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通常被認為是保護牙齒最尋常也是最重要的一種方法,尤其是晚上睡覺前刷牙,更被認為是保護牙齒的黃金習慣。
但實際上,睡前刷牙並不是最合適的時間,反而是一種錯誤的習慣。
那麼睡前刷牙到底有什麼問題?科學的刷牙時間又是什麼時候?
睡前刷牙要改改
牙齒作為享受美食的必備工具,每個人都要好好愛護,畢竟人類在幼年換牙以後,牙齒如果再壞掉是不會再生的。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也都養成了按時刷牙的好習慣,然而也有一些例外的情況發生,有的人每天堅持刷牙,可還是沒逃過蛀牙的命運,而有的人經常忘記刷牙,牙齒卻一點事沒有。
這並非由牙齒本身的質量造成,反而可能是與刷牙的習慣有關。
很多人喜歡在睡覺前刷牙,但實際上這並非最佳選擇,一方面來說,吃過晚飯以後人的唾液分泌量就減少了,但這個時候細菌卻一直在滋生。
如果一直等到睡覺前再刷牙,口腔中的細菌已經滋生了好幾個小時了,在牙齒的表面也會形成生物膜。
這個時候刷牙,效果肯定不是最佳的,清潔的效果會打折扣說,表面的生物膜也會被破壞。
再者說牙膏中可能會含有薄荷成分,人一旦接觸後大腦會受到刺激變得活躍,原本的困意也會一掃而空。
對於那些睡眠質量好的人來說或許影響不大,但對於睡眠質量差的人來說,還要重新醞釀困意。
既然如此,那麼剛吃完飯就立刻刷牙怎麼樣呢?既不會影響睡意,而且還能在細菌沒滋生的時候就將它們清理掉。
這樣的想法是好的,但要注意的是,人的口腔是有一個穩定的酸度值的,PH值一般在6.6-7.1左右。
不過在吃飯的時候,這個數值會出現降低,也就是「酸化」,這是為了幫助我們去消化食物,但在酸性環境下,牙齒表面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軟化,這個時候如果拿牙刷使勁的來回拉扯,反而會造成牙齒礦物質的損失。
尤其是牙頸部的牙琺瑯質,雖然它是我們人體中最堅硬的東西,可牙頸部的牙琺瑯質是很薄的,如果長期飯後立刻刷牙,也會對牙齒造成危害。
所以說,刷牙的最佳時間,應該是飯後口腔酸度恢復正常的時候,一般來說飯後12分鐘左右,口腔的酸度是最低的,在此之後慢慢恢復正常,這大概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
如果想要將刷牙的效果發揮到最佳,又不影響晚上休息,最好是在晚飯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後再刷牙。
但要注意的是,想要有一口好牙,刷牙的時間要正確,刷牙的方式同樣也要正確,否則牙齒同樣也會出現問題。
刷牙的正確操作
千萬別以為,刷牙這種連三歲小孩都會的事情沒什麼可學的,實際上,很多人的刷牙操作都錯了。
試想一下,你在刷牙的時候,是否是在牙齒表面反覆橫向拉扯?
如果是的話就需要注意了,前面已經說過,牙頸部的牙琺瑯質是很薄的,如果長期反覆橫向拉扯,力氣還比較大,時間長的話牙琺瑯質過度損耗,牙齒也會出現問題,比如說牙齒變得非常敏感,吃稍微有點熱或者有點涼的食物,都會讓牙齒傳來酸痛。
正確的刷牙方式,應該是使用巴氏刷牙法亦或者是旋轉刷牙法,具體可以參考以下幾張示例圖片,如果有興趣的話也可以搜索一下教程。
除了掌握正確刷牙技巧外,還要注意「牙刷」,太硬和時間太長的牙刷都不可取,太硬的會損傷牙齒,用時間長的話,牙刷內又會藏污納垢,變成細菌集中地,屆時刷牙的清潔效果也會降低。
所以應該定期用熱水燙一下牙刷,2-3個月後,對牙刷進行更換。
最後還要注意的是,刷牙的時候一定要刷舌頭,因為我們的舌頭上會有密密麻麻的微小凸起,在我們看來很小,可對細菌而言卻是藏匿的好地方。
如果不對舌頭進行清潔,那麼舌頭上的細菌還是會粘到牙齒上,並且快速滋生,對刷牙效果同樣有影響,甚至還會造成口臭的出現。
所以說刷牙雖簡單,卻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希望大家都能掌握刷牙的正確技巧,擁有一副潔白又堅硬的好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