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在古詩詞裡尋找童年的樂趣

作者:

人的一生中,若說什麼時候最快樂,最無憂無慮,那當然要數童年了。童年,是每個人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它承載著無數的樂趣,擁有無盡的溫暖。

當時光遠去,顛簸於紅塵中,更加懷念那不可再來的童年時光。而古人的童年,雖不似如今豐富多彩,卻也同樣歡樂多多,令人動容。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清·高鼎《村居》

江南二月,村莊裡處處長滿了青草,黃鶯飛來飛去。岸邊的楊柳輕舞著柔軟的枝條,拂著堤岸,籠罩在淡淡的春煙里。在這充滿了生機的季節,兒童放學後急忙回家,趁著東風將風箏放上天空,好好地玩一回。兒童的天性就是愛玩,美麗的春天也真是適宜玩樂啊。

古時沒有什麼玩具,也沒什麼專門給孩子看的書。可是大自然,提供了各種玩具,同時也是一本最豐富的百科全書啊。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

兒童急走捉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籬笆稀疏,一條小路通向遠方,枝頭花瓣漸落,綠蔭卻還未長成。只見一個兒童飛快地跑著,追趕著一隻黃色的蝴蝶,那蝶兒卻飛入了菜花里,再也尋找不到了。可以想像兒童搜尋一番無著落,失望而稚氣天真的模樣,讓詩人都看得入了迷。童年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即使偶爾不快樂,也很快會過去啊。

童年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對世界從不失望,從不缺乏熱情,這卻是成人世界裡最缺乏的。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宋·楊萬里《閒居初夏午睡起》

吃過梅子,齒間還有餘酸,芭蕉初長,碧綠的顏色映在了紗窗上。初夏白日漸長,午睡後起來,倍覺無聊,便望著窗外,那兒有什麼呢?是兒童快活地捉著空中飄飛的柳花,兒童對這個遊戲並沒有感到厭倦,比起詩人的無聊無趣,他卻是玩得有滋有味,很有意義。

兒童的生活里總是愉快的,因為全世界在他眼裡都充滿善意。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宋·雷震《村晚》

綠草長滿了池塘,水滿得快漫出來,傍晚時分,遠山銜著紅紅的落日,在水裡投下倒影,泛著陣陣漣漪。放牛的小牧童回家去,坐在牛背上,拿出一支竹笛,隨意地吹著,也沒有固定的音調。此時的他,是悠閒的,傍晚的一切,都如此和諧,都是他的朋友,水塘、青山、落日、牛兒、短笛,他宛如在詩畫裡穿行著啊。

兒時,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卻又總有太多未知,探索,是人類的天性,童年更是如此。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唐·李白《古朗月行》

小時候不認識月亮,將它叫作白玉盤。又懷疑是瑤台的仙鏡,飛在了夜空青雲之上!詩仙李白兒時就有無窮的想像力,並且他瑰麗的想像一生未曾褪色,留給後世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

兒童愛玩,愛鬧,只要有兒童在的地方,就少不了熱鬧,少不了活潑之氣。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唐·白居易《池上》

小娃兒劃著小船,偷偷地去采白色的蓮花。雖然是偷采,可是他忘了,也許是根本就不知道,還應該隱蔽一點,不能暴露自己的蹤跡。當他划船回來時,漂著浮萍的水面上留下了一道船兒划過的痕跡。天真淘氣的小娃還不曉得,自己已經露餡了!可能他還在歡天喜地,終於採回了好看的白蓮花呢。小娃哪有那麼多心眼呢。

快樂的兒童,總是令人歡喜,看見他們,心裡總會升起暖暖的感覺。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宋·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草房屋檐低矮,溪邊長滿了青青的芳草。帶著醉意的吳語聽起來又美又暖,那是誰家的公婆啊?大兒子正在溪的東邊鋤豆,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最喜歡調皮的小兒子,臥在溪邊的草地里,正剝著蓮蓬呢!這樣的日子,雖然平凡,但也著實幸福啊。

兒童也不是沒有安靜的時候,就像大人有各自的愛好和性情,兒童也何嘗不是如此呢。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霉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唐·胡令能《小兒垂釣》

一個頭髮蓬亂,滿臉稚氣的兒童正在學大人垂釣,側著身子坐在青苔上,野草掩映著他的身影。有路過的人想問路,遠遠地招手喊他,兒童連忙擺了擺手制止,生怕魚兒被嚇跑了,都不敢答應路人。這釣魚的架勢,真是有模有樣呢!

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兒童也不肯閒著,他們不怕冷,無論什麼時候總能找到好玩的。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宋·楊萬里《稚子弄冰》

一個小孩子,早晨起來剜取銅盆里的冰玩,用彩絲穿過當鉦來敲。敲出的聲音好像玉磬的聲音清脆悅耳,穿過樹林。忽然,冰掉在地上了,發出玻璃破碎的聲響。不知道接下來這個小孩會怎樣呢?又重新再取一塊來玩嗎?

兒童稚嫩天真,還未經歷世間風雨與滄桑,看見他們,又怎不令人感慨呢?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詩人年輕的時候離開家鄉,直到年老才回來。他的鄉音沒有改變,可是兩鬢的頭髮已漸稀少。兒童們見了,卻都不認識,笑著問道,你是從哪裡來的呀?此刻,詩人的心裡是百感交集的吧。離家太久,歲月更改,他的臉上落滿了滄桑的痕跡,而天真年幼的孩子,眼巴巴地望著他。曾經,他也是這樣的年幼,時光太無情了啊。那些孩子,既令他感到溫暖,卻忍不住感懷。

兒童年幼無知,像白紙一樣簡單白淨,也會受到大人的影響,並且模仿他們的行為。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宋·范成大《田家》

農家的生活特別忙碌,白天要忙著鋤草,夜晚還得搓麻線。村莊裡的男女各有各的事情。小孩子雖然還不會耕田織布,卻也在那桑陰之下,學起大人種瓜來。真是乖巧懂事的孩子啊。幫著家人分擔,對於他們來說,應該也感到滿足的快樂吧。

童年,簡單而充滿熱情,總是那樣快樂。即使它已遠去,卻令人懷想。有時候,不妨帶著一顆童心來對待這世界,你會發現,快樂多了,憂愁少了,自在多了,欲望少了,天地如新生,而行走其間,熱情未滅,仍是當初那個小小的,卻充滿了好奇的孩子。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唐詩宋詞古詩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603/160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