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我的女兒被推下紐約地鐵去世,她應該被記住

賈斯汀·高與瑪喬麗·高。 GIA SERGOVICH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我們的女兒高慧民(Michelle Alyssa Go)去世已經整整一年了。2022年1月15日那個周六的上午9點30分左右,在時報廣場地鐵站,馬夏爾·西蒙惡毒地將高慧民推向一列駛來的地鐵列車前。她的生命停留在了40歲。

如今,我們回到曼哈頓,在女兒深愛的城市紀念她。

這一悲慘事件至今還在產生影響。慧民去世一個月後,埃里克·亞當斯市長和凱西·霍楚州長宣布了幫助地鐵站里無家可歸者的計劃。而在過去的一個月里,亞當斯對這些計劃進行了擴展。

儘管這座城市如今只會喚起悲傷的回憶,我和家人必須回到紐約,處理與慧民去世相關的法律、遺產和刑事問題。與許多認識慧民的紐約人見面並成為朋友,這沖淡了我們的悲痛。

在紐約,慧民建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結交了那麼多朋友,最重要的是,她在這裡享受了人生。正是因為她,我們一家才會經常從加州的家來到這座她稱之為家的城市旅行。我們希望這座城市不要成為一個只與她的死亡相連的地方。我們祈禱,有一天能再次看到那個教會慧民熱愛生活的紐約。

只有到了現在,在事情過了365天之後,我才能將慧民之於我們的意義,以及她的離世對我們的持續影響宣之於口。慧民並不是我失去的第一個女兒。我和妻子曾失去我們的第二個女兒,她在嬰兒時期夭折,我們還沒來得及熟悉,她的生命就結束了。她們兩人就成為了我們人生中一個永遠無法填補的空洞。我與妻兒每天都在為她們哀悼。

慧民出生於1981年,埃德·科赫在那一年贏得了共和黨和民主黨的提名後連任紐約市市長。慧民是個早熟的孩子,特別招人喜歡,對身邊的人也充滿了愛。她熱愛生活,尊重他人,端莊自重。最重要的是,她對人性之善抱有信念和希望。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她都是我們心目中的好孩子。

慧民在紐約度過了她三分之一的人生,她就讀於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後來在花旗銀行、巴克萊銀行和德勤大展宏圖。她是德勤的高級經理,也是紐約青少年聯盟的無私義工,從公司領導到無家可歸者,她與社會各個階層都打過交道。我們所知的慧民熱衷服務他人,是一位救助者,而不是需要被救助的人。

看到慧民去世的消息迅速傳播開來,我們一家感到震驚和痛苦,別人看到她、了解她是通過她的死亡,這是我們無法接受的。我們所知的慧民在高中是拉拉隊長,臉上總掛著笑容,樂於冒險;她就是生命力的象徵。慧民應該被記住的是她的生,而不是她的死。

慧民的去世是對許多人的行動號召,包括那些將馬夏爾·西蒙所犯罪行視為持續的反亞裔仇恨案例的人。失去親人的悲痛吞沒了我們過去遭遇的歧視所帶來的侮辱。我們不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我們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她是否因種族仇恨而死。從法律上講,這可能無關緊要,因為襲擊她的人已經被認定精神狀況不適合出庭受審。但馬夏爾·西蒙精神狀況的無常和必要但曠日持久的法律程序只會加深我們的痛苦。作為父母,我們相信任何家庭都不應以這種方式失去一個孩子,也不應遭受我們曾經感受到、且在一年後還在繼續感受的無休止的憤怒、悲傷、絕望和如今的麻木。

不斷在社交媒體上聽到和看到無休止傳播仇恨的刺耳言論令人感到悲哀和身心疲憊。像許多人一樣,我震驚地發現,我對日常新聞中無休止的暴力和謀殺場面習以為常了。

更糟糕的是,我現在知道了在新聞中看到女兒、家人和我自己的感覺。在2022年1月18日的一場集會上,為了讓世界看到,我女兒的形象出現在時報廣場的一塊電子廣告牌上。我們一家度假的照片出現在報紙上和電視新聞節目中。我們的生活被永遠改變了。

我曾以為,仇恨和謀殺是只影響他人的惡疾。而今我的家人成了那些人。謀殺玷污了我們家族的歷史。

如果慧民死於新冠或癌症,我們全家仍然會沉浸在悲痛之中。但我們可能會接受現實,以某種方式理解,也許最終會接受失去她。

但慧民是被推到迎面而來的列車前而遇害的,這是不可接受的。她總以最好的一面示人,她的結局不該如此。

紐約市的幾百萬人口或許不會在所有事情上都保持一致,但我們都相信,對那些把這裡稱為家的人來說,紐約應該是安全的。慧民沒有生活在被襲擊的恐懼之中。她乘地鐵通勤;對周遭環境並非毫不在意。如果她還活著,定會敦促我們團結起來讓社區環境更加安全。這無關政治;而是對彼此和全人類的關懷。

我們必須採取行動,確保不再有家庭因無謂的暴力而失去孩子,無論是在紐約市還是在其他地方。在保護我們珍視的自由和堅守我們作為社區成員乃至文明社會的一員的責任之間,我們必須努力取得平衡。無論民眾被給予什麼樣的自由,擁有這種個人權利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把馬夏爾·西蒙這樣的人棄於地鐵系統而不顧。我們不能想當然地以為急救醫務人員能救治這些被忽視的靈魂,或是普通人都能應對這些威脅。

只有實際的預防措施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除開其他事項,這還需要為住房、治療和其他項目提供充足和持續的資金。我們現在就迫切需要作為一個社區團結起來,著手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需要拿出真正的決心和持續的承諾,這才是對慧民生命精神的致敬。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紐約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116/1855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