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抹額:那一抹絕色 古人額間的專屬飾物

清朝貴族女子喜歡配戴抹額,形制多樣而華美。圖為《雍正十二美人圖》之「桐蔭品茗」「烘爐觀雪」「消夏賞蝶」。(公有領域)

抹額,一種覆蓋於額頭上的傳統飾品。你能在古代小說的世家子女身上,找到它的身影;也能在傳世國畫和老照片中,一窺它的形貌。這幾寸寬的帶狀飾物,或嵌以珠玉,或施以彩繡,總是與錦衣華服結伴出現,已經成了古人身份和權勢的象徵。

如今,抹額幾已絕跡,大概只有成本更為低廉的髮帶一物差堪比擬。這件名貴的頭飾,究竟有什麼特別的來歷?難道僅僅是為了美觀才配戴抹額嗎?

抹額的前史其實很簡單

抹額的誕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比如婦好墓中出土的一件跪坐玉人雕像,頭戴圓箍形的「頍」。玉人頭上刻有清晰的幾何紋樣,因而可判定頍由柔軟較軟的面料製成,可服貼於額頭,這就是抹額的雛形。

由於抹額發展的歷史非常久遠,在不同時期也出現不同的名稱、形制以及不同功用。論名稱,它就有額帶、頭箍、發箍、眉勒、腦包等別名,還根據製作的特殊材質,衍生出透額羅、臥兔等別致的美稱。不過,抹額和其他飾品或工藝品相似,在初期都是因其實用性而被創造出來,之後成為後人爭相配戴的流行飾物。

作為傳統首服中的重要配件,抹額相當於束在額前的巾飾,主要有兩種配戴方式:一是從後往前,盤繞於頭前交叉打結;另一種是從前往後,繞在腦後打結。它最早的功用非常簡單,即束髮。

圖中軍士,配戴紅色抹額作為標識,出自唐代章懷太子墓中壁畫「儀衛圖」。(公有領域)

古代先民,多以耕作、打獵為生,如果有碎發垂在面部,不僅遮擋視線,降低舒適度,影響勞作時的效率和安全性。另外,古人重孝道,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因而他們不像今人可以隨意修剪頭髮,必須藉助抹額加以固定,便於活動。

北方氣候嚴寒,皮毛材質的抹額,就成為北方少數民族保暖的必備品。《續漢書·輿服志》中,胡廣注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額,附施於冠,因遂變成首飾,此即抹額之濫觴。」

比較特殊的是,在秦漢時期,抹額發展出了另一種實用功能——標識身份,由男子在軍中使用。《中華古今注》載「軍容抹額」條:「秦始皇巡狩至海濱,亦有海神來朝,皆戴抹額緋衫大口袴,以為軍容禮,至今不易其制。」頭系抹額的秦軍將士,便於軍事管理,更形成了整齊統一的軍容和嚴明有素的軍威,對後世影響深遠。

這種「軍容抹額」,在唐朝依然風行。《新唐書·婁師德傳》記載:「後募猛士討吐蕃,婁師德乃自奮,戴紅抹額來應詔,高宗假朝散大夫,使從軍。」宋代儀衛中,將士的抹額根據顏色來區分官階和兵種,標識作用更為顯著。

唐宋以後,女子逐漸成為使用抹額的主角。隨著經濟和技術飛速發展,抹額日益趨向新奇精巧、繁複華麗,因而它逐漸從男女通用,逐漸變為貴族女子喜愛的裝飾品了。

抹額配戴方式靈活,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而且不分高下階層都可用,龐大的受眾群註定了它強大的生命力,古人也在這小小事物上傾注許多智慧和心血,從樸素到精美、從單一到多樣,逐步把抹額發展為一件可觀、可玩的藝術品。

唐風宋致女子抹額漸成風尚

唐朝是華夏民族文化的巔峰期,抹額大約也從此時開始,頻繁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抹額之「抹」字,便出現於唐代。許多唐朝女子,以服男裝為風尚,她們也從威武的「軍容抹額」中獲取靈感,把它們作為配飾。唐代墓葬出土的壁畫,多處可見系抹額的侍女或樂伎形象。

韋貴妃墓中的壁畫《束抹額男裝女侍圖》,有一女子身穿圓領條紋胡袍,額前配一條白色細長抹額。安元壽墓中的《提壺男裝女侍圖》的侍女,身著圓領窄袖胡服,頭部系一條等寬的紅色抹額。昭陵的段簡璧墓畫中,有一著男裝的青年侍女,頭勒寬窄相同的繡花巾。

