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他們為什麼選擇去死?「對不起,窮是一種罪」

「這塊土地上的自殺者,像秋天落下枝頭的樹葉,無聲無息飄零,那些陷入困境的自殺者家庭,基本上是自生自滅。他們和老舍、張國榮的死沒什麼兩樣,可他們的死、死因、他們活著的痛苦、死後親人的痛苦,幾乎無人關注。」作家孫惠芬說。(CFP/圖) www.iask.ca

中國平均每年約有28萬人死於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

加拿大家園論壇

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性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約有100萬人死於自殺,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發生在中國;中國的自殺死亡者,80%來自中國農村。

家園論壇,forum.iask.ca

自殺為我國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歲~34歲青年人群的首位死因,農村自殺率是城市的3倍,其中女性自殺率比男性高25%。

老年人是中國兩大自殺高峰人群之一。截至2012年3月30日,中國60歲以上老人數量為1.85億,其中49.7%老年人為空巢老人。中國農村孤獨居住老人,已接近四成,很多「空巢老人」缺乏精神慰藉,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孤獨、失落、抑鬱等情緒。

加拿大家園網

2013年7月1日起,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施行,該法稱:老年人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有享受社會服務和社會優待的權利……「老無所依」、「老無所養」從倫理問題變成了法律問題。

「你們來採訪農民自殺,不會對莊河不好吧?」

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前,作家孫惠芬很是糾結。她怕自己接受採訪,會給家鄉大連莊河帶來負面影響。

2009年末,同是莊河老鄉的賈樹華給她發出邀請時,她猶豫了兩年,才決定和丈夫一起參與到賈樹華的「農村自殺行為家庭影響的評估與干預」調查中。

從2000年起至今的13年裡,大連醫科大學心理學教授賈樹華帶領團隊,一直在她的家鄉大連莊河農村,進行自殺死亡系列研究:「90%的自殺死亡者,從未尋求過任何幫助,自殺家庭獲得國家和政府渠道的正式救助幾乎是零。」賈樹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她邀請孫惠芬加入課題組的初衷,是想「讓社會注意到中國農村的高自殺率,繼而能夠幫助那些因為自殺陷入困境中的家庭」。本文來自家園網 IASK.CA

莊河是遼寧省大連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人口約92萬,在2011年全國百強縣(市)中排序為第44位。

「2006年6月到2011年6月,莊河自殺者高達五百多例,但和全國其他縣級市同比人口相比,這還是一個中偏低的數字。」一個個數字,讓孫惠芬感到震驚。加拿大家園網

「為什麼選擇莊河作為自殺研究基地?它是我的家鄉,各方面關係都有,能夠順利開啟自殺這個一直被視為禁區的研究計劃。我們第一個研究測試,就是從我妹妹家的鄰居開始的。」賈樹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2013年5月,作家孫惠芬的小說《生死十日談》在《當代》發表,繼而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中國作家協會專門為這本書召開研討會,「中國農民自殺死亡」現象引發社會關注。

為了不給家鄉抹黑,孫惠芬甚至在《生死十日談》中都沒有提及「莊河」的名字。但她沒有料到,《生死十日談》出版後,莊河市委宣傳部向全體黨員幹部推薦了這本書,並希望基層政府能夠採取實際行動,幫助那些因自殺陷入困境中的家庭。

「如果沒有開明的官員的理解,民政、婦聯等組織的幫助,一線工作的婦聯主任的支持,這些計劃也不可能進行。」賈樹華剛剛完成的項目,是她的第三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農村自殺行為的家庭影響評估與干預研究」,在近三年的時間裡,她和她的團隊,走訪了莊河八個鄉鎮,現場調查採訪254個自殺者家庭,試圖找到「中國式自殺」對於農村喪親遺族和家庭的影響及其干預策略來。 i a s k. c a

