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朋友昨天和我聊天,說起她認識的定居波士頓的一位老師,接了母親過去住了一段時間。
老人本來很不習慣那兒的生活,沒想到,通過種菜,老人竟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
她在房前屋後,種下了從紅菜苔到茼蒿,從西紅杮到四季豆,並大獲豐收。
這些蔬菜的產量和味道遠勝國內,他們常常請鄰居來家裡做客,鄰居們欣然前往,讚不絕口,或將多出的蔬菜慷慨贈予鄰居。
原本閒居異鄉的老人,竟由此得到了左鄰右舍的尊重與友情,"蔬菜外交"搞得有聲有色。
老人的蔬菜大豐收
來美國前,也有朋友告訴我,她一句英語也不會的母親在德州照顧兩個外孫十多年,自從種菜之後,再也沒在超市買過菜,南瓜、冬瓜、絲瓜、豇豆這類瓜豆類,果實結得非常多,據說今年菜園裡的菜多到必須送人才能解決,小白菜的種子在超市買的,撒下去就能成活,香菜、蒜苗、韭菜更是簡單,一年四季都吃不過來。
小白菜的種子在超市買的,撒下去就能成活
這些菜,都是純純的有機菜。
去年3月,北卡的一個本地群里,群主分享了種菜的經驗。她說:
現在可以種辣椒、茄子、黃瓜、絲瓜、西葫蘆、生菜、香菜、青菜、萵筍等等。以我的經驗,新手好種的有辣椒、茄子、黃瓜、番茄。萵筍比較難,白菜,蘿蔔我也沒種成功。
紅薯葉子超級好種,從超市買的紅薯放水裡幾天就發芽了,然後種下土,長出葉子割葉子吃,一直能吃到秋天。
群主朋友圈,令人羨慕。(侵刪)
剛來美國時,超市裡的蔬菜價格已經驚到我了,再看到姜蒜這些國內的日常調料品的價格時,就更要驚掉下巴,我記得,小小的兩頭大蒜,價格趕上一加侖全脂牛奶了。
沒多久,在Trader Joe's和Wegmans里,我看到有賣羅勒盆栽,我特別喜歡羅勒的香味,9.9美元買一盆回來放陽台上,隔三岔五澆點淘米水或涮牛奶桶的水,沒想到長得飛快,我都掐了幾茬兒了。
種菜,似乎是中國人刻在骨頭裡的基因。
前幾年,一群陪讀媽媽在耶魯大學外的一處荒地上開墾、種菜,驚動了學校和媒體。後來學校支持她們,還幫她們堆肥,把種菜事業做得更有規模。
在美國種菜,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之作。為什麼呢?
美國東西兩岸,都適合種植蔬菜。只是由於氣候差異,兩個地區適合種植的蔬菜品種和種植時間會有所不同。
東海岸氣候多變,四季分明。適合種植的蔬菜,包括春天的豌豆、生菜、菠菜、蘿蔔,夏天的番茄、黃瓜、茄子、辣椒;秋天的甘藍、花椰菜、芥菜以及冬季的羽衣甘藍、甜菜、胡蘿蔔。
西海岸氣候溫和,全年適合種植。比如全年可以種生菜、菠菜、甘藍、胡蘿蔔;春夏則適合番茄、黃瓜、茄子、辣椒,秋冬可以種花椰菜、西蘭花和豌豆。
只要合理規劃和管理,人人都能在自家後院成功種植各種新鮮蔬菜。
北卡的氣候,非常適合種植溫帶和亞熱帶蔬菜,來這裡生活的華裔,生活安定下來之後,都喜歡種些菜,一方面是打發時間,另一方面也滿足了蔬菜的自給自足。
北卡的土壤類型,主要分為三種——沿海平原地區主要是砂質土壤,皮德蒙特地區以粘土為主,山區則有酸性的砂質壤土。
而北卡三角區,就位於北卡中部的這片大區域,介於沿海平原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分布著許多城市和鄉鎮,以丘陵地形和紅粘土土壤聞名,生態非常好,森林植被極為豐富。
僅以Chapel Hill為例,就能看出這裡的政府是多麼重視生態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了。在北卡皮德蒙特地區種植蔬菜,堆肥不是絕對必要的。而且由於樹林大量分布,一年四季可以使用樹葉、草屑等作為覆蓋物,慢慢分解成有機質,促進微生物活動,改善土壤結構,為蔬菜提供養分。
以北卡的土壤和氣候條件,許多蔬菜都能在這裡生長良好。番茄、辣椒、茄子、黃瓜、豆類、南瓜、甜玉米,各種綠葉蔬菜(如生菜、菠菜)和根類蔬菜(如胡蘿蔔、蘿蔔),這些也是雜貨店和農夫集市上的常見蔬菜品種。
本地種菜指南
如果北卡的居民、農民和園藝愛好者對土壤情況心裡沒底,可以找北卡州立大學提供土壤測試服務,大多數基礎測試是免費的。他們可以獲得土壤、植物組織、動物廢料、堆肥和溶液的分析服務,包括土壤pH值、養分含量、有機質含量等。
