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國吃的,也被卡脖子?

怎麼就出現種子對外依賴了呢?

其實中國和當初阿根廷一樣,國外種子種植後的產量高,為了推廣還便宜賣,在利益驅動之下,逐漸就形成了對國外種子的依賴,受制於人的時刻,可是不少。

2010年,中國進口的甜椒種子,在國內的買入價格是國外公司生產成本的一百倍,以色列番茄種子和荷蘭的茄子種子,每克價錢則都在100元人民幣以上,但是因為質量比國內種子好,農民沒有辦法,只能被迫接受。

國外種子公司,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把研發、育種、推廣和專利申請的整個流程和環節標準化了,中國在各個環節卻都存在短板。就拿最基礎的人才來說,讀了育種專業的,不少人都走上了「勸退師弟妹」的道路。

當然,這是農學專業自嘲的玩笑話,不能當真,但是有學生確實指出,目前理論和實踐存在太大的差異。比如數據,國外先進的種子公司,設計實驗後分解出基因型定量數據,中國還在靠育種者的人為經驗和觀察,頗有一種洋槍大炮對匕首砍刀的味道;國外優秀的育種公司研發部門組建專業團隊,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中國還停留在小作坊水平,一般一個育種者帶兩個小助理,再配合當地農民,開始研發育種,就比人家差一截子;還有在科研上,摻水的現象太多,很多時候就是把自己一般的種子,和國外進口最好的種子雜交,搞出一種中不溜的,拿去送審,結果其實是把原來最優的基因打散了。中國通過審定的種子看上去是越來越多,但不少都是低端抄襲。

育種工作科研投入高,時間長,如果企業不財大氣粗,或者是國家出面進行投資,很難成得了氣候。根據2020年的數據,2019年種業上市公司對於科研投入超過1億元,研發占比超過10%的企業只有一家。可全球種業巨頭拜耳,在2019年就表示,未來十年科研投入的總額會達到250億歐元。和人家一比,里里外外差著千八百倍。

當然,這些差距最後都顯示在了種子質量上。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白中源鳳家庭農場負責人王永源用的都是國產種子,但是因為種子不穩定,不少南瓜品質不好,部分指標沒達標,成為了損失。等到2017年,王永源就用進口的了,雖然價格高一倍,但是因為產出品質穩定,最後自己還是選擇了進口的。

一些農民還表示,有些國內種子也還行,但是普適性不好,大田裡能種植,但是換到大棚里就不行了。還有誰比農民更討厭不確定性呢?最後的結果就是形成對國外種子依賴。

當然,中國也會出現一些優秀的種子,但是播種新種還是會有風險,農民還是傾向於選擇已經廣泛種植風險更小的種子。

種種原因綜合在一起,就導致了部分種子被卡脖子的情況。

國家也逐漸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一號文件,劍指種子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提出要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強調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今年2月21日,還沒過完年呢,國家下達了中央一號文件,又明確指出:要保證糧食自給和種子安全。這一回是中央出面,嚴肅地表示要解決好這個問題。

為什麼要把種子和耕地一起提呢?其實這是一個困擾中國農業發展很長時間的問題了。

保住18億畝耕地紅線一直作為剛性指標在中國執行,保證耕地不被地產占就不容易了。一個經濟學問題就來了:耕地資源是有限的,一種作物種得越多,就會傾軋別的作物的耕種量。

貿易戰卡脖子的大豆來說吧,這些年因為大豆問題比較敏感,所以國家也在增產,2020年大豆播種面積就增加了825萬畝,達到了1.48億畝,可是中國要是想實現大豆自給自足,還需要7億畝耕地,可是要想要餵飽全國人們,水稻、小麥和玉米的耕種面積是必須有保障的,拿那麼多地種大豆,不可能的。

最後的結果就是,長期的科研和人力投入都集中在水稻和小麥上,這兩大口糧品種實現完全自給,雜交水稻畝產潛力突破了1000公斤。可別的農作物拿不到資源,育種能力就不行了。最後出現要麼進口,要麼進口種子的尷尬局面。

影響農作物產量的主要變量就兩個:種植面積和畝產,在種植面積沒法擴大的情況下,現在就只能在種子上下功夫。

當然,並不是我們自己的種子不好,有很多品種可是不錯的,但在過去意識層面上和國外種子培育公司實在相差太遠,吃了好多虧。曾經就有過這麼一段往事:

2000年,孟山都公司訪華,臨別的時候中方人員出於禮貌和友好,送了對方一顆野生大豆,當時對于贈送這個野生大豆的結果,中方想都沒想到。孟山都的工作人員接到這樣禮物後如獲至寶,然後就用這麼一顆種子,提煉出了「多產基因」和「抗病毒」基因。後來呢,孟山都依靠這個大豆的研究成果申請了64項國際專利。

後來我們發現,自己土生土長的大豆植株育種,竟然還侵權。整個事件現在成了教科書級別的教訓。好在這兩年中國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和教育都在進步,類似的事故越來越少了。

在目睹和體會了這麼多依賴國外種子的負面結果後,國家也開始著手解決這些問題。

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馬淑萍在二月份接受採訪時就表示,接下來整個種子行業會往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加強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提高種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培養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國家近期也三令五申多次強調,要保證種子安全。

好就好在,一旦國家出文件表示補短板,那速度肯定不會慢,中國在過去幾年認識種子依賴問題後,也在慢慢反省,玉米自主選育品種種植面積就回到了90%,蔬菜品種的自給率也在慢慢回升。三年前,中國化工集團還花了430億美元把瑞士的先正達種子公司收購了。

思路和態度對了,問題解決起來就是早晚問題,相信中國的種子行業在未來幾年一定會有長足發展。

當然最希望的是我們的思路和態度,能一直正確下去,假如遇到了不對的時候,也能有反思和改過的勇氣和能力。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環行星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306/1565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