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控制飲食

中醫師提示:體內濕氣90%是吃出來的!飲食3守則養好脾不生濕(圖)
2021-07-18

「正常身體裡不該有濕,會利用掉或是排泄掉」,陳曉萱中醫師說:「脾主運化,濕氣代謝跟脾最有關係。」《萬病從根治》也比喻:脾胃功能不良,就像運送新鮮蔬果水分的卡車遭遇交通阻塞,只能腐壞、變成死水,成為無法利用代謝掉的病理產物,被身體儲存起來。脾胃功能失常,多半...

老年人夏季飲食攻略,「3少2多」,吃飽喝足,也能輕鬆減肥(圖集)
2021-06-28

夏至過後,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夏天。受到高溫、高濕、高氣壓等因素的影響,人們容易出現中暑現象。所以要注意休息,同時也要注意補充營養,尤其是要多喝水。夏季人體為何容易瘦?夏季是減肥者的樂園,一般人經歷一個夏季之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變瘦,原因可以總結為5個點:原因一...

血脂高,「臉」先知?45歲後,臉上若有這4種「信號」或占一個,值得注意(圖集)
2021-05-27

高脂血症是體內脂肪代謝異常,一般血漿中脂質量和質量有問題,引起慢性血管疾病。高脂血症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前期沒有任何感覺,病程非常緩慢。45歲以後,是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希望大家重視。血脂高,臉先知?1、眼瞼上有黃色腫瘤血脂超過標準後,眼瞼部位出現...

跑步一年多,瘦了130多斤,脂肪肝也不見了,她是如何做到的(組圖)
2021-04-20

人體就像是一個精密的儀器,每個器官都有各自的作用,其中承受最多的就是我們的肝臟,它不僅參與食物的消化,也參與激素的平衡,最主要的是它還是體內的排毒器官。因為承受的東西比較多,因此肝臟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出現一些問題,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脂肪肝。脂肪肝是什...

40歲後,是哪些疾病的高發期?如何度過中年人的「身體危機」?(圖集)
2021-04-17

人一過40面對生活工作的壓力,常常感覺到力不從心,心理負擔也慢慢加重,感覺自己的身體在慢慢變差,已經和三十幾歲的自己有明顯的差距。在40歲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也在慢慢老化,免疫力低下,一些疾病也慢慢找上門來,也是疾病的高發期。如果人至40歲該如何度過身...

天天運動,為什麼還是瘦不下來呢?(組圖)
2021-03-15

提到減肥,相信大家都和題主一樣控制飲食,吃減肥餐;合理運動,去健身房沒錯,管住嘴、邁開腿的確在減肥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但很多朋友也會對此產生疑問就如題主所說的為什麼我天天運動,還是瘦不下來又或者是,運動到什麼程度才可以減肥諸如此類的問題,小賽來跟大家聊一聊這...

換個角度看脂肪肝,您可能因病得福!原因有3點,請看本文(組圖)
2021-02-19

脂肪肝是很多人熟悉的一個疾病,這是全球患病率最高的肝病,基本上有四分之一的人患有脂肪肝。嚴重危害著我們的身體健康,而且是肝硬化、肝癌的危險因素。很多人得了脂肪肝就會很擔心,飲食也會變得比較注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得了脂肪肝有時可能還是好事,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5個症狀,可能是腦血管疾病發出的信號,別忽視,早知早好(組圖)
2021-01-11

腦血管疾病常常表現為腦組織缺血,或者是導致出血性意外,其後果非常嚴重,輕則可能導致身體的殘疾,重則有可能危及生命,導致死亡。很多患者因為腦血管疾病變得半身不遂,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也有的患者半身麻木,眼前蒙黑。這5個症狀,可能是腦血管疾病發出的信號,可別忽...

高血壓不能碰的6種食物,一定要警惕(組圖)
2021-01-09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中的常見病,目前也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其實高血壓並不可怕,只要將血壓水平控制住,不引發其他併發症,就不是一種特別嚴重的疾病。但是高血壓的患者除了按時服藥外,也需要控制飲食,生活中有很多食物,高血壓患者是不能吃的,那麼具體有哪些呢?今天小編...

糖尿病患者難長壽?確診38年,86歲仍健康,他是這樣做的(圖集)
2021-01-05

醫生,我這才37歲就被確診糖尿病了,是不是也沒多少日子了?門診的一個年輕患者焦急地詢問。年輕人,不慌慌,糖尿病可不等於短命,我這確診糖尿病都快40年了,這也好好的嘛!旁邊來複診的周老爺子對其說。小伙子,你這空腹血糖7.8 mmol/L,餐後13mmol/L...

