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高了,高了!說說測量血壓的事兒

明朝天啟皇帝朱由校服用「仙藥」身亡後,他的弟弟朱由檢匆匆忙忙被推上皇位。1628年,也就是崇禎元年,朱由檢即位後面臨了混亂的絕境。首先就是自己的生命都無法保障。由於宦官魏忠賢專權,天啟皇帝病危時,魏忠賢遣心腹迎上入宮。朱由檢感受到自己的危險,「袖食物以入」,不敢食宮中物;然後是財政困難。國家的財政入不敷出,產生了巨大的虧空;還有就是整個官僚機構腐敗,行政效率低下,國家烽煙四起,但是軍隊卻毫無戰鬥力。面臨這樣的局面,崇禎皇帝的血壓一定會蹭蹭上升。

有趣的事,正是在這一年,英國科學家威廉·哈維注意到,動脈被割破時血液像被壓力泵驅動那樣噴涌而出,通過觸摸脈搏的跳動,會感覺到血壓。從此以後,科學家們開始有意識的研究血壓了。

最早測量血壓,方法特別簡陋。1733年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史蒂芬·黑爾斯首次測量了動物的血壓。他用一根尖細的銅管插入馬的頸動脈中,並將銅管接到一根玻璃管上,馬兒的鮮血湧入玻璃管內,高達8.3英尺。黑爾斯還發現,這個血柱的高度會隨著馬兒心臟的跳動而上下波動,心臟收縮的時候高一些(收縮壓),心臟舒張的時候低一點(舒張壓)。以後,法國生理學和物理學家JL.M.泊肅葉改用水銀測壓計,但由於對身體有嚴重傷害仍然不能用於人體。

如今醫生使用的血壓計是義大利科學家希皮奧內·里瓦一羅奇於1896年發明的。它有一個能充氣的袖帶,用於阻斷血液的流動。醫生用一個聽診器聽脈搏的跳動,同時在刻度表上讀出血壓數。測量方法的重大突破則是俄國醫師N.科羅特科夫於1905年發明的袖帶加壓法,他將袖帶綁在受試者的上臂,然後打氣到阻斷肱動脈血流為止,緩緩放出袖帶內的空氣,利用放在肱動脈上的聽診器可以聽到當袖帶壓剛小於肱動脈血壓、血流衝過被壓扁動脈時產生的湍流引起的震動聲,即科羅特科夫氏音,簡稱科氏音來測定心臟收縮期的最高壓力,叫做收縮壓;繼續放氣,科氏聲加大,當此聲變得低沉而長之後突然消失時所測得的血壓讀數,相當於心臟舒張時的最低血壓,叫做舒張壓;當放氣到袖帶內壓低於舒張壓時,血流平穩地流過無阻礙的血管,科氏聲消失。袖帶加壓法一直沿用至今。

測量血壓當然是判斷血壓狀況最簡便的方法,現很多人通過醫保可以定期體檢,血壓是體檢中的常規項目。就血壓而言,這樣一些人群要格外注意,一定要定期測量血壓。

一是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父母有高血壓的人,其患高血壓病的風險比一般人要高,所以建議對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尤其是父母雙方都患有高血壓病的人,應該定期監測血壓變化。

二是肥胖的人,肥胖的人群與非肥胖人群的高血壓發病風險相比,竟高達2至3倍。尤其是青年時期便體重超標的人風險更甚。因為人一旦肥胖,用於控制血糖胰島素便發揮不出效果,在胰島素的作用下,葡萄糖被細胞所吸收不僅使血糖值下降,還會產生胰島素抵抗性。最終形成二型糖尿病,而過剩的胰島素於腎臟再次吸收鈉而導致高血壓。

三是吸菸的人。菸葉內含有尼古丁(菸鹼)會興奮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使心率加快,同時也促使腎上腺釋放大量兒茶酚胺,使小動脈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尼古丁還會刺激血管內的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壓升高。長期大量吸菸還會促進大動脈粥樣硬化,小動脈內膜逐漸增厚,使整個血管漸漸硬化。

四是35歲以上的人應勤測血壓。高血壓患病率是隨年齡增長逐步遞升的,很多人意識不到這個問題,等到發生腦卒中、半身不遂了才發現血壓超過200/120mmHg,建議35歲以上的人每季至少測量一次血壓。

提到高血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為現代社會的富貴病之一,高血壓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在生活中經常能見到,在中國有將近2.7億的高血壓人群,而高血壓也常常伴隨著包括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併發症。高血壓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半數高血壓病人可以無症狀。但高血壓初期也會有一些不太典型的表現:

1、頭痛,伴有後脖梗子僵硬或肩膀酸痛。

2、陣發性眩暈,常感頭暈腦脹,伴有眼花,心裡煩躁。

3、睡不好覺,夜夢多,起床後精神差、注意力不能集中、健忘。

4、總感全身疲倦、酸軟無力、四肢麻木。

當然,以上症狀均不是高血壓特有的表現,但一旦出現上述症狀該想到有可能是得了高血壓病,最好趕緊測量一下血壓。

當血壓突然升高,升幅比較大時,有可能有以下表現:

劇烈頭痛、噁心,眼睛看不清東西,突然發生鼻出血,有的甚至發生抽搐、不能說話、不省人事。出現以上表現時都提示情況緊急,應該迅速撥打當地的急救電話呼救或儘快送往醫院,同時應趕緊測量血壓,若出現血壓高於200/130mmHg或是單純收縮壓高於200mmHg以及單純舒張壓高於130mmHg,則表明病情危重。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200萬人死於高血壓的併發症,所以,定期測量血壓,你可千萬別輕視。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急救醫生賈大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105/169197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