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自由市場的三個敵人

為此,作者真誠地提醒我們,要捍衛文明的繁榮、自我的權利、尊嚴,我們必須要及時更新自己對市場的認知——不僅是認識到自由競爭的市場,是人類當前找到的、最不壞的制度,還要清醒地認識自由市場經濟體系的缺陷及其敵人,這樣才能不在災難的預兆前無動於衷,成為沉默的幫凶。

·第二個敵人:經濟衰退期的失敗者

當資本主義處於興盛期時,資本家有高額的利潤、工人有大量的就業崗位、政府有不菲的稅收、消費者能獲得更好的產品和服務,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發揮出巨大的優勢,整個利益體中的多方都能共贏。

然而,一旦經濟進入衰退期,自由市場便暴露出了它的缺陷:大量企業陷入了經營的困境、投資人的資金不能回籠,大量工人失業在家......這些人對自由市場的憎恨,很快便會化為破壞性的行動:

平時,高高在上的資本家、投資人,與貧困的工人八竿子打不著,但此時卻會結成同盟,一起反對自由市場,對政府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

他們的動機,正如書中所說:

「在經濟衰退階段,資本家更關心如何緩解市場競爭帶來的經營成本壓力,而不是去捕捉新的商業機會,而失業工人則很容易找到和他同病相憐的人,並同仇敵愾地組織起來。此時,資本家便打著服務貧困人群利益的旗號,並利用他們的政治組織,開始在敏感的市場經濟議題上大做文章。」

面對這種複雜的形勢,政客們往往會選擇妥協,他們也會贊成市場競爭帶來了破壞性的消極影響,而不再強調破壞是創造的必要代價。

「此時會出現許多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行動,表面上是打著改進市場缺陷、避免未來經濟衰退的招牌,實際上卻是為了妨礙市場的有效運作。」

書中還進一步指出,當下中國雖然沒有公開反對自由市場的強大勢力,但並不缺乏其他的既得利益集團。在自由市場的競爭中,一旦他們的利益受到損害,便隨時可能成為自由市場的敵人:

在競爭中失去了工作和養老金的國企工人,當經濟下行,自由市場無法為他們提供工作機會時,他們會如何反應?

習慣了特權的壟斷企業經理人,如果自由市場的競爭破壞了他們的特權,他們又會如何應對?

當前,我們正在向世界進一步開放,而地方政府卻有很強的動力保護本地企業,這種局面又應該如何扭轉?

這本書重要價值正在於此——兩位來自芝加哥大學的頂尖學者,拉詹與津加萊斯在多年的經濟實踐、研究中,發現了近代歷史經濟體系興衰的過程和原因,因此他們對於如何捍衛自由市場、與敵對自由市場的勢力周旋,提出了很多獨到建議。

「中國市場經濟理論之父」吳敬璉先生在看完這本書後評價說:

「《從資本家手中拯救資本主義》一書,對一些貌似公允實際上會使系統出大問題的政策,提出了一系列建議。所有這些,對於正在苦苦思索如何更好地改革和發展中國市場的人們都具有啟發性。」

當然,能讓這本書被稱之為圖書市場的「遺珠」,絕不僅僅在於它對頂尖學者有啟發。恰恰相反,這是一本寫給每一位關心自由市場、關心自由市場與我們生活方式的讀者——尤其是中國讀者的書。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寫道:

「人們不僅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由企業制度的繁榮條件是何其脆弱,還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可能出現的錯誤。而這份清醒的認識將有助於中國走過這段路程,假如本書能夠對此起到一點點幫助,那就是對我們的最大獎賞。」

因此可以說,《從資本家手中拯救資本主義》不僅是一本被書名耽誤的、將資本主義本質講透的好書,同時還對中國的讀者,有極強現實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兩位作者不僅是國際一流學府的頂尖學者,還在國際貨幣基金、財政部、央行等組織擔任要職。這樣的實踐經驗,為本書添加了大量鮮活的經驗和案例,避免了書齋文人的空談和學究氣,因此,這本書不僅思想深刻,還非常好讀,即便對普通讀者來說,也十分友好。先知書店誠摯推薦獨家書《從資本家手中拯救資本主義》,識別下圖二維碼,即可一鍵收藏。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先知書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06/1705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