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10首千古遺憾詩詞:字字皆遺憾,句句意難平

秋風掠過,千年的紙頁簌簌作響,那些墨痕里的遺憾,像被驚醒的蝶,仍在微微顫抖。

是錯過的人,是未圓的夢,是握不住的時光,是等不到歸帆的渡口。

詩人把一聲嘆息揉進月色,把一滴淚藏進花影,讓每一橫都是刀口,每一豎都是歸途。

讀這些詩詞,就像隔著歲月伸手,仍能摸到他們當時的心跳:

原來悵然從不曾老去,它只是換了個名字,

悄悄躲進每個人的深夜,

替所有來不及說出口的話,

輕輕補上一句——

「別哭,我懂你。」

1.陸游《釵頭鳳·紅酥手》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南宋紹興十四年,沈園的桃花開得正好,陸游卻在這裡重逢了此生最痛的遺憾。

他與唐婉結髮三年,情投意合,卻因母親不喜被迫分離。七年後重逢,唐婉已嫁作他人婦,只能遣人送來一杯黃縢酒。春光依舊,宮牆柳綠,可曾經執手的人,早已隔著無法逾越的鴻溝。

「錯、錯、錯」三字,是陸游捶胸頓足的悔恨——錯在當初未能堅守,錯在讓母親的意願斬斷情絲,錯在讓七年時光空留悵惘。而「莫、莫、莫」更是絕望的嘆息,山盟海誓還在心頭,可連一封傾訴思念的信,都再無由託付。滿城春色成了最刺目的背景,桃花落盡時,閒池樓閣間,只剩一個人的身影,在春風裡站成永恆的遺憾。

2.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的一生,總在迷茫與悵惘中輾轉。他身處牛李黨爭的夾縫,仕途坎坷,連感情也多是求而不得的遺憾。這首《錦瑟》寫於晚年,彼時他回望半生,那些逝去的年華、錯過的人、未竟的志,都像錦瑟的五十根弦,每一根都在訴說著無法回頭的過往。

「莊生曉夢」是對美好時光的恍惚,仿佛曾經的歡愉只是一場短暫的夢;「望帝春心」是壯志難酬的悲戚,只能將滿腔抱負託付給杜鵑的哀啼。而最讓人意難平的,莫過於結尾兩句——那些深埋心底的情愫,等到追憶時才明白它的珍貴,可當時卻早已在迷茫中錯過了。就像月光下的滄海明珠,藏著無人看見的淚痕;藍田日暖的美玉,雖有煙霞繚繞,卻始終觸碰不到。這份遺憾,是年華老去後,對過往的無盡悵惘。

3.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北宋熙寧八年,蘇軾在密州任上,夢見了已去世十年的妻子王弗。十年間,他輾轉多地,仕途浮沉,從意氣風發的少年郎,變成了滿面風塵、鬢髮染霜的中年人。而王弗的墳塋,遠在千里之外的四川眉山,連訴說淒涼的地方都沒有。

夢中的場景那樣清晰:小軒窗前,王弗還像當年一樣對著鏡子梳妝,兩人四目相對,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有眼淚無聲地淌落。可夢終究會醒,醒來後只剩冰冷的現實——明月之下,短松岡上,那座孤墳依舊靜靜地立著,而這份思念,只能在年年腸斷中延續。「縱使相逢應不識」是最深的遺憾,不是不愛,而是歲月太殘忍,讓活著的人在時光里改變了模樣,連重逢都成了奢望。

4.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靖康之變後,李清照的人生從雲端跌入谷底。丈夫趙明誠病逝,珍藏的金石文物在戰亂中遺失殆盡,她獨自一人顛沛流離,在江南的冷雨里,嘗盡了孤苦與遺憾。這首《聲聲慢》,是她晚年心境的寫照,每一個字都浸著寒意。

「尋尋覓覓」是她在亂世中對安穩的渴望,可找到的只有「冷冷清清」的孤寂。晚來風急,淡酒難敵寒意;大雁飛過,卻是曾經與丈夫共見的舊識,如今只剩它獨自南飛,勾起滿心傷心。滿地黃花憔悴,無人共摘;梧桐細雨,點滴到黃昏,這樣的時光,連「愁」字都無法概括。她的遺憾,是國破家亡的痛,是愛人離世的悲,是半生心血付諸東流的悵,全都揉碎在這淒悽慘慘的字句里。

5.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作為南唐後主,李煜曾擁有過春花秋月的美好,擁有過雕欄玉砌的宮殿,可亡國被俘後,這些都成了他最深的遺憾。被囚禁在汴京的小樓里,每一陣東風吹來,都讓他想起故國的歲月;每一輪明月升起,都讓他不敢回首曾經的繁華。

「春花秋月何時了」不是厭倦美景,而是害怕在美景中想起往事——那些逝去的時光、失去的故國、改變的朱顏,都像一把刀,在他心上反覆切割。雕欄玉砌或許還在,可曾經在宮殿裡歡笑的人,早已不復當年模樣。他的愁緒,像一江春水般滔滔不絕,而這份遺憾,是從帝王到階下囚的落差,是再也無法回到故土的絕望,最終只能在「不堪回首」中,將滿腔悲苦化作千古絕唱。

