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為什麼「尿毒症」越來越多?聽一句勸:3個習慣別碰,腎會感謝你

因為一場車禍,30歲的小胡到醫院體檢,結果外傷不嚴重,卻查出了尿毒症。還沒等小胡想好如何將自己的病告訴家人,小胡的老母親因為身體不舒服到醫院檢查,竟也查出了尿毒症。

接著,小胡的弟弟因為臉色異常,也到醫院檢查,結果也是確診尿毒症。

主治醫生察覺到異常,建議小胡讓其他直系親屬都去做個篩查,排查尿毒症「遺傳」的原因。聽從醫生的建議,小胡帶著10歲的大女兒和3歲的小女兒進行體檢,依舊是查出了尿毒症。

小胡幾近崩潰,一家七口,五個人確認尿毒症,這日子還怎麼過,難道自己家族被「詛咒」了?

後來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最終判定,造成這一家人不幸的緣由,竟是小胡母親所患的「多囊腎」。

一、尿毒症也有遺傳風險?

尿毒症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個可怕的名詞,關於它的預防、治療以及是否有遺傳性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安徽省中醫院腎內科主任王億平教授介紹說,尿毒症是由多種慢性疾病造成的腎單位嚴重損害,使機體在排泄、代謝和調節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等方面出現紊亂的臨床症候群候群,該病本身沒有遺傳性,但演變成尿毒症的一部分基礎疾病有家族史,如多囊腎、糖尿病高血壓等。

其中,多囊腎(PKD)是腎臟的皮質和髓質出現無數囊腫的一種遺傳性腎臟疾病,按遺傳方式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多囊腎(ADPKD),此型一般到成年才出現症狀,可生存到老齡階段,故又稱成人型。第二種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多囊腎(ARPKD),一般在嬰兒即表現明顯,又稱嬰兒型,患兒多在出生後不久死亡。其中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多囊腎病最常見,該病是一種世界範圍內高發遺傳疾病,全世界每四百到一千人就有一個顯性多囊腎病患者,按遺傳規律,遺傳給下一代的機率一般為50%。

據相關報導,多囊腎已經成為引起腎功能衰竭的第三大原因,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和醫學界的高度重視,目前現代醫學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基因治療、腎臟替代治療等方法。

但王教授提醒,對於多囊腎還是要積極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等易演變發展的原發基礎病。資料表明,15%的高血壓患者會發展為尿毒症,因此,高血壓患者要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其次要定期檢查腎功能,一般應半年檢查一次。而多囊腎患者要有良好的醫療監護,保持樂觀心情,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像多囊腎這樣的腎病變可以造成尿量改變,並出現血尿、蛋白尿,各種腎臟病變均可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據了解,每十個成年人就有一人患慢性腎臟病,目前受人口老齡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人口基數增加等因素影響,許多患者最終更是進展為依賴透析的終末期腎病。未來腎病治療的負擔還將持續攀升,已成為亟待重視的公共衛生問題。

二、我國慢性腎臟疾病知曉率僅為12.5%

據《中國實用內科雜誌》慢性腎臟病篩查診斷及防治指南顯示,目前,中國成人慢性腎臟病患病率約10.8%,慢性腎臟病患者近1.3億人,居全球首位。需要接受腎臟替代治療的終末期腎病患者有150多萬,並以每年新增12-15萬的趨勢持續上升。

但由於公眾對慢性腎臟病認知不足,知曉率僅12.5%左右,導致很多許多患者前期無法察覺,等到確診時已處於尿毒症階段,加大了治療難度,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廣東省人民醫院院長余學清認為,腎病發生的遺傳因素僅占7%-12%,更多的是生活方式的影響,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幫助降低發病風險,其中包括合理飲食、戒菸限酒、適當運動、心理平衡。而不良生活習慣則可能成為「炸彈」爆炸的導火線,因此,生活中也要提高防治意識,改正傷腎壞習慣。

1、常用飲料代替水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ICU主任楊翃表示,飲料當中的糖、磷酸鹽、咖啡因等成分會促進鈣排出,導致尿液中的鈣含量增加,易形成結石。而飲料中的香精、色素、香料等會加重腎小球過濾、排毒的負擔,損傷腎功能,使浮腫加重。

2、吃得太咸

尿蛋白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鹽攝入量是影響因素之一,長期的高鹽攝入容易破壞腎小球基底膜的選擇性滲透作用,會導致蛋白尿加重。

3、濫用藥物

「是藥三分毒」,腎臟是藥物代謝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藥物使用不當或是機體對藥物敏感,會損害腎臟,約25%的腎功能衰竭患者與藥物的腎毒性有關。尤其是磺胺類藥物、喹諾酮類藥物、造影劑、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更容易導致腎損傷。

另外,菸酒無度、長期熬夜、久坐少動、暴飲暴食、經常憋尿等壞習慣,也會對腎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害,增加腎病的發生風險,因此,想要保腎護腎,得先從調整生活方式做起。

三、警惕!腎臟發出的4個求救信號

慢性腎臟病有哪些「信號」?專家表示,如果出現尿頻、尿急、尿痛,小便帶血、小便時泡沫較多且持續時間長,眼皮、腿腳水腫,夜尿次數增多,腰腹酸痛等,這很可能就是腎臟發出的「求救信號」。

一旦出現腸胃不適、腸胃出血、噁心、嘔吐,臉色蒼白,四肢、臉上、身上皮膚出現較多紅點、四肢關節酸痛等,更應引起警覺。常見的慢性腎臟病典型症狀有:

1、尿液異常

尿液異常包括尿量增多或減少、尿液顏色變化、出現蛋白尿等,如人的正常尿色為透明淺黃色,若無明顯外因導致,但尿色發紅,或者尿中泡沫多,則要注意去腎內科檢查。

此外,當尿常規檢查顯示有蛋白或紅血球時,很可能是腎臟病的表現,需要做進一步檢查。

2、皮膚瘙癢

終末期的腎病患者,由於體內的尿素不能經尿液排出,會通過皮膚排泄,由此刺激皮膚;另外,身體內積累的毒素會導致周圍神經病變,也會引起皮膚瘙癢。

3、貧血

腎臟除了有排泄廢物等功能外,還能分泌促紅血球生成素,促進造血,因此,無故貧血也是腎功能損害的一大信號。

4、浮腫

慢性腎臟病患者由於腎臟排泄功能下降,腎臟分泌的激素紊亂以及尿蛋白的流失,出現水鈉瀦留,造成眼瞼及雙下肢浮腫。

由於腎臟病早期症狀常常不明顯,容易被人們忽視,等到醫院就診時病情已到晚期。要有效延緩慢性腎臟病患者腎損害的進展,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是關鍵。常用的腎臟病相關的檢查包括尿常規、腎功能、腎臟B超等,必要時還需行腎穿刺活檢協助診斷。

總結:「腎康才能體健」,雖然腎病也有遺傳因素,但如果能夠上好保險,將其「鎖」在保險箱內,風險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控制,而良好的生活方式、日益精準的篩查則是最好的保險栓,幫助我們守好防線。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健康知識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730/178274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