血糖的「穩定器」出現了 3種蔬菜 每天換著吃 促進代謝 預防糖尿病!(組圖)
2020-12-21

近些年我國居民的飲食水平的確是有所提高,但伴隨而來的還有肥胖機率提高、富貴病!比如2型糖尿病就是典型的富貴病之一,它的病發雖然有遺傳易感性基因作祟,但更多的則是和後天肥胖、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數據調查顯示,我國現有的糖尿病患者約為1.2億人,這其中有超過9...

談癌就色變?想要預防癌症 做到這4點很重要(組圖)
2020-12-21

俗話說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在這個生活節奏飛快的年代,人們把更多的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卻忽視了最重要的一樣東西健康,很多上班族早晨出門來不及吃早餐,熬夜加班、應酬飲酒,這都無疑在身體內埋下了一枚定時炸彈,隨時有可能發生爆炸。其中最讓人畏懼的疾病當屬癌...

腦梗都是拖出來的?這7個症狀醫生一直在提醒 可惜沒多少人重視(組圖)
2020-12-16

腦梗塞就是人們常說的腦中風、腦卒中,是中老年人群體中的常見病,屬於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的四高疾病。每年新增病人100多萬,嚴重危害身體健康。造成腦梗塞的原因分為兩種,一種是我們不可控因素,如年齡,種族,地域差異等;另一種是可控因素包括飲食...

男性過了40歲 要控制飲食 3件事能免則免 多運動 更健康(圖集)
2020-11-20

男性一旦步入中年(40歲以後),身體開始走下坡路。首先是,身體的基礎代謝率下降(基礎代謝是指人體維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儘管食量並未增加,人卻越長越胖,俗稱發福,增加了代謝性疾病的風險。此外,與青年時相比,中年男性的消化能力,心血管功能也下...

晚上睡覺時 這3處莫名發"麻"要警惕 或是腦梗發出的信號(圖集)
2020-11-13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早就已經擺脫了為吃而發愁年代,轉而成了為"吃什麼"而發愁,琳琅滿目的各種食物讓人漸漸的迷失,也造成了各種慢性病的滋生,其中高血脂就是其中非常出名的一個。高血脂顧名思義,其實就是血液中的脂質濃度太高了,高於正常人的水平,使得血液循環壓...

不吃肉為啥血脂也高?醫生:你可能忽略了這點(圖)
2020-11-12

門診中經常會有人問到大夫,我這麼瘦,血脂怎麼也會高?大夫,我什麼肉都不吃,為什麼血脂化驗不正常?那麼血脂只跟飲食有關係嗎?血脂其實並不是一個指標,大家所說的血脂是一系列的指標。通常大家最常關注的有四個指標: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前...

空腹血糖7.1 沒吃藥3個月後恢復正常!他的降糖經驗 很受益(組圖)
2020-11-08

付先生今年37歲,正是打拼事業的時候,但是單位的一次體檢讓他如遭雷擊,檢查結果顯示,他的空腹血糖已經高達7.1mmol/L,已經達到了確診糖尿病的標準,餐後2小時血糖也超過了10.0mmol/L。不僅如此,付先生的血壓、血脂均偏高,可以說,身體情況完全不像...

酒、茶、牛奶、飲料、咖啡、豆漿、蘇打水 痛風人群到底能喝哪個(組圖)
2020-11-07

痛風的患者現在越來越多,尿酸居高不下的人群也是屢見不鮮。我們可能都知道,痛風的人喝酒是不可以的.但是除了酒水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飲品,那麼這些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喝到的飲品當中,痛風和高尿酸患者應該減少哪類飲品的攝入呢?今天王醫生就在這兒給大家詳細的總結一...

醫生得糖尿病會怎樣?知名大內科主任:與糖尿病鬥爭20年經驗談(組圖)
2020-10-13

曾任中日友好醫院大內科主任楊文英,在四十七八歲時,就進入了糖友的行列。因為她的母親、外婆都是糖尿病患者。醫生得了糖尿病會怎樣?患病20多年裡,楊主任雖然從事臨床、科研、帶學生等繁重工作,每周5+2、每天工作時間達十幾個小時,可她的身體狀態始終不錯。談到與糖...

走路就能降血糖?醫生:做對這幾步還真有可能(圖)
2020-10-03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變得越來越普遍。而預防糖尿病,最有效、最廉價的方式就是:運動、控制飲食、穩定情緒、保證睡眠。研究表明,對糖耐量受損的人群短時間內進行生活方式干預(飲食控制和運動)比不干預人群能夠減少30%—50%的糖尿病發病風險。具體需要從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