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通過的歐盟對華電動汽車關稅案,依然是德語媒體關心的話題。
杜塞道夫出版的德國《商報》以「和中國的貿易爭端早已開始,而且是由北京挑起的」為題,刊發評論指出,歐盟此次投票決定正式引入對華電動汽車關稅,其實是向中國發出了一個強烈信號:決不再容忍中國經濟模式損害歐洲企業利益。
「多年來,中國政府通過大量補貼等方式讓本國企業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建立很高的產能;同時,北京的一些措施也導致中國的內部消費需求不足以消化這巨大的產能。中國的經濟策略目前暫無轉變跡象。所以中國企業的唯一出路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對外出口。歐洲工業界越來越多地指責中國競爭對手進行傾銷,也絕非偶然,而正是中國這種產業政策的後果。」
「近年來,外國領導人在和中共領導人會晤時,北京的補貼政策一直是重點話題,但這些討論卻沒有取得成果。我們不應聽信中國的宣傳。引發貿易爭端的並非歐盟,它其實早已開始。多年前,中國就用不公正的手段開啟了貿易爭端,而且至今不想做出改變。」
「汽車關稅也是對歐盟團結的一次考驗。儘管關稅決定得以投票通過,但是團結性考驗卻沒有通過。歐盟委員會的這項提案只能說是險勝:只有10個國家支持,棄權、反對的成員國則多達17個。這再次表明,歐洲在對華關係議題上是多麼地不一致。」
《法蘭克福匯報》以「第二次中國衝擊」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大規模出口的中國過剩產能早已不局限於廉價產品,而是越來越多地包括汽車等高端產品,這使得德國的核心產業遭受衝擊。作者認為,德國不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中國的出口攻勢已經達到了新的規模,其製造業的貿易順差額已經達到了全球GDP的2%。同為出口大國的德國或者日本從來沒有達到過這樣的貿易順差水平。而且,中國出口的許多產品偏偏正是我們綠色轉型所需要的:電動汽車、電池、太陽能發電板、風力發電機等。這讓情況變得更加複雜:我們需要中國產品來實現我們的氣候保護目標。從中國進口收受了大量政府補貼的太陽能板,甚至可能是經濟效益最優的途徑。但另一方面,這也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後果,僅德國就有可能因此損失數十萬就業崗位。」
比亞迪電動汽車在江蘇省等待裝船。圖片來源: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文章認為,如果用貿易保護主義去回應這種威脅,很有可能會失敗,因為貿易保護主義只會保護落後產業、阻止產業升級。真正有效的產業政策應該聚焦提升創新能力,並且提振全社會對綠色能源產品的需求,從而讓相關產業儘快形成規模效應。「我們也必須考慮到中國已經在電動汽車等領域取得技術領先地位的現實。我們為什麼不照搬中國人的策略呢?中國從前曾經通過合資企業實現技術轉讓,那我們現在也可以要求中國企業合資在歐洲建立產能來實現技術轉讓。」
「就像亞洲武術一樣,成功的秘訣就在於借力打力。我們依賴於一些中國原材料、中國產品,但中國也依賴於我們的市場,而且在美國市場大門逐漸對中企關閉的今天,歐洲市場對中國越發重要。這完全可以成為我們歐洲的抓手。所以,面對中國的出口攻勢,我們沒理由感到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