2013年5月23日至28日,南方周末記者和孫惠芬、賈樹華及其調查團隊,一起走訪了自殺死亡研究地,探訪了十多戶自殺者家庭。 iAsk.ca

沒法過了

自殺檔案1:家庭矛盾

加拿大家園網

「我如果那天不罵她,她就不會喝藥自殺。」趙明軍坐在凌亂的大炕上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趙明軍的家在一個土坡旁,遠離公路,也遠離趙村。趙家是一排紅瓦坡頂的房子,這裡被四周的果園包圍,黃土地上,綠色的果樹生長茂盛,蜜蜂嗡嗡飛舞,遠遠看上去,充滿詩情畫意。這是趙明軍為了結婚蓋的瓦房。

一踏進趙明軍的家門,是過道也是廚房,落滿灰塵的灶台雜亂無章,一個碩大的鐵鍋里還有些剩飯,灶台邊堆著高高低低的碗,兩個剩菜碗裡,是沒吃完的魚,招來了許多蒼蠅,四處亂飛。加拿大家園論壇

趙明軍今年43歲,小學畢業,瘦高個,濃眉大眼,頭髮花白,鬍子拉碴,臉色蠟黃,見到南方周末記者時,他剛剛從午睡中醒來,衣服上都是污漬,身上一股酒味兒。7歲的女兒異常沉默和早熟,過道里是依靠著板凳的患軟骨症的老母親。本文來自家園網

喬霞沒上過學,也不認識字。2004年,21歲的喬霞嫁給36歲的趙明軍。婚後不久,趙明軍發現喬霞經常為小事發脾氣,有時候還愛摔東西,大吵大鬧。性格急躁的趙明軍也來氣了,往往就會對妻子大打出手。每次吵架,喬霞總說自己不想活了。

2009年6月的一天中午,趙明軍回家吃飯,喬霞正在屋裡做飯。他看見妻子沒有洗雞蛋,而是直接把從雞窩拿來的沾著毛糞的雞蛋放到鍋里,和米飯一起煮,趙明軍又罵了喬霞。兩人爭執到最後,趙明軍打了妻子兩巴掌。

吃完午飯,趙明軍去睡午覺,一個小時後醒來,發現喬霞倒在地上,已經失去了意識,身旁放著百草枯的藥瓶,滿屋都是刺鼻的藥味。

「我國女性自殺誘因以家庭、婚姻糾紛為主,比例超過50%,甚至可以達到80%。惠芬老師的解釋是尊嚴的喪失。」賈樹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農村婦女素有遇事『一哭二鬧三上吊』之說,這是傳統的愚昧的解決問題方式方法和現象。現在中國人都不上吊了,喝農藥更方便更經濟更容易一些。各種農藥太容易獲得,家家茅房後面都有,村村小賣店有賣。」

「百草枯」是一種除草劑,在賈樹華眼裡,「百草枯」是農村自殺者的「第一殺手」,她此次調查的245例自殺案例里,喝「百草枯」的自殺者是最多的。

「我不該和妻子動手,脾氣太暴躁。」趙明軍一直活在內疚和後悔中。加拿大家園網

妻子死後,趙明軍每天4點就去地里幹活,到了飯點還要趕回家給母親和女兒做飯,因為忙不過來,家裡的豬沒人看管跑掉了。

在農村,自殺被認為是不光彩和晦氣的事情。沒人會選擇嫁給他,甚至鄉親們沒有必要都不會來他家,趙明軍一家生活在孤獨中,村里同齡的小孩也很少和女兒玩耍。

賈樹華和當地的村幹部曾想幫助這個家:「這個女兒已經有點自閉,我想把她帶到大連,找個城裡人家寄養,這樣父親也更容易找到老婆。」後來發現不行,女兒現在是這個家庭運轉惟一的希望和動力,父親和奶奶因為內疚,把自己的愛和希望都給了這個孩子,如果她離開了,這個家也就散了。

如今趙明軍算是接受了妻子的離去;多年躺在床上的老母親,靠著板凳也能夠行動了,偶爾還能夠幫孫女做點飯,或者去門前的地里摘洗點菜。7歲的女兒也快要上小學了。

她拿出了自己的拼音本,給南方周末記者看一筆一畫的鉛筆字。裡面不小心掉下一張照片,那是她媽媽的證件照,照片上,她媽媽穿著一件紅色的衣服,發黃的照片上滿是女兒的手印。

