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何清漣:俄羅斯的希望 中產階級權利意識的覺醒

—-「六四天安門事件」23周年反思(二)

作者:

中國近些年的外交有個特點:西方尤其是美國對中國如果有任何「不友好」的行動,中共政府必然提出強烈抗議;但俄羅斯對中國再「不友好」,比如俄國的中國威脅論時時泛起;中國商人及在俄僑民經常受到不公正不人道的待遇: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一波三折,中國經常遭到俄羅斯經常單方撕毀協議的羞辱,等等,但中共政府對此基本低調處理。中國媒體對這類事件也視而不見。在對待普京及西方各國元首的態度上更是涇渭分明,對西方國家首腦及政府醜聞從來不吝筆墨,對普京則除了讚揚,基本不加批評。

普京何以得到如此禮遇?原因無它,只因中共政府將普京及俄羅斯視為反民主盟友。放眼滔滔世界,北京覺得很難再找到與自己如此相似的同類項。北京認定,俄羅斯如果失去普京,將會走上親西方的民主化道路,這將使北京感到自己失去重要的同盟者。

作為同類項,北京與普京最相似的就是兩者都排斥現代民主制度,篤信發展經濟是構建政治合法性的基礎。普京在今年1月的競選演說中,仍然堅持政治上的 「跳躍與革命」是有害的,需要漸進發展;仍然強調「強大是俄羅斯國家安全的基本保證」;強調俄羅斯在家用電器擁有率方面已經達到已開發國家的水平,五分之四的人的實際收入超過了蘇聯發展的頂峰年代,80% 的俄羅斯家庭的消費水平超過了蘇聯時期。普京當然不會忘記提到民主化初期俄羅斯曾面臨的巨大困難,以喚醒人民對他的感謝之情。

——類似的內容,人們幾乎可以從江朱第三代及胡溫第四代這兩代中國政治領導人的講話中經常看到。

北京與普京的共鳴還表現在二者對文化思想控制都表現出特別的嗜好。區別只在於:在有了一定創作自由空間的俄羅斯,普京還得禮節性地表示「誰也不能侵犯創作自由」,但普京真正要強調的是:「國家有義務和權力動用資源解決社會和公共問題,包括塑造能鞏固國家的世界觀」,「國家在文化領域也要提出相應的要求。電視、電影、網際網路、大眾文化這些塑造社會意識的工具都要做行為表率和制定規範」——這點,中共政府已經走在普京前面,還希望更上一層樓,能夠控制得滴水不漏。

在經濟政策上,普京強調大型國有公司在經濟中的控制作用,富人們因此深感不安全,往外移民成了富人趨之若鶩的選擇。甚至有報導說,紐約豪宅的價格因中俄兩國富豪購買而被拉升——看到這些,相信熟知中國政治宣傳與國情的人士都會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

但是中共政府且慢高興,在經歷過第一輪初始民主化的俄羅斯,民主思想的種子已撒入地里,經過艱苦耕耘,俄羅斯會有收穫。

俄羅斯與中國不同的地方在於:1991年蘇聯崩潰之後實行了全面私有化和經濟自由化,國家對經濟的控制不如中共政府這樣全面嚴格;曾經有過的民主化改革,使得多黨製成為今天俄羅斯政治生態,執政黨勢力雖然強大,但不能象中國這樣以黨領政、政府完全淪為黨的政治工具。也因為有了這些政治活動空間,即使普京再想開倒車,也只能在俄羅斯實行開明專制,結社自由、示威遊行自由、新聞自由等雖然受到普京及其政治勢力的嚴重干預,但畢竟還為俄羅斯的政治反對派提供了活動空間——這些,今天的中國依舊全然沒有。好不容易有個透氣的微博,也被中共政府全力以赴地圍追堵截。

不喜歡普京強權的還有經濟精英,但他們採取了用腳投票的方式,移民外國,並帶走自己積聚多年的財富。

普京的支持者有兩類人,一類由俄羅斯憤青組成,比如普京青年團「納什」、「青年近衛軍」等。他們擁護普京,是因為普京激起了他們的強國夢,他們高喊 「西方人不要對俄羅斯政治指手劃腳」。這些青年並不了解前蘇聯歷史,也不能體會史達林專制曾讓蘇聯人民生活在紅色恐怖之中;被普京的說教所吸引,加上普京的俄羅斯青年聯邦目標計劃為他們進入各級政權提供了機會,因此成為普京的堅定支持者。另一類則是普京的「票倉」,主要分布在農村等信息落後及受控制地區(與穆巴拉克的支持者階層相同),這類地區的人群仍偏向於「傳統的俄羅斯秩序」,即強權政治。

根據2011年初的民意調查,近70%的俄羅斯人選擇「穩定」,即使這樣的穩定「可能需要以民主原則及個人自由為代價」,只有大約20%的人會選擇 「徹底自由的民主」,這一人群主要由生活在莫斯科等大中城市的中產階級構成。這些中產階級的權利意識日益增強,他們不再僅僅滿足於「穩定」,而是要求各種政治權利,尤其是參政權。他們是普京強權的積極反對者。經濟上日趨富有的中產階級是抗議活動的主要策劃者和參與者——中國的中產階級雖然對政府腐敗、稅負太重、缺乏自由頗有怨言,但一想到失去政府的強力統治,中國可能陷入無序化的暴民政治,就成為政府強權的堅定支持者。

中俄中產階級對強權的態度不同,與兩國經濟特徵及中產階級生成途徑不同有關,也與社會底層是否成為本國經濟的受益者有關。

俄羅斯是資源型經濟,普京將俄羅斯從經濟困境中解脫出來,並非他找到了重振俄羅斯經濟的科技興國道路,而是世界資源供求格局在90年代中期發生巨大變化,普京因勢利導,利用了本國資源優勢解脫了本國的經濟困境,並利用劇增的國家財政改善了收入分配與社會福利,全社會均從中獲益,中產階級的主體並非公務員階層,而是涵蓋了各種類型的知識群體。

中國經濟的基本特徵是依賴型經濟:不僅在生產上高度依賴外國的原料、能源、核心技術,甚至連市場也是高度依賴國外市場。這種情況決定了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只能依靠對勞工生命福利的過度透支,還依賴於對本國生態環境的過度透支。中國占人口不到20%的中產階級,除了在幾個對外開放的櫥窗城市之外,大部分地區的中產階級主體是公務員與事業單位的員工,其生存發展本身就高度依賴政治強權。

責任編輯: 於飛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617/249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