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革過來的一代人,沒有誰不會唱《大海航行靠舵手》的。這首歌是當年的標配,無論何種場合,都可以唱上一唱。尤其是人多勢眾的集會,一人領唱,萬人應和,聲如雷霆,排山倒海。
它的最初出現,是在1964年的「第二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上,王雙印登台演唱了這首歌曲。這首歌由李郁文作詞,王雙印作曲,再由王雙印自己首唱。
這首歌亮相之後,雖然產生了一定影響,但也只局限於哈爾濱,並未四處擴散。
但機會正在到來。這年6月,周恩來陪同朝鮮領導人崔庸健來哈爾濱訪問,王雙印在迎賓晚會上演唱了歌曲《幹革命靠的是毛主席思想》,周恩來在台下聽得津津有味,邊聽邊打節拍。
演出結束後,周恩來特地接見了王雙印,高興地對他說:「這首歌寫得好,曲調明快,歌詞形象生動!如果把毛主席思想改為毛澤東思想,就更準確了。」
後來,歌詞作者根據總理的建議作了相應修改。不久,又接受了北京電視台文藝部副主任王敬芝的建議,將歌曲名稱改為《大海航行靠舵手》。
1965年,《紅旗》雜誌發表社論《大唱十首革命歌曲》,將這首歌曲排列榜首,推向全國,迅疾紅遍大江南北。
很快,這首歌曲就成為了當時中國最流行的歌曲,被廣泛傳唱於各種場合,無論是群眾集會、文藝演出、節日遊行,還是廣播節目,都會一曲既起,萬眾應和。
隨著這首歌曲的走紅,王雙印也一榮俱榮,步步高升,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榮譽和地位。他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升任黑龍江省委委員和省文化局副局長,住進了高幹樓,從此享受高幹待遇。
這與他昔日當普通演員時情景截然兩樣。
還記得那是1964年初,正是天寒地凍的時候,他患了感冒,咳嗽不止。那天早飯後,他頭戴狗皮帽,身穿破舊棉襖,嘴上捂著大口罩,去城郊衛生院掛號看病。當時正值流感發生期,醫院裡病人很多。他排了半天隊才掛上號,把掛號單和病曆本交到診斷室,便坐在走廊里的長椅上等待喊號。一位年輕護士拿著病曆本喊名字往診室里叫人,排在他後面的患者都進去了,就是不見喊王雙印的名字。他只好一直等著。他發現那位護士每次喊人時,總是面帶尷尬地看著一個病曆本,卻不喊本上的名字,又把它放到下面去了。
過了好長時間,那些比他後掛號的人都看完病走了,還是沒有叫到他的名字。直到走廊的長椅上只剩下他一個人時,那位護士才拿著最後一個病曆本,站在診室門口問他:「你姓王是吧?」王雙印趕忙點頭說:「是啊,我是姓王。」護士很詭異地說:「那你就進來吧!」
進去後,護士瞅了瞅他,忍不住問:「你怎麼起這麼一個名啊?」王雙印說:「這個名字不好嗎?」護士咕噥了一聲,貼近女醫生耳邊悄聲說:「真是稀奇了,兩卵,自己知道就行了唄,還寫到名字上!」那醫生看了一眼病曆本上的名字,也忍不住笑了起來:「誰家的男人不是雙卵?用得著改成名字嗎?」兩人交談的聲音雖小,卻被王雙印聽得一清二楚,氣得他大聲喊到:「我叫王雙印,不叫王雙卵!」這一喊,讓那女醫生和護士頓時臉紅似粉。
王雙印這才明白:原來是掛號室的人把「王雙印」寫得太潦草,使護士和醫生都看成是「王雙卵」了。怪不得護士每次拿起病曆本,總是要往後挪了。看完病走出醫院,王雙印拿起病曆本一看,自己也笑了。別說是護士了,換了誰也會念成「王雙卵」的。
王雙印後來把這件事當笑話講了出來,大家樂過之後,便把「王雙卵」作了他的綽號,時不時會叫他一聲雙卵。他聞聽總是報之一笑,泰然受之。
待文革走紅,頭上有了烏紗,身上多了官氣,大家才紛紛改口,都叫他「王局長」。沒有人再敢當面叫他王雙卵了。
1972年,王雙印帶著黑龍江省樣板劇團進京演出,江青到場觀看並接見了他們。在革命芭蕾舞劇中飾演洪常青的劉慶棠,向江青介紹王雙印說,他就是《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曲作者,也是演唱者。江青點了點頭,讓王雙印當場唱一首歌。王雙印頓時受寵如驚,不知道唱什麼好。在劉慶棠的建議下,王雙印選唱了一首《世世代代跟著共產黨走》。江青聽了後笑容滿面,連聲稱讚。
江青接見黑龍江省樣板團的場面,後來成了樣板團和王雙印久久難忘的美好回憶。豈料四年後,一舉粉碎四人幫,當年受江青接見並為其唱歌的王雙印,被認定為上了江青的賊船,開始接受無休無止的隔離審查。
從這一天起,王雙印頭上的光環瞬間消失,職務撤消,黨籍開除,還要徹底交待與四人幫的關係。他原本就和那四個人沒有關係,卻硬要無中生有的交待有關係,還被一次又一次地斥責為故意隱瞞,避重就輕。他越想越委屈,越想越糾結,自己僅僅給江青唱了一支歌,而且是江青要他唱的,他敢不唱嗎?怎麼就上了賊船了?而且更冤枉的是,林彪題寫「大海航行靠舵手」,自己完全不知道,怎麼也說成投靠林彪了?挨得著嗎?
