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路鍛鍊這件事情上,王阿姨和丈夫達成了共識,兩人每天都要在下午鍛鍊去,不過在鍛鍊方式上兩人爭吵不斷。
王阿姨丈夫聽說快走更有助於長壽,便總是走的很快,而王阿姨則擔心走快了摔跤的風險大,一不小心就骨折了,兩人各說各有理,卻誰也改變不了誰。那走路鍛鍊到底怎麼走才更健康?
一、柳葉刀研究:不同年齡有不同的最佳步數
發表在《柳葉刀—公共衛生》上的一項研究,通過對四大洲、覆蓋5萬人的15項研究進行分析發現,只要多走路都有助於長壽,但超過一定的步數後長壽獲益沒有明顯增加。研究人員按受試者每天平均步數分為四組,結果發現每天走5801步、7842步、10901步的人比每天走路3533步的人,死亡風險分別降低了40%、45%和53%。
研究人員還發現,不同年齡段的人走路預防死亡是有上限的,年齡60歲以下的人每天走8000-10000步獲益就能達到上限,而大於等於60歲的人每天走6000-8000步就足夠了。
除了走路步數外,走路速度也會影響壽命,發表在美國《梅奧診所學報》上的一篇論文,通過對47.5萬人長達7年的隨訪調查發現,不管體重如何走路快的人,相對壽命也更長,走路快的人要比走路慢的人多活15-20年。
二、若走路出現5個姿勢,可能是疾病先兆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骨科一病區主任、主任醫師朱智指出:雖然走路姿勢一般是個人習慣,但如果走路姿勢有下面幾種異常,要警惕疾病來臨!
1、剪刀步
走路時如果腳尖朝內,膝蓋摩擦、雙腿交叉,兩條腿像圓規一樣,就是剪刀步。剪刀步要警惕脊髓損傷、腦出血、腦梗等腦血管疾病及腦癱等,需要儘快就診排查。
2、企鵝步
走路時面部僵硬、身體前傾、雙手不自然擺動,像企鵝一樣,就是屬於企鵝步。企鵝步要警惕帕金森症候群,這種步子很容易跌倒,被骨折盯上,輕則致殘,重則致死。一旦出現企鵝步,最好及時到神經內科看診,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3、貼地步
走路時腳抬不起來,只能拖著走,走不穩,要警惕腦出血、大腦自然老化、腦積水、感染等疾病,這種貼地步很容易導致老人摔倒、骨折,還可能會引發併發症,最後致殘致死,這種情況也要及時去檢查。
4、拖把步
走路時往往是一條腿先邁出去,另一條腿再拖著跟上來,步子不一樣大,要警惕腰椎間盤突出症在作祟。拖把步如果嚴重了可能會導致間歇性跛行,影響到生活品質,建議先保守治療,嚴重的可進行微創手術,每天還要堅持步行。
5、醉酒步
走路時搖搖晃晃,走不到一條直線上,步態呈共濟失調樣,可能是腦梗、小腦病變、腦出血、腦腫瘤等疾病所致。因此如果沒有喝酒卻出現了醉酒步態,一定要儘早到醫院排查。
三、老年人走路鍛鍊有講究,醫生給出5點建議
很多人為了追求長壽、健康會堅持走路打卡,但其實對於老年人來說鍛鍊是有講究的,醫生給出下面幾點建議。
1、要學會分配步數
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吳靜表示:對於正常每天要走到10000步左右的人來說,要學會分配步數,早上3000步、中間時段3000步、晚上4000步,不過具體還是要各根據個人習慣和身體狀況來分配。
2、要注意監測心率
北京老年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高亞南表示:運動時要注意監測心率,一般建議控制在170-年齡或(220-年齡)*60%-70%範圍內,一旦有不適症狀,一定要立馬停止休息。
3、要注意膝、踝關節的姿態
北京積水潭醫院運動損傷科副主任醫師張晉解釋到:走路時要注意膝關節和踝關節的姿態,避免內八字或外八字,更好的保護膝蓋。
4、要選擇合適地點
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運動保健諮詢門診李靖教授表示:走路鍛鍊要選擇合適的地點,公園、草地是不錯的選擇,空氣環境相對更好,還能減緩對膝關節的衝擊。
5、要注意走路時長
走路要注意好時長,一般建議要走30-50分鐘,保證每周走路時間在150分鐘以上。
研究發現走路確實有益於長壽,不過並不是走路越多越好,而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步數為宜。老年人走路還要注意學會分配步數、監測心率、選擇適合的地點,而且要把控好走路時長,注意膝關節和踝關節的姿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