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咸,真的可能會活得更久嗎?」
高鹽飲食
張大爺比較注重自己的健康,也喜歡看一些養生的文章。今天瀏覽量網頁的時候,無意之間看到一篇文章,裡面的內容讓他很驚訝,所以他就問了開頭的那個問題。
中國的膳食指南都提倡低鹽飲食,但是為何網上還有關於「吃得咸,或許可能活得久」的言論呢?到底哪種觀點更準確呢?今天醫者良言好好跟您聊一聊這個話題。
1.「吃得咸,可能會活得更久」的言論是怎麼來的?
其實「吃得咸,可能活得久」的結論是來源於2020年年底權威醫學雜誌《歐洲心臟雜誌》的一篇論文,由於它的結論和主流的觀點不太一樣,所以在發表的時候遭受了多次拒絕。在經歷了多達8次的拒絕後這篇文章才最終被發表了。
這篇論文指出,每天攝入的鈉增加1g,那和預期壽命相比會延長2.6年;每天平均增加1g鈉,也可顯著降低死亡的風險。
研究人員還對多個國家進行了調查,發現雖然中國居民喜歡吃鹹菜、韓國人喜歡吃泡菜等,但是好像中國和韓國人的平均壽命並不短。
不過需要注意一點,這個研究本身存在一定的問題,它並不能很有說服力地表明高鹽飲食和壽命之間的關係。如果你每天攝入的食鹽太多,依然會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每天吃多少食鹽還是需要控制一下量的。
2.食鹽的攝入量需要控制在一個合理水平,太多或者太少都對身體不利:
之前我遇到一個病人,他吃飯的時候特別喜歡吃鹹菜,而且做飯也放了好多的食鹽,結果在他40多歲的時候就得高血壓。
頭暈
後來,醫生建議他清淡飲食,他也照做了,每次做飯的時候都只放一點點鹽,而且也幾乎不吃任何零食。就這樣堅持了一年後,這個病人出現了頭暈、乏力等的症狀,家人就把他帶到了醫院診治,結果抽血發現血液中的鈉離子比較低。
醫生告訴他,雖然高血壓需要控制食鹽的攝入量,但是也不能吃的太少,否則也會對身體不利的。
信息傳遞
食鹽中的鈉離子是人體內比較重要的電解質之一,它在參與調控細胞內外的體液平衡、信息的傳遞等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人體內缺乏鈉離子的時候,這不僅僅可能造成電解質紊亂,還有可能會危及生命。
不過,吃的食鹽太多也會增加高血壓、骨質疏鬆、胃癌等疾病的風險。當我們攝入比較多的食鹽的時候,就會使得血管內的鈉離子濃度升高,根據高中生物的理論,液體的移動方向是從濃度低的地方移動到濃度高的地方,所以就會造成血管內的水分增加,血壓自然就會升高。
與此同時,高鹽飲食還能引起細胞水腫,使得血管內皮腫脹,血管變得相對狹窄;還有一點,攝入太多的食鹽還會造成血管對縮血管類物質的敏感性增加血管收縮了,血壓自然就升高了。
可能大家不理解為何血管收縮了,血壓就升高了,這裡我來解釋一下。血壓主要是指血液對血管內皮的壓力,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血管收縮引起血壓升高就類似於澆水。我們都知道,當你在澆水的時候,如果故意縮小出水口的面積,那水的壓力就會比較大,而在血液量不變的情況下,血管收縮那血管承受的壓力肯定也就會增加,血壓肯定就會升高。
骨質疏鬆
鈉離子在人體內的排泄有一個特點,即吃得多排得多,但是需要注意一點,腎臟在排出鈉離子的時候也會損失掉一部分鈣離子。當你攝入比較多的食鹽後,肯定就會丟失更多的鈣,所以對於那些長期高鹽飲食的人群來說,他們得骨質疏鬆的風險也會增加。
可能大家不理解,我吃的太咸怎麼會患上胃癌呢?這裡我特地解釋一下。較多的食鹽進入胃內以後,就會破壞胃黏膜的保護層、胃內的高滲透壓也會刺激胃黏膜,而且很多人本身就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這無疑會增加胃癌的風險。#健康明星計劃#
綜合以上,食鹽我們吃的太少或者太多都不好,需要控制在一定的範圍。根據中國的膳食指南,成年人每天攝入的食鹽應該控制在6g以內。
至於每天至少要吃多少食鹽,這個並沒有太明確的規定,因為有的人可能工作強度大,丟失的鈉離子比較多,這種情況下可以適當增加食鹽的攝入。如果工作強度不大、出汗不多,那可以適當減少食鹽的攝入。
不過我們可以根據一些數據去推算,人體對鈉的安全攝入量在1000~2500mg,食鹽中鈉的含量在40%左右,那每天攝入的食鹽的量可以控制在2.5~6g。
3.北大的研究表明,吃低鈉鹽,中國每年可減少45萬人死亡:
可能大家認為低鈉鹽就是單純地降低了裡面鈉的含量,其實這種觀點是不全面的。低鈉鹽和我們平時吃的食鹽相比,鈉的含量降低了30%、適當地增加了鉀的含量。
適當地補充鉀有利於血壓的控制,這個主要是因為鉀能夠促進鈉從尿液中排出,並且鉀還能對抗鈉的升壓作用。
如果經常吃低鈉鹽,那毫無疑問能降低鈉離子的攝入、增加鉀離子的攝入,這對於控制血壓來說特別有利。
北大曾經做過一個研究,認為如果中國用低鈉鹽替代普通食鹽,那每年能減少大約45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這個其實也很好理解,畢竟高血壓控制不好的話,它的心血管的併發症就會多,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也會增加。
不過需要注意一點,低鈉鹽因為含有鉀離子,所以不適合那些腎功能不全和高鉀血症等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