求死自殺

檔案2:老無所依

2007年8月5日下午5點,在離村莊不遠的山上,85歲的張元峰在自己腹部割了兩刀,第一刀沒有割開,就割了第二刀。

「當時腸子都出來了,他在地上疼得直翻滾。」發現他的村民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他們跑回村,找來他的兒女,把他送回家中,請來鄉村醫生診治,村醫認為傷口太大,已經無法縫合傷口。他的7個兒女,不肯出錢往城裡大醫院送,放棄了搶救。第二天早晨,張元峰因流血過多致死。加拿大家園論壇

張元峰有4個兒子和3個女兒。很多年裡,他一直和四兒子一起居住。張元峰性格開朗,十分勤勞,除了有風濕病,身體基本健康,還經常上山下地勞動,家務活也都是自己干。 iask.ca

57歲的四兒子把父親的死歸於老年痴呆症和精神錯亂,理由是自殺前兩周,父親記憶力明顯下降,不僅經常忘事,有時連家人都不記得了,到了吃飯的時間也不回家,夜間睡覺時還經常出現震顫症狀。

當地村民背地裡說,張元峰雖然有7個子女,但活得並不幸福,其他兒女平時基本不管老人,和他住在一起的四兒子長期酗酒,脾氣暴躁,兒媳也不孝順。對父親的自殺,四兒子不願多談,他覺得父親自殺讓兒女們蒙羞;另一個兒子則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感到羞恥」,父親這樣離開,不免村里人在背後說他們不孝。

「中國已經成了老齡型社會,截至2012年3月30日,中國60歲以上老人數量為1.85億,其中49.7%的老年人為空巢老人。農村還有570多萬,是『無子女、無收入來源、無勞動能力』的孤寡老人。」賈樹華對南方周末記者說,老無所依、子女虐待老人已成為農村普遍現象,不給老人飯吃,給老人餿飯吃,逼迫高齡老人下地干農活等虐待行為屢見不鮮。「但這個85歲的老人生養了7個健康兒女,最後剖腹自殺,沒有當場死亡,兒女放棄治療,不送到醫院縫合和搶救,還是比較極端的。」

和張元峰不同,80歲的黃吉勝自殺是不願意再拖累侄兒。

黃吉勝小時候患有眼疾,視力微弱。26歲時,黃吉勝的妻子難產,最後妻子和孩子都沒保住。他大受刺激,從此眼睛失明,需要別人幫助和照顧才能維持日常生活。

因為怕拖累別人,黃吉勝一輩子未再娶。黃吉勝的大哥不放心弟弟一個人過,把他接到家中一同生活,一照顧就是五十多年。 i a s k. c a

2006年,黃吉勝的大哥胃癌去世,侄兒接過父親的接力棒,繼續照顧黃吉勝。

「我叔叔眼睛不好,但為人很好,善解人意,很明事理,一輩子都在替別人著想。我和叔叔感情很好,生活中遇到事情,不和父親商量,卻會和叔叔商量。」侄兒黃軍對南方周末記者說。160.ca,加拿大家園

雖然經濟狀況一般,但一家人日子過得很開心。2010年6月,黃吉勝大嫂突發腦血栓,全身癱瘓,家裡經濟負擔更加沉重。

「我母親癱瘓以後,叔叔就有些反常,以前很喜歡聽廣播,後來也不聽了,經常和我說不想活了。他說了很多次,我只是安慰下他,沒當回事。現在想起來十分後悔,如果我當時多開導叔叔,他也許就不會自殺。」侄兒黃軍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iAsk.ca

2010年12月25日,黃吉勝在侄子和侄媳都出門後,在家裡窗台下上吊自殺。

黃吉勝到死也不知道,針對他這樣的孤寡老人,年滿60歲、喪失勞動能力,可以去政府的敬老院生活。家園論壇,forum.iask.ca

53歲的李春菊選擇自殺,是因為愛,她不願意再拖累丈夫孫德勇了。

2009年2月25日,剛剛過完春節,孫德勇去大連打工,8天後,李春菊在家,偷偷服「三步倒(老鼠藥)」自殺。在遺書中,她叮囑丈夫;「你要再找個伴,但一定要找個身體健康的妻子。」本文來自家園網