武惠妃墓的《儀衛樂舞圖》,以及長安縣一座無名唐墓的《樂舞圖》,均繪有配戴紅色或黃色抹額的樂伎,而且一人的抹額上鑲嵌珠寶,更具裝飾的功能。

敦煌莫高窟的壁畫《樂廷環夫人行香圖》中,一位隨行家眷戴著一款網紗狀的抹額,名為「透額羅」。它用紗羅裁製成條狀,覆於額頭,女子飽滿的天庭若隱若現,獨具美感。另外,武惠妃墓中也有類似形象。這些塵封千年女子壁畫,保留了當時女子抹額的流行趨勢。

圖為配戴「透額羅」的唐朝侍女,出自唐武惠妃墓的壁畫。(公有領域)

宋代民間女子配戴抹額的情況,更為普遍,工藝更為考究。一件小小的抹額,被裁剪成多種形制,點綴上精緻的紋樣或者寶石,逐漸成為展示女紅和財富的象徵。

或許抹額太過流行,朝廷不得不頒布法令加以限制。《宋史·輿服志》載:「非命婦之家,毋得以珍珠裝綴首飾、衣服及項珠、瓔珞、耳墜、抹子之類。」可見各階層女子在首飾上競逐奢華的風氣。

不過,這並不能阻礙平民女子對抹額的熱衷。南宋時期,市井文化更為繁榮,喧鬧的街市上,抹額常常和釵鐶珠翠一同出現,成為女子們爭相購買的首飾。如《西湖老人繁盛錄》載:「夜市撲賣狼頭帽、小頭巾抹頭子、細柳箱、花環釵朵篋兒頭⋯⋯」各色飾品琳琅滿目,反映了宋人豐富多彩的首飾文化。

在元代,漢人女子延續宋代風俗,士庶之家女子大多包髻、札抹額。蒙古宮廷女子,大多戴長筒形的「姑姑冠」,高冠下部,仍有一條等寬的帶狀飾物繞額頭一周,或可看作抹額的一種變體。

明清富艷端麗抹額的鼎盛期

明代是抹額的盛行期,女子無論尊卑老幼,皆在額間系扎抹額,修飾容顏。此時是抹額大放異彩的黃金期,形制多變,用料上也有許多創新。從造型來說,抹額主要呈現對稱形,或兩側等寬,或中間窄、兩邊寬,或者反之,根據女子不同的髮型、臉型,模擬出雙葉、魚、如意、元寶、波浪等形狀,起到最佳的妝飾效果。

用料方面,抹額分為布料和非布料兩類。布料抹額多採用天然材質,如棉、綃、絹、錦、緞等,也是比較常見的抹額。非布料抹額,相對名貴稀有,常用到皮毛、金屬,彰顯主人地位。

皮毛製成的抹額,最有名的當屬「臥兔兒」,它整體上形似布料抹額,綿密細膩的絨毛外露,仿佛兩隻兔子蹲伏在頭上,故曰臥兔兒。寒冬季節,皮毛抹額,不僅防風保暖,更能體現家世,很快成為在貴族閨秀中成為時尚。

金屬抹額,是宮廷貴族女子重要的朝冠配飾,名為「金約」。它像一隻圓弧髮夾,在精雕細琢的金屬表面鑲嵌著珍珠、玉石等珍寶,配戴於朝冠下約束頭髮,這應是最高等級的抹額了。

圖為配戴抹額的清朝皇后富察氏,出自郎世寧《心寫治平》圖(又稱《乾隆帝后妃嬪圖卷》)。(公有領域)

清朝的滿人女子,受到漢文化影響,穿戴的首飾趨於漢化。比如明代后妃的金約,同樣出現在清朝宮妃的畫像中。清代金約,由金箍和後部垂墜的串珠組成,由金箍節數和串珠串數體現品級高低。故宮藏品有一款金鑲青金石金約,金箍由八節金托組成,上下邊緣雕飾累絲雲紋,托中嵌青金戒面,兩節之間由東珠扣連結,整體造型穩重而豪華。

有趣的是,宮廷女子也喜歡配漢飾、著漢裝。傳世畫作《心寫治平圖》中,乾隆帝的后妃,身著冬季服冠,冠下配抹額,中心鑲嵌一枚多寶金墜。《雍正十二美人圖》更為典型,雍正帝的妃嬪皆是漢人妝扮,其中「烘爐觀雪」「倚門觀竹」「桐蔭品茗」「消夏賞蝶」四幅,均系抹額,不僅有鑲金嵌寶的布料抹額,更有禦寒的奢華臥兔,可見抹額在清朝更加深入人心。

一條抹額,經過數千年歷史的發展,變換出多種模樣,成為傳統首飾中極具特色又備受青睞的那一款。它是柔軟的鎧甲,曾帶給古代女子最溫暖的守護;它更是絕世的珍品,凝結著她們精湛的技藝和高雅的品位。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蘭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01/1703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