學校的這些服務,主要是通過其農業與生命科學學院(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Life Sciences)下屬的推廣服務部門進行的。在農業研究方面,它處於全美領先地位,尤其在植物育種、農業生物科技等領域成果顯著。農業專業是北卡州立大學的優勢學科之一,它最初就是作為一所農業和機械藝術學院成立的,有著深厚的農業教育傳統。在多個農業相關專業的全美排名中,這所大學常年位居前列,農業專業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也很受歡迎。
我在北卡州立大學網站上,找到了豐富的Extension Publications(推廣出版物),其中包括了《蔬菜園藝:初學者指南》(Vegetable Gardening: A Beginner's Guide),《如何在北卡羅來納州皮埃蒙特地區創建可食用植物容器花園》(How to Create a Container Garden for Edibles in the North Carolina Piedmont),這些出版物非常詳細地介紹了在北卡怎麼根據土壤和空間條件以及自家需求,來進行蔬菜種植。
北卡州立大學《蔬菜園藝:初學者指南》截圖
這樣看來,種菜並非中國人或華裔群體的愛好,當地社會也是推崇在家種菜的,畢竟,這裡的居民絕大多數都擁有寬闊甚至奢侈的土地空間。
不過,根據我在Chapel Hill的"田野調查"(其實就是每天到處跑步、散步,邊走邊看),美國人種菜的人,總體上並不多。他們寧可精心打造草坪和花園,或者設計成微型園林,或者將門前的樹木劃出一塊兒來,圍成休憩的空地,綁上吊床、滑梯、鞦韆,鋪上石子,放幾座小雕塑,頗有藝術氛圍。比起種菜,這些活兒也不輕鬆,且更能彰顯家庭的"中產品味"。
總之,在美國,通常可以根據後院的樣子來判斷這裡住的是不是華裔,只要後院有木圍牆,上面爬了絲瓜、黃瓜、苦瓜或冬瓜等菜蔬的,多數可能是華人的居所。
不過,算一筆帳的話,在美國種菜可能也並不便宜。比如說,院子裡得挖出一塊地,種上菜以後,天天澆水,水費不菲;還得常常去商店買工具和肥料,花錢花時間花精力,要是上班族,確實有點吃力不討好。
美國人喜歡度假,但凡有時間,要麼去徒步、騎車、旅行、遊艇、釣魚,或許沒那麼著迷於"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生活。
在美國,許多主流和非主流的超市和家居商店都能買到農業工具。
家居零售商Home Depot里,無數的園藝和農業工具,包括鏟子、鋤頭、澆水設備等。還有Lowe's,我家旁邊就有一家,裡面非常大,有各種園藝工具和設備,適合家庭園藝和小規模農業使用。當然,沃爾瑪里也有園藝區域,價格也實惠。其他還有Ace Hardware、Tractor Supply Co.,就更加垂直了,適合農場主和園藝愛好者。
除了這些連鎖,本地的苗圃或園藝中心,不僅能買一些基本的農業工具,可能還可以提供給你專業的建議。
硬體工具如此易得,剩下的就是一份耐心和一份體力了。
願意種菜的中國人,多數是有閒人群。像文章開頭提到的退休老年人,就是利用現成資源,種種菜打發時間。其實這些老年人未必有種菜經驗,不過現在小視頻上有無數教你怎麼育種、種菜、施肥、除蟲害的教學視頻,幾近傻瓜式的方法,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再說了,家庭式種菜與工業化規模種植不一樣,技術含量不算很高。在視頻平台上,刷十來個視頻,大概也就掌握得七七八八了。
疫情期間和放開之後,中國國內興起了室內室外、天台種菜、水培菜的風潮,小紅書、視頻號上,突然冒出好多博主,展示他們成功種菜、蔬菜自由,令人艷羨。
隨著時間推移,最近這類視頻的熱度下去了,畢竟紛紛擾擾的社會新聞熱搜,一輪又一輪,世界喧囂,一波又一波。然而,油管上華人在美國種菜的視頻,這幾年一直都有。
油管上的華人在美種菜視頻
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另一基因,是養殖,尤其是養雞。
