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糖尿病12大謠言,大家別再相信了

2、糖尿病一定會遺傳

糖尿病有遺傳因素,但不是100%。如果夫婦雙方均患有糖尿病,子女有40%~50%的機率患病。如父母單方有,子女只有20%~30%的患病機率。

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的,通過後天生活方式的改變。

3、胰島素會上癮

胰島素會上癮」是一個很典型的關於糖尿病的謠言,這個謠言來源於早年間一些庸醫和黑心醫院,他們為了推銷自己的治療手段和賣假藥,製造了一些攻擊正規醫院的謠言。胰島素會上癮就成為一個廣為流傳的謠言。

胰島素是正常情況下人體本身就有的一種激素,有的糖友(尤其是1型糖尿病)需要長期注射胰島素,不能停藥,是因為體內胰島素缺乏,用藥的目的是調節血糖平穩。

當然,打了胰島素不代表上了保險,打多少胰島素與糖友每頓攝入的糖分多少有關,定點定量飲食很重要。

另外,很多初發糖友需要使用胰島素儘早將血糖穩定下來,以減少高血糖的風險,在血糖穩定後,是可以停用胰島素,改用口服藥物的;但如果是胰島功能不足,血糖控制差,很難用藥物改善,需要使用胰島素注射治療。儘管如此,打胰島素也不存在「成癮」一說。

4、糖尿病嚴重了才打胰島素

胰島素並非是糖尿病嚴重後才用,特別是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在發病初期即需要用胰島素。

而2型糖尿病通常是在血糖明顯升高時進行強化治療。另外在特殊情況下,如妊娠、圍手術期等也需要首選胰島素。

5、糖尿病人血糖越低越好

糖尿病的標誌是血糖高,所以有部分患者錯誤地認為血糖越低越好,少吃飯或者不吃飯,讓自己保持低血糖的狀態,很多時候,糖尿病人低血糖比高血糖要更可怕。

長期的高血糖,糖尿病人往往較為耐受高血糖狀態,但如果血糖忽高忽低,可能導致低血糖昏迷,嚴重時還會造成腦細胞的不可逆損傷。

6、糖尿病飲食控制=飢餓療法

所謂「飲食控制」並非是讓糖友忍飢挨餓,而是在保證糖友基本生理需要的前提下,因人而異適當地限制飲食的總熱量。

這是因為,糖友如果主食吃得太少(每天不足150克),總熱量無法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就會導致體內脂肪、蛋白質過量分解,致使身體消瘦、營養不良,甚至產生「飢餓性酮症」。

不僅如此,還容易使病人發生低血糖,進而導致血糖顯著波動。

一般情況下,糖尿病人每頓主食不低於1兩,不超過2兩;主張少食多餐,即把正餐的主食勻出一小部分(如半兩主食或者一個雞蛋)作為加餐用;可以多吃些低熱量、高容積、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如各種綠葉蔬菜),以增加飽腹感。

7、糖尿病人不能喝粥

粥升糖速度快,但降下來的速度也快。只是喝粥講究技巧:不能喝純大米粥,喝粥時需要加一些豆類或雜糧,粥不能煮得時間太長。

放涼了再吃(涼了澱粉老化了升糖就不快了);食物搭配如蛋白類和蔬菜類一起吃為好。

8、血糖降下來就能停藥了

血糖降下來後,仍需注意飲食和運動。是否能停藥必須去醫院查胰島功能,聽取醫生的建議如何用藥。

自己擅自停藥,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動與反彈,這樣反而不利於糖尿病的控制。

9、兒童糖尿病都是1型糖尿病

過去,兒童糖尿病類型多為患1型。但近年患2型糖尿病的兒童有明顯增多的趨勢。

兒童患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可能與遺傳、肥胖、常進食高熱量、高脂肪的快餐食品和大量含糖飲料及活動少而喜歡長時間靜坐看電視、玩遊戲等因素有關。

其實,2型糖尿病已成美國兒童的一種流行病,在過去10年中兒童2型糖尿病發病率上升了33%。我國兒童的2型糖尿病發病率也在顯著升高。

10、血糖高無症狀可不吃藥

即使無症狀,血糖控制不達標,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提出當糖化血紅蛋白≥7.0%則需要進入藥物治療。

當糖化血紅蛋白≥9.0%時可以啟動胰島素強化治療。

11、得了糖尿病不能吃糖、甜食、水果

有不少糖友嚴格限制糖的攝入,水果是甜的,也不敢吃,導致飲食不均衡。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確指出:糖尿病人可以攝入少量的食糖,蔗糖提供的熱量不超過總熱量的10%。

所以,只要控制總的熱量,還是可以少吃點的。至於水果,我們可以吃些血糖生成指數低(GI)的水果,據研究GI低於55的為低GI的水果,對血糖的影響不大,如獼猴桃、柚子、桃等低GI水果

12、得了糖尿病就活不長

糖尿病就像沒長大的孩子,只要好好地照看它,糖尿病人照樣可以健康長壽。

最好的榜樣當屬幾百名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喬瑟林糖尿病研究中心"50年獎章"的獲得者了,他們用實際行動證實了糖尿病人只要控制好血糖和併發症,一樣可能長壽。

患了糖尿病不用害怕,只要自己努力,控制糖尿病50年都不成問題。平時通過飲食、運動,強化降糖、降壓和降脂治療,可以讓再活10年的機會翻倍。

現在患糖尿病的人,以40左右居多,要是控制50年沒併發症,這不是等於糖尿病一輩子都沒導致什麼後果麼!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糖尿病家庭調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04/189778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