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華爾街日報:警惕中國金融裂痕引發全球震盪

中國金融市場的動盪會對全球其他地區造成衝擊麼?這種情況已經發生過了。

在2016年的第一個交易日,中國央行大幅下調了人民幣匯率,引發全球市場震盪。當時,在中國經歷股市泡沫破滅之後,人民幣匯率下跌的本身並非最大的擔憂。引發全球市場衝擊波的是市場對中國增長前景的信心突然喪失。

無論中國的金融體系多麼封閉,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幾乎所有大宗商品的最大買家以及全球最大的出口國,中國經濟的龐大體量意味著在中國發生的事情所影響的不僅僅是國內。

下調匯率的行動在之後幾周的影響顯示出,如果一個國家靠舉債推動經濟增長的模式遇到阻礙,可能會發生什麼後果。當時,中國的股市大幅下挫,拖累標準普爾500指數在2016年年初至2月11日期間下挫11%,該指數在2月11日見底。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跌幅更大,西德克薩斯州中質油同日跌至每桶26美元。

澳大利亞和巴西等大宗商品生產國的貨幣也受到打擊。沙特阿拉伯貨幣與美元的掛鈎機制受到投機資金的衝擊。投資者當時甚至對瑞士嘉能可(Glencore,0805.HK, GLNCY)和香港來寶集團(Noble Group Ltd.)等大宗商品貿易公司的償付能力產生了擔憂。

這場動盪對金融公司產生了連鎖反應。向石油勘探企業和礦企發放了貸款的銀行似乎面臨這些企業發生違約的風險。中國經濟和生產大宗商品的新興市場增速下降的可能性推動全球利率下滑,降低了銀行的利潤率。美國銀行業是當時受衝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到2016年2月11日,KBW Nasdaq Bank指數累計下跌了23%。

沒有兩場危機是完全一樣的,中國也不太可能讓國內股市再次面臨如此大的壓力。但如果美聯儲繼續上調利率,可能會給人民幣帶來新的下行壓力。而中國新的資本管控措施尚未經受過重大衝擊的考驗。中國的影子銀行系統已出現急劇增長,因此,任何抑制該系統的企圖,或理財產品複雜資金鍊的任何斷裂,都可能威脅到中國經濟增長,並導致資金流出中國。

中國的金融危機可能不會像美國住房市場的泡沫破滅那樣演變,後者導致了數十年來全球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但中國金融市場2016年初下挫並對全球市場造成衝擊也並非因為一種複雜的金融產品暴跌或一家大銀行倒閉。傳統大宗商品與槓桿的合力就足以造成損失的蔓延。

任何想尋找下一次危機潛在爆發點的人仍都應密切關注,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出現的裂痕可能會如何傳導至全球市場。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1019/1010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