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注意:睡前有這5種表現,可能是腦梗

腦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中風」,是一種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急、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等特點,且常在夜間發作。睡前出現哪些症狀要引起警惕?如何提前預防?一起來看↓

睡前這5種症狀要警惕腦梗

腦梗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由於腦血管阻塞,導致腦部血液循環障礙,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部腦組織缺血性壞死。發病時,患者可表現為語言障礙、肢體麻木、視物異常及頭暈頭痛等。

臨床數據顯示,大多腦梗發生在後半夜。因為此時人體血液黏稠度最高,且人在睡眠狀態下血流速度較慢。如果存在動脈粥樣硬化疾病或者血管狹窄,就容易導致腦血管堵塞,引發腦梗。睡前若出現下列症狀,就要當心了:

進行性頭暈、頭痛。睡前出現進行性發展的頭暈、頭痛症狀,且比平時更劇烈,看東西天旋地轉,這可能是腦組織缺血引發血管痙攣所致。

身體一側發麻。腦梗後,由於一側頭部神經受壓迫,身體一側會突然發麻不適,伴有言語不清的表現。

視物不清。睡前突然兩眼發黑、視物不清,休息後仍無法緩解,這可能是因頸內動脈眼動脈段供血不足,引發視網膜缺血。

頻繁打哈欠。睡前頻繁打哈欠,伴隨全身無力、嗜睡、明顯頭暈等症狀,需警惕腦部嚴重缺氧。

經常流口水。睡覺時流口水,同時伴有嗜睡、頭痛或嘴眼歪斜等症狀,這可能是局部腦組織缺血所致。

如何快速識別腦梗牢記「120」口訣

對於腦梗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如果能很快進行溶栓治療,使血管再通,血流恢復,大部分患者可回歸家庭和社會。因此,快速識別腦卒中的症狀至關重要。大家可通過「120」口訣判斷:

1指「1張臉」:檢查患者面部是否出現不對稱,如口角歪斜。

2指「兩隻胳膊」:讓患者雙手平舉,觀察是否有一側手臂無力或無法抬起。

0是諧音,指「聆聽患者講話」:觀察其是否突然失語或言語表達含糊不清。

只要發現「120」口訣中的任何一項異常,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並儘快將患者送往醫院救治。

如何自查腦梗發生風險

高血壓、吸菸、心臟疾病等是腦梗高危因素,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衡、腹型肥胖等,也會增加患病風險。可根據以下項目自查,預測腦梗發生風險的高低:

●高血壓

高血壓是腦梗死的重要危險因素。收縮壓每升高2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每升高10毫米汞柱,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會增加數倍。中國診斷高血壓的標準為收縮壓(俗稱「高壓」)≥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俗稱「低壓」)≥90毫米汞柱。

●超重或肥胖

體重過重或肥胖可引發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睡眠呼吸暫停等,這些都是腦梗死的高危因素。

●抽菸、酗酒

菸草中的有害物質會損害吸菸者的血管內皮,促進血栓形成;過量飲酒會升高血壓,誘發心律失常,增加腦梗風險。

●高鹽高脂飲食

高鹽飲食是導致高血壓的原因之一,高脂飲食是引起動脈硬化的重要因素。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日的鹽攝入量為6克,鹽敏感性高血壓人群最好控制在3克以下。

●缺乏體力活動

缺乏運動或體力勞動,肥胖、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骨關節肌肉疾病等都可能出現。

●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

腦梗雖然不是遺傳性疾病,卻是一種與遺傳相關的疾病,具有家族聚集傾向。如果直系親屬中有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那麼患腦梗死的風險可能比普通人更高。

儘早防控是關鍵

腦梗不是「一次發病,終身免疫」,而是「一次發病,再發頻繁」。了解正確的預防知識,可儘早防控腦卒中,避免發病或減少後遺症。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充足睡眠。

●晚上減少暴飲暴食,特別是高糖、高鹽、高脂食物;多攝入蔬果、穀物雜糧、魚蝦類食物。

●儘量少喝酒,戒菸並避免吸二手菸。

●避免情緒波動過大,情緒激動會加重心腦負擔。

●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以增強身體素質。

提前採取預防措施

如果發現口角歪斜、突然流口水、肢體麻木乏力等症狀要及時就醫,爭取在治療時間窗之內進行治療。此外,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飲食、定期參與體育活動,以及保持規律作息。

有腦卒中家族史的人群,要提前採取預防措施。每年進行一次體檢,尤其是腦卒中相關篩查,如頸動脈超聲、腦血流動力學檢查等,及早發現異常指標和潛在問題。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央視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027/229687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