李春菊和孫德勇育有一兒一女。生女兒時,因為難產,大出血,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因當時的醫療條件,加上家裡經濟條件差,患上了嚴重的神經性頭痛,32年來嚴重失眠。為了給她治病,孫德勇帶妻子去了很多醫院看病,前前後後,傾家蕩產,還欠下了大約7萬元債務,最終還是沒能治好。

壓倒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在2008年末。這年年底孫德勇打工回家,工錢卻沒有拿到,一家子只能過了一個拮据的春節,這令好面子的李春菊備受打擊。2009年正月十六,她對丈夫說,不想活了,拖累了丈夫一輩子,病也治不好,活也幹不了。本文來自家園網

孫德勇在家陪了妻子一周,為了生活還是得外出打工。臨行前李春菊還勸慰丈夫說,會好好照顧自己的,讓孫德勇放心去幹活。本文來自家園網

李春菊的自殺,對孫德勇打擊巨大。以前他很愛湊熱鬧,妻子去世之後,他不再去人多的地方,沒事就自己一個人抽菸,每天晚上他也開始失眠,只能睡兩三個小時。

「我經常想起妻子,覺得對不起她,跟我辛苦了一輩子,沒過上好日子。我不應該把妻子一個人留在家裡,如果我不去打工,她就不會死。」孫德勇這麼多年一直陷入在深深的自責中。

直到2010年,孫德勇的女兒去日本打工,才把當年看病的7萬多元債務全部還清,這讓孫德勇稍稍感到了一絲欣慰。加拿大家園網

「中國自殺死亡,與社會轉型變化有關,倫理道德水準下降有關。老無所養,農民外出打工,城市化進程,對農村影響巨大,很多農民自殺死亡都與這些社會變化有關,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自殺其實更多的是社會問題。」賈樹華說。

喬霞自殺後,村里人覺得晦氣,基本上和趙家斷了來往。同齡小孩也很少和女兒玩。女兒現在7歲了,她異常地沉默和早熟。沉默了很久,小女孩拿出自己的拼音本,給南方周末記者看一筆一畫的鉛筆字,裡面夾著一張媽媽生前的證件照,照片上滿是女兒的手印。(南方周末記者張英/圖)

對不起

I A S K

自殺檔案3:殘酷青春

江梅是在男友家中院子喝百草枯自殺的,死亡時22歲。加拿大家園網

江梅乖巧又任性,父母很寵愛她。2008年7月31日,男友打電話,讓江梅去他的家住幾天。8月4日上午10點,江梅和男友鬧了點矛盾,一怒之下,順手拿起窗台上的百草枯,一口氣喝下。男友趕緊把江梅送去了鎮醫院,後又轉去了縣醫院。

看著悲痛欲絕的父母,江梅十分後悔。看到哭泣的男友,江梅意識到男友是愛她的。但百草枯毒性大,醫生也無能為力。知道自己沒救了,她在床上給父母磕了三個響頭,說:「對不起父母的養育之恩,也對不起男友。」

江梅停止了呼吸,「走的時候沒閉上眼睛。」江梅母親賈雪玲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江梅死後,賈雪玲的心臟病明顯加重,容易暈症,腦供血不足,頭痛嚴重,每晚上只睡三四個小時;記憶力明顯減退,經常丟三落四;脾氣也變得容易激怒。丈夫也身患腦梗,一直在養病。如今,19歲在外打工的兒子,是這個家的惟一希望。