前兩天我去一位朋友家。他的房子深藏在一片森林裡,一幢白色的House被大片土地和樹林圍繞著。他除了種菜種花,還搭了一個雞籠供雞們睡覺和下蛋,白天,雞們就自由放養。我們坐在他家的Patio上喝茶聊天時,一白一黑兩隻雞正好在草地上踱步,在草里找蟲子吃。
最近,他之前養的小雞被黃鼠狼拖走了,打算再買幾隻青壯年的雞。於是上周末,他去了附近一個只有十來個攤位的小市場,一隻雞25~50美元不等,在一個大爺攤位上,他買了分屬三個品種的5隻雞,均為4-6個月大,身體健壯,再過幾周就可以下蛋了。
還有一些有經濟實力的華人,乾脆到地廣人稀的美國郊區買一大片農場,回歸自然生存狀態。
農場的購買方向,加州是熱門地區,尤其是中央谷地;俄勒岡州、華盛頓州等西北部地區也有不少中國人購買農場,中西部的農業州如愛荷華州、內布拉斯加州等也有中國買家。
他們要麼種植蔬菜水果,尤其是亞洲特色農產品,發展有機農業和畜牧業,有的會發展觀光農業,吸引遊客。但不是人人都能投資獲利,有的就單純圖一個田園生活和安全健康,順便讓子女在美國接受教育機會。
我在北卡本地華人媒體"華e生活"上看到,北卡州立大學生物與農業工程系教授袁文橋博士,買下180多英畝的農場,建設了一個全放養、全草飼的有機原生態農場,他在全職工作的同時,踐行綠色可持續農業的夢想,也享受起了自由和創造的過程。
袁文橋博士操作農業機械來源:華e生活公眾號
我想,他們迷戀的是陶淵明那種"歸園田居"的感覺吧!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更有意思的一個角度,是我與開篇我的朋友討論的一個話題:一些華人想辦法將中國的菜種子帶到美國,會不會改變美國植物的品種?
當然不至於如此誇張,可是這讓我想起了"哥倫布大交換"。
哥倫布大交換是指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後,東西半球之間發生的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生物、農作物、人口、文化和疾病等方面的交流。
其中,生物交換最為重要,包括了美洲向歐亞非輸出玉米、馬鈴薯、番茄、辣椒、南瓜等農作物,歐亞非向美洲輸入小麥、大米、咖啡、香蕉、馬、牛等動植物。新的農作物改變了世界各地的飲食結構和農業生產,也促成了全球貿易網絡的形成。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歐洲人帶來的天花、麻疹等疾病,對美洲原住民造成巨大傷害。
如同起源於17世紀的歐洲的"植物獵人",早期是一些士兵、水手、商人、朝聖者和難民在旅途中攜帶植物,也有征服者如法老和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從征服地引入新植物。絲綢之路上的商人運送香料、草藥、種子和球莖,以英國的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Ernest Henry Wilson)為代表,他多次到中國收集植物,被稱為"打開中國西部花園的人"。
後來,也有科學家和植物學家為研究目的採集植物標本,隨著技術進步,西方使用沃德箱運送大量活體植物,將經濟作物如茶樹、橡膠樹從原產地移植到其他適合種植的地區。
植物獵人的活動,導致了世界範圍內的植物大遷移,改變了全球植物分布,豐富了各地的園藝和農業。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類似的跨大陸、跨大洋的"大交換",近600年來一直在進行著,而且更加廣泛,更加不知不覺,以至於人類已經習以為常。而這些熱衷於種菜的華人,就是當下的「植物獵人」。
我那位在奔子欄開酒莊的朋友就告訴我,在19、20世紀,西方的植物獵人向全世界出發,酒莊這一帶是他們特別深入的地方之一。直到現在,在奔子欄這個偏僻位於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雪山下的小鎮上,也常常能見到法國人。
從白馬雪山老路,遙望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