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黃帝內經:一切疾病,皆起於這四點(珍貴)

黃帝內經》說:「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於燥濕、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又說:「百病生於氣也。」「氣」就是情志。「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怒就是發怒,喜就是高興;

「悲則氣消」,悲是悲傷;「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jiong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這些話,說盡了人所有疾病的來源。

01

氣候

當心空調和暖氣

「生於風寒暑濕燥火」,就是外界的氣候會導致疾病。

過去,「風寒暑濕燥火」是純自然的,但現在時代有了變化。這個「風」除了自然的之外還有風扇。「寒」除了自然的之外還有空調、冷氣。空調、冷氣也就是乾燥了,在空調冷氣下空氣就乾燥。

這個「濕」可能也有現在的辦法,「火」有暖氣等等,所以現在不但有自然的因素還有人為的因素,這也是影響健康不可忽略的一個部分。現在很多疾病都是在空調環境中慢慢產生的。

《內經》裡面講的很清楚,為什麼會有天熱呢?天熱的時候是陽氣發散,陽氣需要發散,陽氣發散就把裡面的陰寒鼓盪出來。

因為人要吃五穀雜糧,人的環境不能夠保證每時每刻都那麼理想,所以裡面會有陰寒,陰寒要借什麼力量發散出去呢?天地的力量,夏天。

夏天來了以後大家的汗毛孔都打開,然後天氣又很熱,大家又要適當的勞作,雖然說「不妄作勞」但是要「作勞」,要有運動,這就要出汗。

出汗以後人體的髓道就打通,就把很多的隱患排掉,這是機體自己在調整,自然需要熱,人身也需要熱,這個時候陽氣向外發散,就把內部的東西帶出來,人要「順」。

所以《內經》裡面講到夏三月是「無厭於日」,夏三月我們最討厭太陽,但是《內經》明確告訴我們不要討厭太陽,這就叫作「從之」啊,因為我們需要太陽。

可是,現在我們很多人空調開的很低,溫度就變的很低,人的陽氣就往哪走?就往裡走,就不是往外走。這就叫做「逆」啊,因為跟天的道路相反了,「逆之」就災害生。

很多疾病怎麼來?這樣來的。

02

陰陽

夫妻關係和諧很重要

生於什麼陰陽?大家現在最能看到的陰陽就是男女了,男的為陽,女的為陰,陰陽是個大問題。

為什麼《內經》講生於陰陽?最大的陰陽是男女。男女最大的關係是什麼?夫婦。很多疾病怎麼來?是從夫婦那裡來的。「陰陽之道,發端乎夫婦」,孔子講的。

中醫講:「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絕,精氣乃絕。」陰陽要和諧,也就是夫婦要和諧。現在有幾對夫妻不吵架呀?

現在很多夫婦不是你埋怨我就是我埋怨你,男的猜忌女的,女的猜忌男的。男的出去了,女的在家坐不住,不是相濡以沫,而是相互怨恨,這樣陰陽就不協調。

陰陽不協調是疾病產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很多疾病實際上是由這條路上來的,《內經》點的「生於陰陽」講的就是這個問題。

夫婦不好了,陰陽不好了,陰陽不和了,那麼生出來的子女,又在這樣一個陰陽不調和的家裡生長,這個子女不可能好。

現在很多父母帶小孩來看病,反覆的看病。中醫也好西醫也好,治好了以後又犯,實際上根子在哪裡?在父母身上,在陰陽身上。這一點是需要大家高度重視的。

和諧的家庭,就是和諧的陰陽,就是「陰平陽秘」,「精神」就「乃治」,形神才能夠健康。這點弄不好,吃再多的保健藥都沒用,什麼口服液都不好使。

03

喜怒

情緒是健康的關鍵

生於喜怒,就是生於情志,情志是很影響健康的。情志是什麼?

「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思恐。」人為什麼要法於陰陽呢?

因為人跟天地是一個整體,人的情志實際上就相似於天地的六氣「風寒暑濕燥火」,所以這個情志太過或者不及都會影響健康。「寒暑燥濕風」是外五行,外五行可以致病;「喜怒思憂恐」是內五行,內五行也可以致病。

王善人王鳳儀,是東北的一位老人,1937年就去世了,是一位一字不識的農民,可是非常了不起。他類似於中國禪宗史上的六祖,六祖也是一字不識,但是後來徹證本性,王鳳儀也非常了不起,也是大徹大悟。

在他的學問里有一門很重要的學說:研究我們的情志、我們的心性、我們的心理行為跟疾病的關係。我們的心理行為直接影響健康,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疾病是由心理行為不健康造成的,不健康的心理行為王鳳儀歸納為五點:

第一是怨,喜歡埋怨人。

第二是恨。

第三是惱,惱火。

第四是怒,容易發怒。

第五是煩。

恨人,就傷「心」,循環系統的疾病跟恨是有決定關係的。

惱,呼吸系統,肺。

怒,就是肝系統,肝膽。怒包括悶怒、郁怒、大怒等,中風這些在中醫也是屬於肝系統。

煩,女同誌喜歡講「煩死人」。對不起,腎就有問題,生殖系統就有問題,煩這個因素直接傷腎。

04

飲食

冷飲會傷陽氣

飲食包括食量的問題、飲量的問題,尤其現在飲酒的同志,「感情深一口悶」,這個對身體不好。

包括「寒溫無節」,大量進食生冷、冰凍的東西,這個不好。尤其現在什麼東西都是冰凍的,這個會損傷人的陽氣。人的陽氣對於生命來說太重要了,不要輕耗。救都救不及,補都補不及,你還老去傷害它。

另外一個就是葷素的問題。我們的生理告訴我們,草食動物的腸和齒跟肉食動物的腸和齒是不同的,這是一個客觀的指標。

肉食動物都是伶牙俐齒,都是尖的齒,我們的四個牙就是肉食動物的尖齒;素食動物都是平牙,我們除了這四顆尖齒之外都是平牙。

我們有三十二顆牙齒,二十八顆是平牙,四顆是俐牙,這就是我們該吃多少葷該吃多少素的標準,大家自己去計算。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詩詞天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03/1703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