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急了!在多國取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後,為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習近平放話說,國企與產業補貼都可以談判。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表示,美國不再尋求改變中國,而是尋找與中國共存的有利機會。
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大市,大家都認為上海經濟各方面都很強,不過一份榜單扒開上海難以啟齒的一面,被深圳秒殺。
中共當局7月祭出「雙減政策」前,中國教輔巨頭已經出手,搶先在華爾街拋股套現。
韓國這下慘了!韓國的尿素嚴重依賴中國,但現在中國對尿素實施出口管制,大量車輛無法行駛。
女股神伍德警告,中國經濟如同1989年日本泡沫爆破前,中共政府打壓樓市的做法「正在玩火」。
中國樓市徹底涼了!大陸二手住宅成交量跌至7年前水平,杭州最慘情。
浙江義烏被稱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由於海運費用飆漲,貨代公司不敢接單,生意一片慘澹。
習近平放大招?只要能加入CPTPP國企與產業補貼可談判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本月4日稱,為了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中共當局對於產業補貼與國有企業的談判持開放態度。北京今年9月份正式申請加入CPTPP,被視為是為了削弱美國的自由貿易領導地位。
習近平透過視訊的方式,在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儀式上發表演說。他稱,「中國將以積極開放態度,參與數位經濟、貿易和環境、產業補貼、國有企業等議題談判」,並表示要積極推進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中共當局本月1日正式申請加入DEPA。
然而,北京CPTPP的入會申請,並不被外界看好,原因是中國的經濟被國有企業嚴重把持,而民營企業的監管打壓有增無減。
有專家分析表示,中共意圖利用CPTPP主導亞洲經濟區,來應對中美對抗或經濟脫鉤。但由於CPTPP的規則標準高,中共加入的談判時程恐怕會十分漫長,被接受的概率也低。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副執行長顏慧欣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北京當局近期對大型民營企業加強監管,以及習近平「國進民退」的政策,與CPTPP的要求截然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馳。北京雖然有意願加入CPTPP,可能會是一個比較漫長的談判過程。很快地加入,不代表它就會達到終點。電子商務資訊自由跨境流通、對於國營企業經營、政府補貼等因素,會成為北京加入CPTPP的主要關卡。
一份榜單扒開上海難以啟齒的一面,被深圳秒殺
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大市,上海自然有它驕傲的資本。不過,大家現在看到的,只是一個很「表面」的上海。
不久前,全國工商聯發布2020年度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最低的入圍門檻為營業收入235億元。
上海入圍21家,營收1.3萬億。
北京入圍22家,營收3.3萬億。
江蘇入圍92家,營收5.7萬億。
浙江入圍96家,營收6.2萬億。
廣東入圍61家,營收6.5萬億。
在傳統印象中,上海身處國際化的最前沿,包容性、開放性一直很強,而北京央企扎堆,一直是最講政治的城市,按理說,上海的民營經濟應該碾壓北京,但結果卻是反過來的。
河北重工業色彩濃厚,腰帶又纏著「環京貧困帶」,跟富裕了上百年的上海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而且2020年河北GDP為3.62萬億,比上海的3.87萬億元還要矮一頭,但是河北入圍民企的總營收卻是上海的1.6倍。
縱觀整個榜單,上海沒有一家民營企業能夠跑入中國前40名。取得最好成績的是復星集團,僅46名。無論數量、規模還是名氣,上海民企的實力都差的太遠。
作為上海今生最強的對手,深圳的民營經濟可謂獨步天下。
中國前十大民營企業當中,深圳一個城市就占了4席,華為、正威、騰訊、萬科,要科技有科技,要網際網路有網際網路,要房地產有房地產,要傳統工業有傳統工業,門類相當均衡和齊全。
白宮對美中關係重磅表態:不再尋求改變中國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表示,美國不再尋求改變中國,而是尋找與中國共存的有利機會。
他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說:「我想,以前對華方針的一個錯誤是認為通過美國政策的實施,我們將達到對中國體制的根本轉變。這不是拜登政府的目標。」
沙利文解釋說,美國對華政策的目標是創造條件,「兩個大國在可預見的未來可以在國際體系內工作」。
沙利文補充道:「我們希望這種共存的條件有利於推進美國的利益和價值觀。」
華爾街傻了!英媒揭習掃蕩前中企高層在美狂拋股套現
中共當局7月祭出「雙減政策」,鐵腕整頓補教產業,導致其陷入寒冬;不過,英國《金融時報》7日揭露,「跟誰學」等補教巨頭在當局出手之前,就搶先在華爾街拋股套現。
在中國,沒有比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口劍指某一產業更明顯的賣出信號。《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習近平3月表示,「培訓亂象,可以說是很難治理的頑瘴痼疾」,且對中國孩童和家長帶來太多壓力。
那時,補教巨頭之一「跟誰學」(GSX Techedu)公司市值達240億美元,在一項未曾披露的交易中,持有該公司高層股份的空殼公司,在習近平發言3天後,拋售1億1900萬美元的股票。
這次出售是《金融時報》檢視過的數百筆紀錄之一。這些紀錄呈現出,在美上市中國大企業的高層進行股票交易的方式和時機點。
「跟誰學」執行長陳向東在3月底還承諾,要自掏腰包增持價值5000萬美元的自家公司股票。
不過,一名與「跟誰學」關係密切的人士說,公司高層在這筆交易時就已意識到,北京正在考慮對補教產業祭出更嚴格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