他越是覺得自己沒問題,別人卻越是覺得他問題多。這種巨大反差,讓他痛不欲生,終於在有一天,他滿懷絕望,從三樓隔離室的窗口縱身而下,樓層本就不高,還被一棵大樹的枝杈擋了一下,有驚無險地跌落到地上,想死都沒死成,又好端端的活了下來,只是受了點輕傷。結果還給自己增添了一條「自絕於人民」的罪狀。
1987年,王雙印的審查終於結束,給了他一個無罪結論,恢復了他的黨藉,將他分配到龍江電影製片廠任音樂編輯。回頭一看,這場審查持續十年之久,與他因舵手一歌大紅大紫的時間正好相等。
王雙印晚年,仍住在過去分配給他的高幹樓里。到了1990年代,高幹樓周邊蓋起了許多高樓大廈,高幹樓就顯得有點寒酸了。他的兩個女兒都已各自成家,只有退休的他和老伴住在一起。但老伴患了腦栓塞,半身不遂,語言失靈。王雙印既要做家庭主婦,還要做康復醫生,幫助老伴活動肢體,通過交流來訓練她的語言能力。
1996年,64歲的王雙印也患上了腦栓塞,不能說話,不能動彈。朋友和他交談,無論說什麼,他都只能發出「啊啊…哦哦…」的聲音。
1998年4月,著名攝影家李振盛到齊齊哈爾追蹤採訪文革老照片《虔誠者》的主人公王國祥。在哈爾濱逗留期間,去了南崗大直街王雙印家。李振盛與王雙印是多年的朋友,兩年前還見過面。那時候王雙印忙裡忙外,還要照顧臥床的老伴,現在卻連自己也躺在了床上。
李振盛走進王雙印家,室內光線昏暗,偌大的房間裡,除了幾件簡單的舊家具,再也找不到昔日高幹樓的感覺了。時令已是春天,氣溫不算低,但王雙印仍穿著一身棉襖棉褲。見李振盛進門,他坐在床上想站卻站不起來,想說話又說不了,只能用尚能微微活動的左手指了指床邊,示意老朋友坐下。他老伴坐在屋角的一把椅子上,還是行動不便,但說話倒比王雙印好一些。李振盛見此情景,一陣酸楚油然而生。這倆口子當年可都是特要強的人啊,如今剛過花甲之年,竟然落到這般地步。
李振盛鼓勵王雙印不要灰心,並告訴他自己正在寫一篇有關《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文章,以圖文結合的形式,講述老照片背後的故事。王雙印聽了這話後,臉上露出了笑容。
王雙印的老伴對李振盛說:王雙印中風之後,對康復失去了信心,不肯鍛鍊,病情越來越糟。
告別時,李振盛請同行的記者給他和王雙印照了一張合影。
在王雙印家當保姆的是從老家呼蘭來的一位遠房親戚。保姆非常辛苦,她私下訴說自己每天服侍兩個60多歲的癱瘓病人,洗衣做飯,端屎接尿,忙得不可開交。李振盛不知該如何說好,只能說:您這是在做善事啊,好人會有好報的。
1999年6月3日,《今晚報》上刊登了王雙印逝世的消息和一幅中年時期的遺照。消息的標題是:「留下傳世之作《大海航行靠舵手》,作曲家王雙印逝世。」
李振盛從報上看到了王雙印去世的消息,不免深感嘆惜。王雙印比老伴中風晚,卻走在了老伴之前。在疾病面前,女人總是比男人堅強。
參考資料:
李振盛《〈大海航行靠舵手〉及其曲作者的沉浮記》
2025年01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