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古人

趣說古人的退休詩(圖)
2021-03-30

歷代的賢達之士,一到退休年齡就主動請求退下來,有的甚至年齡還不到,也提前請退。許多人還以詩言志,留下不少膾炙人口、妙趣橫生的「退休詩」。

古人所謂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組圖)
2021-02-20

隨著網際網路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各種交流方式也是花樣越來越多,因此現在的人們要交流變得越來越容易。很多時候你一個電話,跟你說話的人甚至能遠在千里之外。由此可見,現代人的交流已經超越了距離的限制,再遠的地方一封郵件或者一個電話就能搞定。但是很多人想過沒有,在古代...

古人云:「窮時莫信三事」,很多人在這上面吃過虧(組圖)
2021-01-28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磕磕絆絆,酸甜苦辣在所難免,窮困潦倒的日子誰都經歷過,或者有人現在正經歷著人生窘境。那麼在此時,應該有哪些注意的地方呢?且看農村俗語窮時莫信三事,越窮越不能信的三件事,很多人在這上面吃過虧。成功率小、風險高的事低成功率、高風險...

古人對這些事物的雅致別稱,驚艷了時光(組圖)
2021-01-25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產生了太多美好的東西,從最初的沒有語言,到現在享譽全球的漢字。可以看出,古人憑藉他們的智慧,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智慧的結晶。特別是古人對身邊事物的雅稱,真的是溫柔了歲月,那種言語中帶著綿綿感情的潤物細無聲的別稱,不像現代的詞彙那樣,簡單淺...

月球一秘密千年前古人就已知曉 如今終被證實(圖)
2021-01-13

隨著時代變換,現在的科學技術以及設備早已能登到月球之上,一睹它的真容。其實早在古時侯的人們就已經參透月球的秘密了,只是一直被人們當做了神話故事而已。

沒有手機?看看古人們如何與無聊鬥智鬥勇(圖集)
2021-01-13

在那些個沒有手機的時代,讓我們一起盤點一下,古代那些鮮為人知的娛樂活動,看看古人們是如何與無聊鬥智鬥勇。

「倒而不漏」的神奇國瓷,看了它才知道古人原來這麼聰明(組圖)
2021-01-10

1968年,陝西彬縣城關村一位農民在挖土時發現了一個瓷壺,當時他並沒有多想就直接把壺放在了家裡。直到1982年,這個壺才被西北大學哲學系的高立勛先生在親戚家看到,並把它帶去了陝西省給專門的考古研究人員,當時研究耀州窯的專家告訴高立勛,稱其是國寶級文物,最後...

「死在嘴上 病在腿上」古人為何這麼說?(組圖)
2021-01-09

古人以自身的經驗告訴我們,人想要身體健康,最簡單但也最難做到的,就是要管好自己的嘴,並邁開自己的腿,不要貪圖安逸,這樣也才是保持健康的真理。

俗語:「睡覺不要腳朝西」 古人這麼講究 是迷信還是科學依據?(組圖)
2020-12-28

俗語:睡覺不要腳朝西,竟有科學依據,與地球磁場大有聯繫中國傳統文化,是由我國各個民族之前的各種思想文化以及觀念形態所結合的總體表現,而俗語也在其中的行列中。關於中國的俗語文化,有的人們認為俗語中所講的事情,發生的種種有特別的符合現實生活,這就讓人們感到疑惑...

古人忠告:「四十多欲 大勢已去;五十多情 雞犬不寧」 何意?(組圖)
2020-12-26

人生就像一輛沒有返程票的列車,不管你願不願意,都要跟隨這輛列車往前行駛,直至生命的終點。每個人經歷的事情不同,看到的風景也有很大差別,但對於所有人來說,有一點是非常公平的,那就是時間。無論富貴還是貧窮,每天都擁有二十四小時,不會多一分鐘,也不會少一分鐘。按...

陶傑:人天契合(圖)
2020-12-21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金聖歎的情懷,陳子昂獨登幽州台的感悟,以及狄更斯筆下這位叫做卡頓(Sydney Carton)無畏赴死的一番最後獨白,跨越國界,超凡入勝,令世上最崇高的心靈,在宇宙的星空裡相遇。

古人沒手機玩 有什麼遊戲可消遣?(組圖)
2020-11-26

現代社會,基本上人手一部手機,低頭族隨處可見。只要一拿起手機,各種好玩的應有盡有,時光也不知不覺從指間流逝。古人沒有這些智能化設備,又是怎麼消磨時間的呢?其實,古代有各類趣味十足的遊戲,或能益智,或能鍛鍊身心,有些甚至還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祖先們的日常消遣...

常咽唾液活到九十九?揭古人長壽十大秘訣(組圖)
2020-10-01

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許多人夢寐以求長生不老,求仙方,覓仙果,鍊金丹……結果無一人能逃過死亡的劫數。儘管如此,人類也積累了豐富的養生保健經驗,使平均壽命不斷提高。現將古人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良方介紹如下,只要你身體力行,將對你的健康大有裨益。這些保健良方既...

古人睡眠有三寶 獻給3億失眠的中國人(組圖)
2020-08-28

燈光輝煌的城市,從來不缺徹夜不眠的人。據中國睡眠協會統計,中國有3億的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礙。失眠,或許是因為心裡的人沒睡,或許是腦中的事像一團線。反而遍覽古今,睡不著,好像成了頑疾。古人其實也失眠。李白睡不著了,所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商隱寫了睡前要舞...

古人愛妻子的三種境界(圖)
2020-07-24

夫婦倆人互相奉獻信任,相濡以沫,直到最後。(圖片來源:Adobe stock)《境界一》閨房之樂張敞畫眉據《漢書》記載:京兆尹張敞頗有政績,他妻子小時候因為被人推倒在地,額頭跌傷,缺了一小塊眉毛。於是,張敞每天在妻子化妝時,都仔細為妻子把筆畫眉,不免早朝要...

在唐朝 人們對於衛生保健的意識有多強?(圖集)
2020-07-15

人生的享受,不在於金錢,而在於身體。這是以前筆者經常聽爺爺奶奶提到的一句話,似乎對於他們那一代人來說,賺錢可能是很需要的,但是真正重要的是身體健康。的確,老人們的話很經典,我們擁有再多的錢沒有身體去享受,那也是沒用的,所以強身健體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而...

古人大智慧:人生低谷時的「救命稻草」(圖)
2020-05-02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有高潮就有低潮,總會起起落落。所以在遇到低潮的時候,也不要灰心喪氣。

古人如何治瘟疫?中醫師2個防疫建議(組圖)
2020-04-17

此前,中共官媒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與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武漢肺炎(中共病毒),引發各地民眾搶購潮。雙黃連真的這麼神奇嗎?

古人留下的6副後悔藥 人生路上須回頭
2020-04-12

北宋名相寇準有一篇傳世奇文,全文短短六句話,四十二個字,卻說盡了人生六大悔事,無數人將它奉為經典,時刻用於自省。《六悔銘》官行私曲,失時悔。富不儉用,貧時悔。藝不少學,過時悔。見事不學,用時悔。醉發狂言,醒時悔。安不將息,病時悔。01官行私曲,失時悔為官徇...

清明上河盛世去 古人怎麼過清明節?(圖)
2020-04-04

清明節既是一個節氣,也是一個節日,「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清明祭祖自周朝開始,到唐朝成為官方節日,宋朝極盛,元朝多從本俗,明朝把清明列為「時享」,歷經清朝、民國,一直到今日,一直保留著清明祭掃、懷遠追祖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