賈雪玲一直在後悔,後悔當初同意女兒去男友家,後悔女兒小時候喜歡吃粘米糕,曾有一次問她要1塊錢買,賈雪玲心疼錢,沒有同意。她不敢讓自己空下來,因為這樣會想起女兒。

女兒自殺後,賈雪玲打了男孩一巴掌。但她現在已經不恨那個男孩了,「男孩是真心喜歡梅梅的」。男孩在床上躺了好幾個月才下床,因為這件事,遠近的姑娘都不願意嫁給他。

王麗麗死時只有16歲。她是家裡的小女兒,從小被家人寵愛,脾氣說一不二。

2008年3月5日,馬上要參加中考時,王麗麗因為成績排名被分到了差班,老師建議她不要讀高中,去讀幼師學校。王麗麗放學回家後,哭了一個晚上。

第二天王麗麗沒去上學,在家躺了一整天,傍晚時她出門去,半個小時後回來進了裡屋,用被子蒙著頭躺在床上。當母親進屋喊女兒起床吃飯時,才發現女兒已經喝了「樂果(農藥)」自殺。

母親至今仍把女兒的死歸結於自己,對著南方周末記者聲淚俱下,她覺得如果自己當天去和女兒,或者和老師談談,做點什麼,女兒就不會自殺了。

父親從此不再外出打工,他怨恨的是學校:「初中老師介紹王麗麗讀幼師是為了拿回扣,而不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為學生著想。如果老師不勸女兒去讀幼師,而是鼓勵她考高中,女兒就不會自殺,家裡的一切不幸就可以避免。」王麗麗自殺後,學校把本要推薦去幼師學校和其他高職的初三學生,都叫回來繼續讀書,這沒有讓當父親的寬慰,反而加深了他對學校的不滿和怨恨。

窮是一種罪

自殺檔案4:中年危機

侯世勇先是服用了70片安眠藥後,又喝了農藥自殺的,死亡時45歲。

他死於2008年7月22日,自殺當天,他在家吃完飯,把剩飯放在鍋台上,忘記把飯蓋起來。夏天蚊蠅較多,妻子回家後,發現暴露在外的飯菜沒法吃,對侯世勇破口大罵。當時他就拿起家中的農藥準備喝,被一個鄰居阻止,後來趁著鄉親去地里幹活,第二次自殺。加拿大家園網

在大哥侯世才看來,弟弟是被弟媳逼死的。

侯世勇原來是一名技工,收入高,有養老保險。2006年,侯世勇患上了腦血栓,經過兩年治療,病情好轉,但記憶力和運動機能受損,不能在工廠繼續工作,只好回家種水稻養家。

南方周末記者走訪的幾戶家庭,都有巨大的庭院,寬大的房子。紅磚瓦房,電冰箱、洗衣機、電視、電話、熱水器、衛星接收器、摩托車,一應齊全。年齡更年輕的家庭,還有電腦、寬頻、上網的智慧型手機。

經濟收入落差讓妻子心裡不平衡,二哥侯世金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弟媳經常對丈夫惡言相對,包括「你不能賺錢不如死了算了」、「你怎麼不喝農藥自殺」之類的話。在一次吵架中,弟媳用菜刀砍了弟弟後背一刀,後來侯世勇去醫院縫了7針。

侯世金和南方周末記者談了一個多小時,沒有露出過一絲笑容,不停抽菸,看得出來他的壓抑。

「我對弟弟的自殺行為剛開始很生氣,現在反而能夠理解他,患有腦血栓,夫妻關係不和,生活不幸福的人,自殺也是一條出路。」最讓大哥生氣的是,弟媳在弟弟去世後不久就改嫁了。 www.iask.ca

南方周末記者和侯世才聊天的時候,妻子一直在旁邊提醒他不要多說,夫妻兩人充滿了戒備。

鄭永紅的小院遠處有條小河,河邊有幾棵楊樹,樹上有幾個鳥巢,她在這樣一個生機勃勃的地方,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加拿大家園論壇

鄭永紅和丈夫育有一個兒子,兩人感情不錯,經常一起在院裡種地幹活。2001年,為了供孩子讀書,鄭永紅的丈夫外出打工賺錢,逢年過節才回家。後來,丈夫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一年只回家一次。

鄭永紅髮現丈夫有了外遇,還又有了一個孩子,最讓鄭永紅難以接受的是,丈夫回家把性病傳染給了鄭永紅。她患上了抑鬱症,兩年內曾四次自殺未遂,兩次在親戚家時企圖觸電,服毒一次、投井一次,都被親人及時救下。

