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情緒

一個人變好的方式:遠離情緒內耗
2024-06-25

如果你常感到不安、糾結或困擾,大概並非因為環境的混亂,而是內心戲太多,胡思亂想了。愛默生曾說:「沒有人能帶給你平靜,除了你自己。」無論任何時候,安心都源於內心。是不精神內耗,以新鮮的眼光發掘簡單的快樂,對任何事都心存感恩,遭遇任何境遇都處變不驚。

女匿名者:「恨國」哀慟的五個階段
2024-06-20

政治少數派頓悟系列No.18:我是如何從恨國哀慟中倖存下來的呢?我想把這段經歷記錄下來,為了證明倖存者存在,也為了還沒有抵達接受階段的後來者。我曾經以為我愛國,我曾經以為我不愛國,現在我認為我在文明史意義上愛國。我既不以此為恥,也不以此為榮。我只是懷有一個文明人對自己出生和成長的...

身體竟然隨心念改變(受益終生!)(圖集)
2024-05-28

我們的身體擁有非常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自我療愈能力、自我適應能力、自我覺醒能力、自我救贖能力。人體,就相當於一個小宇宙,本自具足,每個人都擁有強大的潛能,每個人都是一個蘊藏寶藏的寶庫。而打開這把寶庫的鑰匙,就是人對自己的發自內心的相信。01心念有多大,你的宇宙就有多大當你認為自己...

總是莫名不開心,不是情緒化只是情緒顆粒度太低
2024-04-25

成年人,並不被鼓勵表達自己的情緒。這背後固然有含蓄內斂的社會文化的影響,但你有沒有感覺到,有時候自己其實很想說出口,卻不知該如何形容和描述——內心堆滿了負面情緒,覺得糟糕透頂,但又無法用言語說出它具體是種什麼感覺,只能以一句我好煩我太難了籠統概括。有時候快...

習慣性反問,到底有多傷人?(組圖)
2024-03-11

好好說話,就是在用心愛對方。

有話好好說——為人父母,學會這3點,和孩子親密相處(組圖)
2024-03-07

成為父母以後,遇到孩子的挑戰,也想平和的制定規則,不吼不叫,可是孩子不聽啊,我們做家長的不知道除了沖他發脾氣和吼叫之外,還能對孩子做些什麼。有時候,直到最後孩子被吼叫得掉下了眼淚,才會停止不當行為。怎樣實現不吼不叫教育孩子?下面聊聊為人父母不得不學的3大重要理念。舉例:媽媽回到家...

讓你永不生病的三個字!(太精闢了)(組圖)
2024-03-03

身體不舒服,去看醫生;心裡不舒服,又當如何?有些病痛,吃藥緩解不了;有些煩惱,你得自己消化。養成強大的性格,才能一生得喜樂!醫學研究表明,人身體的很多疾病,其實都和情緒有關。保持好的心情去生活,對我們來說尤為重要。讓你永不生病的三個字,看看你做到了幾個!01、忙忙,可以治癒矯情,...

退休以後,讀懂孫思邈的「四句話」,富養餘生(組圖)
2024-01-27

好不容易,熬到退休了,日子美滋滋,風景這邊獨好。可是,退休生活,卻常常和無所事事聯繫在一起,總有人一下子就變老了。在骨子裡,誰都希望自己是長壽老人,可現實卻不盡人意。藥王孫思邈,活了一百多歲,長壽又健康,令人羨慕。他還寫了《千金要方》等書,留下了大量的養生、做人、治病的方法。唐太...

人品差的人,開口閉口都是這4句話,看看你身邊有沒有(組圖)
2024-01-27

俗話說:說話見人品,做事見格局。人品是一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品質。一個人的人品如何,在其言語中就能體現。如果一個人經常說這4種話,那麼他的人品可能不好,最好不要深交。負能量滿滿的怨話古人云:君子無德怨自修,小人有過怨他人。渾身充滿負能量的人,往往對待生活也會比較消極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