陰陽的道理是宇宙間最普遍的規律,是一切事物的綱領,是萬物變化的起源。是生長消亡的根本。是人的精神活動所聚集的方式,所以治病求本,就是本於陰陽。

注意啊同志們,他們老說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把病根兒找到什麼是本,本就是陰陽的變化,陰陽的平衡,陰陽平衡了疾病就沒有了!陰陽失調了,疾病就產生了。這是一個規律!

從陰陽的變化來看,

清陽之氣上升就成為天,

濁陰之氣凝聚下降就成為大地,

陽主動主生,陰主靜主成長。

陽氣肅殺收束,則陰氣封蟄潛藏。

陽化氣,陰成形,

就是說陽能夠化生各種功能,陰能夠構成具體的形體。

寒到極點就會轉化成為熱

熱到極點,就會轉化產生寒!

男氣的凝聚能產生濁陰

熱氣的升騰上升,可以產生清陽!

清陽之氣在下,如果不能夠上升就會發生瀉泄!

濁陰之氣如果不得下降,就會發生脹滿等症。

這就是違背了陰陽變化的運行規律而導致疾病的道理。

就是陰陽變化的最基本的道理。

下面兒說一個陰陽的具體應用案例。兩口子吵架,兩口子就好比陰陽。如果女生聲音比較大,情緒比較激動,比較激烈。那麼男生呢就平靜一點兒,溫柔一點兒,小一點兒。如果男的情緒比較激動,那么女方的就應該理性一點,用女性的陰柔,巧妙的化解,陰消陽長,陽消陰長!達到動態平衡,家庭和諧。反之就會產生變故,會發生其他情況!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初見李醫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319/157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