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腦巨頭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將完全關閉在中國的研發業務的消息,連日來引發中國官媒和網民熱議。
不僅IBM,蘋果也正把高端iPhone生產線向印度轉移。
中國房價不斷下跌,一線城市的小區也出成屋價腰斬的情況。深圳剛剛爆出中心城區五折賣房,北京也傳出核心城區有房型跌價52%。
最新舉動被曝!蘋果撤離中國步子太大
《日經亞洲新聞》獲悉,蘋果公司開始在中國生產高端iPhone之後幾天,也開始在印度大規模生產包括Pro系列在內的新款iPhone,凸顯蘋果在亞洲尋求在中國之外建立供應鏈的努力。
據兩位直接了解情況的消息人士稱,除了蘋果公司加緊努力緩解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之外,此舉還反映印度供應網絡近年來取得的技術進步。
過去,蘋果公司一直在中國生產最新和高端iPhone機型,而印度供應商只接到低端或舊版本iPhone的訂單。但隨著蘋果尋求提高供應鏈彈性,這種情況最近發生了變化。
供應鏈數據顯示,去年印度組裝了約3000萬部iPhone,而僅在2024年上半年,印度就生產了約1800萬部。這些設備不僅面向印度市場,還出口到美國。
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師林科宇(Ivan Lam)對《日經》表示,印度作為中國以外智慧型手機組裝的主要地點之一,受益匪淺,各大手機品牌既希望實現生產多元化,又希望開拓印度市場。
蘋果公司沒有回應《日經》的置評請求。
蘋果公司正在尋求在印度市場擴大銷售份額。印度目前擁有14億人口,收入的增加正在推動消費者支出。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價格超過400美元的智慧型手機現在占印度手機總出貨量的10%,而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這一比例為4%。此類智慧型手機占智慧型手機市場總收入的35%。
6月23日,蘋果執行長蒂姆‧庫克(Tim Cook)對CNBC表示,印度代表著一個「巨大的機會」(huge opportunity)。
2023年4月18日,孟買,執行長庫克(右)在蘋果公司在印度第一家零售店開業期間,與一名男子合影留念。(Punit Paranjpe/AFP via Getty Images)
深水資產管理公司(Deepwater Asset Management)管理合伙人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曾對CNBC表示,庫克正在「為印度可以(規模)更大,或比中國(規模)更大奠定基礎」。
蘋果在印度的戰略不僅僅是銷售產品,還希望印度成為重要的製造中心,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核心區暴跌!傳北京加入房價腰斬大軍
中國房價不斷下跌,一線城市的小區也出成屋價腰斬的情況。深圳剛剛爆出中心城區五折賣房,北京也傳出核心城區有房型跌價52%。
日前網上有疑似業內人士發視頻爆料,北京海淀區蜂鳥家園一個戶型成交價較2021年最高價下跌了52%。
爆料說,從大名鼎鼎的萬柳社區步行到蜂鳥家園,只需十幾分鐘。2021年3月5日,蜂鳥家園一套43.98平方米的房子以985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價格成交,單價達到創紀錄的22.4萬/平方米。但到了今年3月份,小區內一套同樣面積的房子,成交價降到568萬。
到了8月13日,小區內又有一套同樣面積的房子以470萬成交,與2021年最高點相比下跌了515萬,跌幅超過52%。
視頻中說,這個價格創造了該小區成交價的最低紀錄,也是北京核心城區房價下跌幅度的最高紀錄。
早在去年11月,北京官媒《新京報》就曾報導,蜂鳥家園剛剛成交一套610萬的房源,引發市場關注。同類房源在2021年3月時成交價達到1000萬。
蜂鳥家園多數房源為50平方米左右小戶型。小區所在萬柳區域中小學資源豐富,因此房價多年來堅挺。蜂鳥家園的二手房因為面積小、總價低受到購房人的追捧。
報導引述業內人士的消息,整個萬柳片區的二手房價格也都呈現下跌趨勢。
今年8月12日,深圳市也傳出福田核心區新房備案價打五折的消息。
美中脫鉤最新徵兆!網嘆:一年不如一年
相較於IBM裁員的壞消息,中國商務部星期二(8月27日)發布的統計則呈現一片榮景,因為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有31,654家,同比增長11.4%,只不過,此一利多數據隨即慘遭部分微博網民嘲諷。
網名「我要投稿」的微博博主就發文質疑:「那些外資公司不招人的嗎?怎麼都沒有看到有崗位?」
另一位署名「文明必將到來」的微博網民更留言斥,中國商務部的數據是「假新聞」。
「IBM裁員」話題也引法微博網民的沉重討論,其中博主「明鯉司」直言:這幾年感受是「年年感覺差,結果是一年更比一年差。身邊都是裁員失業的,或者拿著和以前收入30%的去上班的。
在台北的科技力智庫執行長烏凌翔以電郵告訴美國之音,隨著本土科技產業的成長,逐步減少對西方的依賴本屬合理,例如,中國政府和國企刻意減低對IBM等硬體供貨商的採購。反觀美企,在中國營運成本升高、業績卻下滑的前提下,將效率偏低的部門移往印度等低成本國家,也是合理選項。
據港媒《鳳凰財經》報導,IBM近年在中國市場的經營壓力較大,2023年的集團營收619億美元,同比增長2%,但同期,在華營收卻驟降19.6%。
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商學院教授史鶴凌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IBM、微軟等外企近年在華經營愈發困難,首先因中國政府於2022年提出所謂「消A(美國)行動」,要大量以國產軟硬體取代美國企業的產品,此趨勢導致美企等外企在中國遭遇不公平的競爭。
儘管中國政府不承認有「消A行動」,但史鶴凌說,今年4月,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的一項調查就顯示,「不公平競爭」是在華美商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
此外,史鶴凌認為,中共《國家安全法》也是外企萌生去意的背後主因。
史鶴凌說:「IBM在中國已經深耕多年,連這麼深根基的企業都離開的話,更不要說其他企業,所以,我估計接下來會有一大波的國外企業,如果他們覺得在中國受到不公平的競爭環境,就會選擇離開中國。」
在台北的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二研究所副研究員戴志言則認為,中國政府無論是主動「消A」或被動應對美中科技戰,想要真正擺脫對美國科技產品的依賴,另行建立一套計算器作業系統,不僅難度高,甚至可能因無法與國際接軌,又成為外商被迫放棄中國市場的另一個理由。
中國贛鋒鋰業半年虧7.6億元,淨利下滑113%
8月28日晚,贛鋒鋰業發布財報稱,上半年實現營收95.89億元,同比減少47.16%;淨虧損7.6億元,淨利下滑113%,上年同期淨利潤為58.5億元。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這是贛鋒鋰業自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以來首個虧損的上半年。
贛鋒鋰業稱,上半年營收大幅下滑,主要受鋰行業周期下行影響,是鋰鹽及鋰電池產品銷售價格下跌所致。
受供需失衡影響,中國主要鋰化合物價格近年跌幅較大。
碳酸鋰的價格自去年年初的50萬元/噸以上,跌至年末的10萬元/噸附近,整體跌幅逾八成。進入2024年,碳酸鋰價格繼續下滑。上海鋼聯數據顯示,截至8月28日,電池碳酸鋰均價報7.45萬元/噸,較今年初降了近三成。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