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體內有植入物還能做核磁共振(MRI)嗎?

核磁共振(MRI)是目前臨床上普遍應用的影像檢查手段。與X線及CT檢查比較,MRI無電離輻射,被認為是一種安全的影像檢查方法。

事實上,MRI環境中存在著許多潛在風險,可能對受檢者、陪同家屬、醫護人員及其他出現在MRI場地中的工作人員(如保全、保潔員等)造成傷害。

不管是醫生,還是病人,對體內植入物能否做核磁共振(MRI)都是滿懷疑慮。做?還是不做?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質量管理與安全管理學組、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磁共振成像學組專家在參考國內外MRI安全標準及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於2017年制訂出版了《MRI安全管理中國專家共識》。

帶著這些疑問,今天總結一下相關體內植入物做MRI檢查的注意事項。

作為患者請您務必注意

(1)做手術之前儘量明確是哪種類型的植入物,儘量選擇磁共振兼容的材料;

(2)保存植入物體說明書,隨著技術的進步,一些植入物絕對禁忌症會變成相對禁忌症;

(3)做 MRI之前應充分告知是否有體內植入物;

(4)安全起見,對於不明性質的體內植入物的情況下,不推薦 MRI檢查。

01骨科植入物

骨科植入物(如鋼板、鋼針、螺釘以及各種人工關節等)已廣泛應用於骨關節損傷和相關的骨科矯形手術中。這些植入物大多呈非鐵磁性或少量弱磁性,由於在術中已被牢固地固定在骨骼、韌帶或肌腱上,通常不會移動。

排除少部分鐵磁性骨科植入物,其他植入物在1.5T(含)以下的磁場環境中是相對比較安全的。

註:目前市場上核磁共振檢查根據場強的高低有0.2、0.35、0.5、1.0、1.5和3.0T不同場強的磁共振成像儀。臨床上常見的主要有1.5T和3.0T。

02外科和介入所用器材

臨床上,各種穿刺活檢手術,包括各種MRI引導下的治療(如引流、射消融、微波治療和無水乙醇注射等)逐漸增多,所用穿刺定位針、導絲、導管、射頻消融和微波治療等設備均應是非鐵磁性的。鐵磁性的穿刺針在強磁場下可發生移位和誤刺,帶有鐵磁性的設備可能發生拋射,具有很大的危險性。

目前已有專門用於MRI引導下介入手術的各類穿刺針、活檢針、導管、導絲及相應的監護設備。另外,在MRI引導下植入放射性粒子也需相應的非鐵磁性器材,放射粒子的殼為鈦合金材料,植入後行MRI檢查是安全的。

03打點滴泵和留置導管

打點滴泵通常植入於胸部皮下,由穿刺座和靜脈導管系統組成,材料主要有合金、矽橡膠和塑料等,呈非鐵磁性和弱磁性,因此進行MRI檢查是安全的。

注意:帶有胰島素泵的患者在進入MRI檢查室時應移除胰島素泵,因為強磁場可能會破壞胰島素泵功能。

04牙科植入物

許多牙科植入物(如種植牙、固定的假牙和烤瓷牙等)含有金屬和合金,有些甚至呈現鐵磁性。由於種植牙已牢固地固定在牙槽骨上或黏合在相應的連接物上,具有很高的強度,通常在3.0T(含)以下磁場環境的MRI檢查是安全的。

05宮內避孕器及乳腺植入物

目前尚未發現宮內避孕器在3.0T(含)以下MRI檢查中引起明顯不良反應,但可能產生偽影,影響圖像質量。

乳腺整形手術和隆胸所用的植入物大多為非鐵磁性物質,這些患者行MRI檢查是安全的,但少數整形用的配件可能帶有金屬,應予以注意。

06冠狀動脈與外周血管支架

美國心臟協會專家共識中指出,幾乎所有市面上的冠狀動脈支架產品在MRI時都是安全的,可在3.0T(含)以下的MRI設備上進行檢查

2007年前的外周動脈支架可能存在弱磁性,但通常認為在手術6周後也可以行MRI檢查。

07人工心臟瓣膜和瓣膜成形環

市面上幾乎所有的人工心臟瓣膜和瓣膜成形環都是MRI安全的,手術後任意時間都可在3.0T(含)以下的MRI掃描器中進行檢查。但由於不同廠家產品的差異性,還是應在MRI檢查前對材料進行確認。

08眼內植入物

磁性眼內植入物,有可能在強磁場中發生移位,這類患者不宜進行MRI檢查。

09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提高及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

MRI掃描可能會使人工耳蝸磁極發生翻轉,需要通過有創手術方法進行復位,建議充分評估MRI檢查的風險-獲益比後再行掃描。人工耳蝸在MRI掃描中雖有產熱的風險,但在1.5T(含)以下的磁場環境中還是比較安全的。

10心臟植入式電子設備

心臟植入式電子設備包括心臟起搏器、可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植入式心血管監測儀(ICM)和植入式循環記錄儀(ILR)等。2011年美國上市了通過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的MRI兼容型心臟起搏器(脈衝發生器)和導聯及MRI兼容型ILR,2015年MRI兼容型ICD上市。

但目前臨床上應用的絕大多數心臟植入式電子設備都不能與MRI兼容,潛在風險包括:

裝有心臟起搏器和ICD的患者進行MRI檢查時,設備內置程序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如起搏器輸出被抑制、不能起搏、瞬時異步起搏、快速心臟起搏、感應性心顫等;

起搏器或ICD系統附近組織(特別是靠近導聯端處的心臟組織)被灼傷;

電池過早耗盡;

裝置完全失靈等。

11顱內動脈瘤夾

動脈瘤夾常用於顱內動脈瘤和動靜脈畸形的治療,由不同磁敏感性的多種物質構成,形狀各異。動脈瘤夾中鐵磁物質含量達多少會導致MRI檢查時發生危險,目前尚無定論。

強鐵磁性材料的動脈瘤夾禁止用於MRI檢查;

非鐵磁性或弱鐵磁性材料的動脈瘤夾可用於1.5T(含)以下的MRI檢查;

對於有動脈瘤夾但屬性不明的患者,應對其風險-獲益比進行謹慎評估,告知受檢者所有潛在風險,並由患者和(或)監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骨科大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29/1754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