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是明顯的氣血不足啊,平時得多調理調理。」陳大媽今年66歲,因為長期手腳浮腫來看醫生。
離開醫院後,陳大媽心裡沉甸甸的:這調理,怎麼個調理法?
突然靈光一閃,想起老陳整天掛嘴邊的艾葉,聽說能活血化瘀、祛濕驅寒,心生一計:不如就試試這個老偏方!
陳大媽回到家,立馬動手,把買來的艾葉塞進一個枕套里,做成了一個艾葉枕頭。每天晚上,她就枕著這個艾葉枕頭睡覺。
起初,陳大媽心裡還有點打鼓,這個艾葉枕頭真的能管用嗎?但時間一長,她發現自己的精神狀態一天比一天好,手腳也不腫了,整個人感覺輕鬆多了。
半年後,再次體檢的結果讓她喜出望外,醫生也驚訝不已:「你體內濕氣明顯減輕了,血液循環也變好了。」
陳大媽心裡那個美啊,看來這個艾葉枕頭,還真是個寶!
一、艾葉用對,3個好處不請自來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新鮮的艾葉則成了這個季節的寵兒,被稱為「陽中之陽」。艾葉外觀獨特,莖或單生或三兩成群,上面覆蓋著一層觸感柔軟的蛛絲狀柔毛,顏色有褐色、灰黃褐色,會散發出濃烈香氣。
不同於其他藥材,艾葉整株都能入藥,藥用價值不容小覷。《本草綱目》對其有著至高的評價: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小小的艾葉,還能為身體帶來這些好處:
女性之友:補血。艾草又被譽為「婦科聖藥」,它的純陽特質與女性的陰性體質相得益彰。女性朋友多食用艾葉,不僅能補血、溫暖經脈,還能快速補充陽氣,驅散體內邪氣,讓身體由內而外煥發活力。
抗老之寶:保持皮膚年輕。艾葉成分豐富多樣,其中,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是抗氧化的「超級英雄」,該物質能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延緩細胞老化,讓身體保持年輕活力。
艾葉不僅在抗氧化方面表現出色,它還能增強皮膚的彈性,讓肌膚保持水潤和光澤,實現從內到外的抗衰老效果。
防寒幫手:預防感冒。艾葉在預防感冒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它獨具散寒止痛特性,能驅走體內寒氣,抵禦因受涼而引發的感冒。不僅如此,艾葉還能增強黏膜的抵抗力,減少病毒細菌的侵襲。
身體感覺有點受涼,空調吹久了不妨試試艾葉,不僅能驅寒還能讓體內濕氣排一排。艾葉雖好,用對了才能讓效果倍增。
二、艾葉搭配3種食物,養生效果翻倍
你知道怎麼用艾葉才能發揮最大功效嗎?小九教大家3個超實用方法,讓養生效果翻倍。
1、艾葉煮雞蛋
各位朋友們嘗試過艾葉煮雞蛋嗎?這款簡單的食療佳品,不僅能夠提供雞蛋的豐富營養,還能藉助艾葉的草本功效,調和脾胃,增進食慾,對於腎陽虛衰引起的老年腹瀉等症有顯著的療效。
做起來並不難,用艾葉將雞蛋包裹起來,大火煮熟後就能吃了。
2、艾葉煮水
隨著艾草日漸成熟,不少人開始動手自製艾草茶。
艾草茶入口清新且略帶苦澀,適合不同體質的人喝。對於寒性體質的人,喝杯艾草茶能暖身驅寒;對於體弱的女性,則有溫經通脈,緩解痛經之功效;對於常處於空調環境的上班族,則是最簡便的養生選擇。
自製艾草茶並不難,只需簡單4步就能享用:
準備材料:選取新鮮艾草100克(約2兩),將艾草徹底清洗乾淨,去除泥沙,洗到無雜質便可。
煮水:將洗淨的艾草放入鍋中,加入3升清水,確保艾草完全浸沒。
熬煮:開大火煮沸,待水開後轉小火熬煮半小時,煮好後讓其自然冷卻。
調味:冷卻至適宜溫度後,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一勺蜂蜜來減輕苦味。
3、艾葉泡腳
經過一天的忙碌,在睡前用艾葉水泡個腳,讓一日的疲憊慢慢消散,是多麼愜意的一件事。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康復中心馮曉東醫生教大家可以這麼泡:
首先準備三根艾草,包括莖和葉,將其放入壓力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煮15-20分鐘。煮好後,過濾掉艾草殘渣,保留艾草水,水量以浸沒腳趾為宜。根據個人感受調整水溫,一般在40-45攝氏度左右為宜。浸泡時間建議在15-30分鐘,泡腳時可以輕輕按摩腳底,促進血液循環。
中醫里的藥材確實挺神奇的,像今天介紹的艾葉,用來調理身體或者治病都挺有一套的。但是,不是所有的中藥都適合用來補身體。
三、警惕!吃得好是補品,吃不好變「毒藥」
貴陽68歲的張大爺長期備受失眠的困擾,聽說有個"神醫"能開出一劑見效的中藥方子。滿懷希望的張大爺按照"神醫"的方子喝了藥,沒想到不到半小時,就出現了頭暈嘔吐的嚴重症狀。家人見狀,立刻把他送到了醫院的重症加護病房。
可見,中藥不能隨意吃,尤其是以下4種藥材常被當成補品。
·附子
附子是一味具有強烈溫熱作用的藥材,常用於治療寒性疾病。不過,由於其性熱且有毒性,就別把它當補品天天吃了,吃多了對身體可不好,搞不好還會中毒。
·黃連
黃連是一種清熱燥濕的藥材,適用於熱性疾病。但是,由於其性寒,長期吃會損傷脾胃,出現消化不良等問題。
·大黃
大黃是個解決便秘的好藥材,偶爾用用,救救急還行,當成補品長期吃可就不行了。吃多了腸道功能會減弱,便秘問題反而更嚴重。
·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瘀引起的疼痛。然而,川芎性溫,長期吃容易上火,損傷身體的陰氣,還容易產生其他健康問題。
總的來說,有些方子雖好,但是最重要看自己的情況適合不適合。畢竟,中醫講究的是因人而異,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