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一年四季腳冰涼,是什麼原因?教你簡單3招,溫陽散寒不腳涼

足部位於身體末梢,距離心臟較遠,女性體質偏陰,相對虛弱,所以在冬季就容易出現腳涼的情況。但生活中有些人,無論什麼季節都會腳涼,即便是炎熱的夏季,氣溫三四十度,足部的溫度依然上不去。

排除性別生理特性的因素,若在夏季仍存在腳涼問題,則說明身體機能的日常運行發生了異常。若不及時調理,還會造成各種健康問題。那麼,一年四季腳冰涼,到底是怎麼回事?又該如何調理呢?

一、足部冰涼,逃不過這個因素!

人體內的熱量傳遞,需要依靠氣血運行來實現。如果氣血通暢,熱量傳遞速度較快,那麼身體末梢部位,比如足部,能接收到的熱量就會相對充足。

但如果氣血運行不暢,熱量傳遞緩慢,那麼即便身體產生了熱量,到達末梢位置時也已經消耗殆盡了。熱量傳遞不足,自然就造成了末梢部位發涼的問題。

人體的氣血運行為什麼會出現不順暢、速度緩慢的情況呢?需要從自體因素和客觀因素上去解釋。有些人生活中不注重保暖,或者本身比較瘦弱,自體產熱不足,熱量消耗過快,則更容易形成腳涼。

外部寒冷刺激加上自體產熱減少,氣血運行的速度也會隨之放緩。循環速度變慢,又會影響到熱量傳遞,形成惡性循環之後,人的足部就會持續保持在低溫狀態。有些人腳涼很難暖熱,就是這個原因。

再來是客觀因素,有些人生活中忽視調理、習慣不佳,熬夜、吃夜宵、喜食寒涼、貪涼怕熱等行為,時刻在往體內注入寒氣。當濕寒之症逐漸消耗掉體內的陽氣,陽氣不足影響氣血運行,也容易引發腳涼問題。

針對一年四季腳發涼,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呢?

二、溫暖雙腳,有這3招就夠了!

雙腳發涼主要與循環不暢有關,需要從通暢血脈,推進氣血運行的角度入手。但由於造成循環問題的原因各有不同,所以在進行調理過程中,還需針對根源問題來解決。

1、加強鍛鍊,強健心臟

心臟是人體內重要的供血系統,心臟長期得不到正向刺激而功能減退,就會影響到全身的供血狀態。供血相對緩慢,熱量傳遞減少,腳涼就會隨之發生。

強健心臟的方式很簡單,加強鍛鍊就能達到一定的改善效果。運動刺激可激活心肌,促進循環,運動過程中機體充分活動,也能增加熱量產出。循環得到改善,產熱增加,足部發涼的問題就會得到改善。

建議根據自己的需求以及身體狀況進行鍛鍊,不要過於盲目。過量的運動刺激不利於機體運作,甚至會加大運行負擔。每周保證3到5次2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的運動,即可達到調理效果。

2、睡前泡腳,刺激循環

泡腳主要是利用外熱刺激內部循環,實現雙向溫熱。足部血液循環得到改善,再加上熱水帶來的溫暖,足部就會恢復溫熱。泡腳雖然直接作用於足部,但由於是外調方式,效果往往比較輕微,需要長期堅持。

建議大家在睡前泡腳,此時泡腳可以放鬆身心、緩解疲勞,足部獲得調理後進入睡眠也會維持在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不容易受到環境因素刺激。除此之外,不要忽視日常保暖,否則泡腳調理會前功盡棄。

3、臍療祛濕,疏通經絡

前面我們提到,氣血運行不暢與體內濕水不化也有一定的關係,因此,想要調理氣血,讓足部恢復溫熱,從祛濕化瘀、溫陽散濕入手也是個不錯的做法。

將桂圓肉、花椒、艾絨打碎搓團置於肚臍內用膠布封好,持續8至12小時,可完成一次祛濕調理。這種方法依靠的就是「臍療」之法,通過肚臍貼,以外部用藥實現對內部的調理。

桂圓肉、花椒、艾絨都屬於熱性藥材,具有祛濕化瘀、補足陽氣之功效。肚臍的內陷式結構較為淡薄,經絡、血脈的分布相對密集,在此用藥,藥物的滲透能力往往更強,能實現更為全面的調理。

一般來說,按照「貼3休1」的節奏調理一周,就能看到一定的效果。當然,我們不排除有些人濕寒之症程度較深,藥效緩慢。但只要堅持用藥,氣血運行得以恢復,四季腳涼的問題還是可以得到解決的。

肚臍貼對比泡腳和運動會更加方便,只需睡前一貼,醒後取下,便可實現調理。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科普健康知識老醫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22/181961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