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又火了!中國歷史研究院:反對「階級鬥爭熄滅論」

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文化傳播中心主任、歷史研究雜誌社副社長王廣發表了一篇中國歷史研究院的有關階級分析方法的萬字文章。文中提到:從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初,存在著迴避、遠離甚至排斥階級分析方法的現象。在階級尤其是階級鬥爭問題上,必須既要反對「階級鬥爭擴大化」的觀點,也要反對「階級鬥爭熄滅論」的觀點。聯繫到目前的中國現狀,也許會讓人不禁想到「文化大革命"。

階級分析方法還可以幫助人們判明歷史發展的趨勢和走向。歷史的長河蜿蜒曲折,但它有沒有一個基本走向?不同學派的史學家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極不相同的。依據唯物史觀和階級分析方法,這一問題有明確答案,這就是超越資本主義社會,消滅階級和私有制,實現共產主義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一結論不是主觀設定和善良意志的產物,而是由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所客觀決定的歷史規律。階級是一個歷史範疇,它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伴隨著原始公有制的解體、分工和私有制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梯葉里、基佐、米涅、梯也爾等資產階級歷史學家描述過階級鬥爭的歷史發展,斯密、李嘉圖等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對各個階級進行過經濟層面上的分析。在1852年3月5日致約瑟夫·魏德邁的信中,馬克思就談到過這一點,並明確指出,「我所加上的新內容就是證明了下列幾點:(1)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繫;(2)階級鬥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3)這個專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由此可見,經過階級社會中必不可免的階級鬥爭以及必然由此導致的無產階級專政,人類歷史終將駛入一切階級和私有制消亡的無階級社會。 

這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也是其根本走向,其間可能有各種支流、分流甚至逆流,但這一趨勢和走向是可以通過科學研究而揭示出來的。馬克思曾在1868年3月25日致恩格斯的信中,讚揚毛勒的書是「非常有意義的」,在毛勒研究德國馬爾克制度史、鄉村制度史、城市制度史的一系列著作中,「不僅是原始時代,就是後來的帝國直轄市、享有豁免權的地主、公共權力以及自由民和農奴之間的鬥爭的全部發展,都獲得了嶄新的說明」。馬克思進一步指出,「在人類歷史上存在著和古生物學中一樣的情形。由於某種判斷的盲目性,甚至最傑出的人物也會根本看不到眼前的事物。後來,到了一定的時候,人們就驚奇地發現,從前沒有看到的東西現在到處都露出自己的痕跡。對法國革命以及與之相聯繫的啟蒙運動的第一個反應,自然是用中世紀的、浪漫主義的眼光來看待一切……第二個反應是越過中世紀去看每個民族的原始時代,而這種反應是和社會主義趨向相適應的,雖然那些學者並沒有想到他們和這種趨向有什麼聯繫。於是他們在最舊的東西中驚奇地發現了最新的東西,甚至發現了連蒲魯東看到都會害怕的平等派。」這裡,最舊的東西指的是原始公有制,最新的東西指的是無產階級消滅階級、消滅私有制的共產主義訴求,人類社會歷史經過長時期的螺旋上升式發展,將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從動物的生存條件進入真正人的生存條件」,「完全自覺地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如莫迪凱·羅什瓦爾德所言,「馬克思的哲學作為對過去的研究而超越歷史,也作為關於未來的知識而展示歷史……所以,馬克思主義不只是一種歷史理論,而且在歷史的塑形中起有一種作用。」馬克思主義史學不僅能「通古今之變」,而且能判明歷史的未來走向,推動和引領歷史的創造。其所以如此,就在於對階級分析方法和唯物史觀的堅持與運用。

三、立足新時代更好地堅持、豐富、發展階級分析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政治立場,首先就是階級立場,進行階級分析。」背離階級觀點、放棄階級分析方法,就稱不上是馬克思主義,也稱不上是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當前,深化史學理論研究,建構具有鮮明特色的新時代中國史學,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歷史研究本身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在深刻理解階級分析方法豐富內涵的基礎上,在史學研究中科學運用這一研究方法,並根據新時代的社會歷史實踐不斷加以豐富、發展,使其煥發出新的時代價值。

一是深入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精確掌握階級範疇的科學內涵。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指出,階級並不神秘,它既不是從來就有的,更不會永世長存,它只不過是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繫的一種歷史的、暫時的現象。從實質和根本意義上來講,階級是一個經濟範疇,劃分不同社會中不同階級的標準不能是政治、意識形態等其他標準,而只能是經濟標準。恩格斯指出,「在每個歷史地出現的社會中,產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隨的社會之劃分為階級或等級,是由生產什麼、怎樣生產以及怎樣交換產品來決定的」,「這些相互鬥爭的社會階級在任何時候都是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的產物,一句話,都是自己時代經濟關係的產物。」列寧也在這一意義上強調,「區別各階級的基本標誌,就是它們在社會生產中所處的地位,也就是它們對生產資料的關係。」在當代中國,我們在階級問題上要始終堅持黨中央作出的科學判斷。

 關於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的階級狀況,我們黨早已作出了明確的論斷。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深刻指出,「在剝削階級作為階級消滅以後,階級鬥爭已經不是主要矛盾。由於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鬥爭還將在一定範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對把階級鬥爭擴大化的觀點,又要反對認為階級鬥爭已經熄滅的觀點……必須正確認識中國社會內部大量存在的不屬於階級鬥爭範圍的各種社會矛盾,採取不同於階級鬥爭的方法來正確地加以解決,否則也會危害社會的安定團結。」這就明確要求,在階級尤其是階級鬥爭問題上,必須既要反對「階級鬥爭擴大化」的觀點,也要反對「階級鬥爭熄滅論」的觀點,一方面要同否定黨的領導、攻擊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制度、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的思想行為作鬥爭;另一方面要正確認識和解決人民內部矛盾,不能把人民內部矛盾作為敵我矛盾來對待。2017年新修改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同樣指出:「由於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鬥爭還在一定範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但已經不是主要矛盾。」當前,在涉及階級問題的討論中,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我們黨作出的這些正確論斷。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資訊深一度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905/1798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