丈夫多次提出離婚。鄭永紅一直期盼丈夫能回心轉意,拖了兩年,被迫在離婚協議上簽了字。本文來自加拿大家園網

離婚後,鄭永紅情緒低沉,覺得丟人,在親友面前抬不起頭來。整天沉迷於網絡的兒子不理她;父親終日與酒為伴。 iask.ca

2008年1月19日,鄭永紅在村里小河邊的楊樹上上吊自殺,死時44歲。喪事是弟弟和兒子借錢操辦的。

鄭永紅的母親高月鳳現在和丈夫、二兒子生活在一起,丈夫有三十多年的酗酒史,南方周末記者到他們家時,能聞到濃郁的酒味。面對神智不清的丈夫,高月鳳毫不掩飾她的煩躁,和南方周末記者聊天時,提起丈夫的行為她也會暴跳如雷,轉身斥罵這個男人。

高月鳳30歲時成了當地的「大仙」,靠算命和驅邪來維持生計。她不願意談論自己的算命生涯,她給別人算了半輩子「命」,卻沒有算出女兒的「命」。「跳大神」的行頭擱置在房間角落裡,滿是灰塵,自從女兒去世後,高月鳳再沒有給人算命。家園新聞

白玉強自殺,是因為給兒子貸款買房。

白玉強和妻子感情不好,婚後一直吵架,兒子的出生暫時挽救了這個家庭。平時他在家種地,農閒時去街上擺水果攤。

兒子長大後進城工作,找了一個城裡的對象,為了結婚,要在城裡買了一套價值80多萬元的樓房。白玉強東拼西湊,借了9萬元付了首付。撲面而來的是每個月的還款,妻子又開始發脾氣,怪白玉強沒能力,賺錢太少。吵架不斷升級,白玉強患上了抑鬱症。

2010年初,白玉強的母親因病去世,這個打擊讓白玉強早難以承受。「兒子當時對我說,自己不想活了,要是他不在了,就請我去女兒家養老。」84歲的父親白成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

4月16日早上,白玉強的妻子回娘家辦事,白成很早上山幹活,9點鐘左右,白成回家發現兒子在暖氣管上上吊自殺,死亡時52歲。

兒子死後,兒媳婦馬上搬到了城裡兒子家。高大的房屋裡,只剩下白成一個人,屋裡有一股難聞的氣味,凌亂的雜物隨處可見,無人清洗的髒衣服堆放在床邊。老人聽力很弱,對有些問題很難理解,南方周末記者的訪問進行得並不順利。提起兒子的去世,老人幾度哽咽,卻始終沒有掉下眼淚,只是當說到自己生活遇到的困難時,他用手抹了抹眼淚。屋外的一角,是鄰居送來的土豆地瓜

「坦率地講,今天的農村,絕大部分家庭都脫貧了,如果人勤快點,搞點大棚種植,家畜養殖,其實也能過得不錯,加上農閒再出門打工賣力氣,再差每月也能夠掙個五千,如果能夠吃苦耐勞,掙到八千一萬也有可能。」孫惠芬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賈樹華和她的調查團隊感嘆的是,他們進入農村太晚了:「中國自殺死亡和國外很不一樣,國外的自殺者往往是不想活了,他們對死亡往往是主動的;中國大部分自殺者都不想死,好死不如賴活著,自殺往往是被動的,只是他們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中國農民要面對很多難以抗拒的社會問題,土地流轉、房屋拆遷、移民、夫妻感情……一旦不能公平合理地解決,他們往往會以自殺和壓抑來抗爭。」

作為莊河人,賈樹華覺得自己最成功的經驗,就是勇敢地把老家的小妹妹和妹夫,教育成最幸福自在的農民,「他們現在十分得意於自己的生活狀態,幸福度遠比我們在城裡的兄弟姐妹高,幾乎沒有污染和食品安全的問題和壓力,過著晚上八點就上床睡覺,你十二點還沒睡;我吃的青菜不放化肥,那些放化肥農藥都給你們城市人吃了的田園生活。」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南方周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709/31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