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人:劉玉芳,女,79歲,陝西省戶縣縣城人。逃荒前為甘肅省漳縣鹽井公社人。
時間:2013年9月8日。
錄音長度:27分鐘。
採訪地點:陝西省戶縣縣城劉玉芳家。
大饑荒餓亡者:劉玉芳的丈夫,27歲,甘肅省漳縣鹽井公社人,餓亡。劉玉芳的父親,50多歲,甘肅省漳縣鹽井公社人,餓亡。
依:姨,你叫什麼名字?
劉:我的名字改了,到這裡叫個劉玉芳,以前的名字我都忘記了。我都快八十了。
依:你老家在哪裡?
劉:我是漳縣人,天水田區。就是鹽井公社,五八年、六零年,遭災了,那裡餓死的人最多了。
依:你那時候去大煉鋼鐵過沒有?
劉:我有娃哩,去不了,我在豬場養豬。吃大食堂吃了幾天,就是稀湯湯,後來稀湯也沒有了。
依:人家到你家搜糧食嗎?
劉:搜哩,來搜了幾次呢。過幾天搜一次,過幾天搜一次,滿家裡屋裡搜。那是拿個棍子敲牆搗坑,爺,一點糧食藏在炕里,人家能搜出來,藏到草房子裡人家也搜出來了。你埋到廁所的茅坑裡,人家也搜出來了。你看,那些人厲害嗎?到處都能搜出來。
依:那時候打人嗎?
劉:打哩!爺!有時候是那個幹部打人。有時候是你把那個面藏到哪裡,人家搜出來,就把你拉到哪裡開大會打,幹部也打,群眾也打,把那個人打得可憐得很。把人打倒了,拉起來,再打。誰都不敢說話,一說話,人家就說是反革命。就打,就打。
依:有沒有打死的?
劉:就打死了,打得不得動彈了,回去了,就不得活了。有些人受不了,就上吊了,吊死了。
依:你來陝西多少年了?
劉:哎喲,我的女子是在這裡生下的,都五十多歲了,你想一想。
依:五八年、六零年你們那裡情況怎麼樣?
劉:那,那可憐得很,遭了災了。沒有吃的,人挖那個草根吃,冬天,那裡什麼都沒有,就挖那個野草根吃。
依:你吃過榆樹皮、包穀芯嗎?
劉:爺呀,那還是好東西。還吃那個蕎麥皮,苦的,苦得很,苦得很,把人能鬧死!沒有吃的,胡吃哩。榆樹皮還是最好的東西。不鬧人也不苦。蕎麥皮子苦得很,人餓得受不了,就先填肚子。把人都餓死完了,一個隊上幾家子幾家子人都死完了,沒有人給埋,在炕上放幾天,最後隊長幹部讓人去埋。哪還有啥埋的,就是挖個坑就埋了,還有個啥?挖坑都沒有人挖,人挖不動嘛。你不知道,你是這裡生下的。可憐的很。
依:你在村里看見過死人嗎?
劉:能嘛!都是一個隊上的,咋能看不見哩?都認識。大隊裡公社裡都死人,我們漳縣一個縣餓死的人多得很。
依:你在哪裡看見的死人?
劉:炕上嘛,咋能看不見?睡在家裡就不得動彈了,躺幾天就死了。人家隊上幹部吃飽著哩,人家有吃的,人家貪污哩。光是農民沒有吃的,群眾沒有吃的。
依:你們家誰餓死了?
劉:把娃他爸(註:劉的丈夫)餓死了,把我爸也餓死了。我家兩個人餓死了,我那時候有三個娃哩,沒有辦法呀。
依:娃他爸多大歲數了?
劉:才二十幾歲,他比我還小一歲。我二十八那年,他二十七歲了,可憐的很。家裡一顆糧食都沒有,國家也不供應。
依:娃他爺多大歲數?
劉:我大,娃他爺也有五十多歲了,就餓死了。
依:你在漳縣三個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