6.崔護《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代貞元年間,崔護在長安城南郊遊時,因口渴叩門求飲,遇見一位面若桃花的女子。女子遞水後,倚在桃樹下微笑,那份美好,讓崔護久久難忘。次年清明,他再次來到這裡,桃花依舊開得燦爛,可柴門緊閉,再也不見那位女子的身影。

短短四句詩,藏著最純粹的遺憾。去年今日,人面與桃花相映,是春日裡最美的邂逅;今年今日,桃花依舊笑對春風,可想見的人卻不知所蹤。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只有尋常相遇後的錯過,可正是這份「不知何處去」的悵然,讓無數人想起自己生命中那些錯過的人——或許是街角的一次回眸,或許是旅途中的一句閒談,轉身之後,便再也尋不回,只留下美好的回憶,在時光里釀成遺憾。

7.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的一生,始終在戰亂與漂泊中度過。安史之亂後,他輾轉於多地,晚年時身患重病,獨自在夔州登高望遠,望著蕭瑟的秋景,想起自己的一生,滿是遺憾與悲苦。

風急天高,猿猴哀啼;落木蕭蕭,長江滾滾,這樣壯闊的秋景,在他眼中卻滿是悲涼。「萬里悲秋常作客」是他漂泊的寫照——遠離故鄉,常年在外,連秋天的悲傷都比旁人更甚;「百年多病獨登台」是他晚年的困頓——年老多病,無人陪伴,只能獨自登上高台,對著江天嘆息。艱難的歲月讓他鬢髮染霜,潦倒的生活連濁酒都無法再飲。他的遺憾,是壯志未酬的無奈,是漂泊無依的孤苦,是在亂世中無法守護家國的痛,全都融在這「悲秋」的登高之景里。

8.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與妻子韋叢的感情,曾是他生命中最溫暖的光。韋叢出身名門,卻甘願陪他過清貧的日子,可結婚七年,韋叢便因病去世,這份突如其來的離別,成了元稹一生的遺憾。這首《離思》,是他對韋叢的深情告白,也是對失去的悵惘。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見過滄海的遼闊,便再也看不上別處的水;見過巫山的雲霞,便再也覺得其他的雲不夠美麗。韋叢於他,便是那滄海與巫山,一旦失去,世間再無能讓他心動的人。「取次花叢懶回顧」,不是故作清高,而是心中有了牽掛,便再也無法對旁人動心。這份遺憾,是愛人早逝的痛,是往後餘生再也無法擁有的圓滿,只能在「半緣君」的思念里,將這份深情藏於歲月。

9.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一生流連於市井,卻也在離別中嘗盡了遺憾。這首《雨霖鈴》寫於他與戀人分別的長亭之上,寒蟬淒切,驟雨初歇,離別的氛圍在清秋的暮色里愈發濃重。都門帳飲,本是為了送別,可滿心留戀,連酒都喝得索然無味。

最動人的莫過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雙手相握,眼中滿是淚水,千言萬語堵在喉頭,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份沉默,比任何言語都更顯深情,也更顯遺憾。此去千里,煙波浩渺,往後的良辰好景,都只能獨自面對;縱有千種風情,也再無人可訴說。他的遺憾,是戀人分離的苦,是漂泊江湖的孤,是再也無法與心愛之人共享時光的悵,全都揉碎在這清秋的離別里。

10.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十七歲時,獨自離開家鄉蒲州,前往長安求取功名。重陽節這天,長安的街市熱鬧非凡,可他卻獨自一人,想起了遠方的兄弟。按照習俗,兄弟們會登高望遠,遍插茱萸,可今年的登高隊伍里,卻少了他一個人。

「獨在異鄉為異客」是他身處他鄉的孤獨,「每逢佳節倍思親」是他對親人的思念,而「遍插茱萸少一人」,則是這份思念里最遺憾的一筆——他知道兄弟們在想念他,他也在想念兄弟們,可隔著千山萬水,只能在心裡想像他們登高的場景,卻無法參與其中。這份遺憾,沒有驚天動地的悲慟,只有尋常人的思鄉之苦,卻因為真實,成了千百年來遊子心中共同的嘆息——每逢佳節,總有一些人不在身邊,總有一些團圓,差了那麼一點點。

十首詩詞,十種嘆息,卻如同一顆心在紙背悄悄發燙。

或愛里擦肩,或膝下遠別,或宦海沉舟,或山河碎影——

每一道裂痕,都讓墨香生出體溫,讓後世在字裡行間觸到滾燙的脈搏。

遺憾並非缺口,是時光緩緩褪去的餘溫,

像爐中最後一點紅,提醒還來得及擁抱、來得及親吻、來得及在日落前把名字寫進掌心。

「人面不知何處去」的悵然,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哽咽,

早已化作秋夜共同的呼吸——

風一吹,每顆心都輕輕應和:

原來那聲「意難平」,

一直在他你我的胸腔里,

低低迴響。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干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021/2294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