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又火了!中國歷史研究院:反對「階級鬥爭熄滅論」

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文化傳播中心主任、歷史研究雜誌社副社長王廣發表了一篇中國歷史研究院的有關階級分析方法的萬字文章。文中提到:從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初,存在著迴避、遠離甚至排斥階級分析方法的現象。在階級尤其是階級鬥爭問題上,必須既要反對「階級鬥爭擴大化」的觀點,也要反對「階級鬥爭熄滅論」的觀點。聯繫到目前的中國現狀,也許會讓人不禁想到「文化大革命"。

四是近十多年來,在包括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學、考古學等多個學科的研究中,出現了重回階級分析方法、運用階級分析方法透析理論和現實問題的趨勢。

這一方面是由於世界範圍內社會歷史現實的倒逼,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近年來新冠疫情的多重影響使得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呈現頹勢,同時國際壟斷資本主導的全球化在世界範圍內造成了「再無產階級化」等現象,這些都使得人們有必要重新審視階級觀點和階級分析方法的時代價值。另一方面,則是由於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方法內蘊的科學性所致,在資本邏輯和剝削機制仍然發揮掌控作用的現時代,階級分析方法對社會現實巨大的穿透力、解釋力和徹底性是其他學派的思想、觀點所無可比擬的。可以說,階級分析方法的重新出場,有其內在的歷史必然性。日本知名馬克思主義學者渡邊雅男就曾批評過,日本學術界存在著在對馬克思階級理論的整體框架和內容都不清楚的情況下,就進行各種恣意的解釋,「只憑自己隨意的印象,對(馬克思的階級論)思想的誤解、批判、曲解、想像都大筆一揮地肆意獨行」。他深刻指出,「馬克思的階級概念作為社會科學方法的概念,以蘊含豐富的內容而值得誇讚,缺少了這種認識,今後馬克思主義學問的發展就會出現危機。」回觀中國學界,在社會學領域,「中國社會學界開始反思中國階層研究的缺陷和不足,重新發出了回到馬克思、回歸階級分析的呼籲」,要求「把階級分析帶回勞工研究的中心」。在經濟學領域,有學者提出經濟理論研究同樣需要階級分析方法,否則對國際社會階級狀況、中國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問題就很難作出合理的解釋。在考古學領域,有學者提出,考古學作為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當然應該採用階級分析方法,它可以促進文明起源的研究、深化對不同歷史時期階級問題的分析、全面認識歷史上國家與階級的複雜關係、幫助人們樹立全面而健康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在歷史學研究中,同樣需要重新重視理論、超越碎片化傾向,立足於新的時代方位審視和運用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方法,以深化對重大歷史和理論問題的思考。對於學界重回階級分析方法的趨勢和動向,我們要從學理層面予以冷靜而深入的分析,不能簡單地予以否定,同時要結合新時代的形勢和要求,在準確理解階級分析方法科學內涵的基礎上加以承繼、運用和發展。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資訊深一度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905/1798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