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民企500強發布 對比美國榜單 中美國人都沉默了

最近工商聯發布了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榜單和相關數據。這份榜單基於2021年中國民營經濟的表現,總結出了中國民營企業里的500名最強王者。這幾天我把這些資料看了又看,看完之後感慨不少。

今天我們就透過這份榜單來聊一些關於中國產業經濟的東西。

什麼行業誕生了最多的大老闆?

什麼行業創造了最多的富豪老闆?在當下這個時代,很多人的第一想法估計都是網際網路。

但很遺憾,這只是一種錯覺。網際網路行業大佬的存在感很強這不假,但2021年創造最多500強民企老闆的,其實是鋼鐵行業。

500強里,鋼鐵行業企業的總營收5萬多億元,網際網路企業總營收則只有3.4萬多億元。

鋼鐵行業,專業統計口徑稱為: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2021年中國最強的500家民營企業之中,有65家都從事鋼鐵行業。

為什麼鋼鐵行業現在如此強勢?這裡引用官方的通報原文就好:

受國民經濟整體向好、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2021年鋼鐵行業效益呈前高后低走勢,鋼鐵行業效益創歷史最高。

全年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營業收入6.93萬億元,同比增長32.7%;累計利潤總額3524億元,同比增長59.7%,創歷史新高;銷售利潤率達到5.08%,較2020年提高0.85個百分點。

簡而言之:經濟復甦,鋼材漲價。

不過,大家需要知道的是:這份榜單統計的是2021年中國民營企業的情況。2022年5月開始,鋼材價格就開始狂跌,2023年鋼鐵行業還能不能衛冕最大行業的冠軍就不知道了。

不過,這倒也沒啥,熱門行業永遠是風水輪流轉的——六七年前,在2015年的時候,建築業才是中國最大的行業,一個行業貢獻出了59家上榜企業。

但現在,建築行業顯然已經開始進入收縮模式了,只有34家企業上榜,位列第三大行業。

這也解釋了為啥最近兩年不論是知乎還是B站的「大猛子們」都在「勸退土木」——行業收縮往往意味著日子開始不好過了,而日子一旦不好過,小問題也是大問題。在擴張時期,大家還能看在「錢途遠大」的份兒上還能忍,但在收縮期,就實在是忍不住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當前的民營經濟中,綜合類商業是目前中國僅次於鋼鐵的第二大產業。

綜合類商業是什麼呢?我們看看這個領域的上榜企業就知道了。

中國最大的綜合類民企是浙江省的多弗集團,旗下板塊涉及了機械製造、海洋開發、採礦、地產、文旅、航空等行業。

排行第二的綜合類民營企業則是上海的復星集團,這個大家就很熟悉了,醫療、製藥、醫療器械、文旅、商業地產、珠寶、智能製造……復星集團都有涉及。

有沒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是的,韓國的三星、現代、LG,日本的三菱、三井、住友,也都是和多弗、復星類似的綜合集團——這些集團的特色就是產品線奇廣無比,三菱不僅造汽車,也造空調,LG不僅造電視,也造化妝品,可口可樂在韓國都是LG生產和銷售的。

話說回來,鋼鐵、綜合商業、建築……明明這些才是中國民營經濟里最大的三個行業,但神奇的是,社會公眾對這些行業的頭面人物卻知之甚少——反正你讓我不百度就說出青山控股、多弗集團、中天控股的老闆的名字,我是做不到的。

由此可見,「悶聲發大財」,這話真的很有道理。

什麼行業最賺錢?

「淨利率」,這個概念很重要,因為它衡量的其實是鐮刀的鋒利程度——你賣1000塊錢的東西出去賺100,我賣100塊錢的東西出去賺80,雖然看上去你賺的比我多,但我賺錢的效率可比你高太多了。

不過,由於企業性質和行業不同,人們需要用不同的指標來衡量企業在不同層面上的賺錢效率:

銷售淨利率,體現的是我利用銷售產品來賺錢能力。資產淨利率,體現的是我利用我手上資產(資金、設備、房產)來賺錢的能力。淨資產收益率,體現的則是我能給我的股東們賺來多少錢的能力。

不同行業的在不同指標上的表現也是不同的。

根據2021年中國民企500強的榜單及相關數據信息,銷售淨利率最高的行業是煤炭行業,高達25.75%。

這就是掌握「稀缺資源」的快樂——行情來了,擋都擋不住——2021年煤炭價格上漲得厲害,煤老闆們賺了個盆滿缽滿。到了9月,煤炭價格甚至已經漲到了火電廠都快燒不起的地步。還記得去年的「電荒」嗎?那就是煤炭價格上漲的後果之一。

2021年9-10月份煤炭價格達到了極值

而資產淨利率最高的行業則是「酒、飲料和精製茶行業」。這說明酒類企業是最能利用自己的手上的資產賺錢的企業。

在這一輪的榜單上,民營企業500強里的酒類企業共有四家:湖北的稻花香、浙江的娃哈哈和農夫山泉,湖南的華澤集團。

「酒、飲料和精製茶行業」的資產淨利率高達14.19%。同時,它的淨資產收益率也不錯,高達21.92%,是為數不多的幾個淨資產收益率能上20%的產業。不過,這個行業的銷售淨利率並不算特別高,只有9.12%。

為什麼酒類行業能這樣呢?因為他們的資產很輕,可以「四兩撥千斤」。

相比起擁有礦山、樓盤、土地的重資產行業,酒類行業的資產很輕。寶鋼集團,中國最大的鋼鐵集團,資產規模高達3800多億,營收4000多億,淨利潤卻只有264億。而農夫山泉,中國最大的飲料企業,它的總資產雖然才300多億,可稅後利潤卻高達70多億。

而淨資產收益率最高的行業則「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雖然銷售淨利率和資產淨利率都不算太好,但淨資產收益率卻高得可怕,達到了26.39%。

注意,這裡的「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並不是指網際網路行業,它指的是那些做工業軟體、管理軟體等高端軟體的企業。

民營企業500強里只有5家做軟體的企業,加起來也就2316億元的收入,但這幾家企業綜合的淨資產收益率卻非常可觀,達到了26.39%——投他們100元,最後能賺26元出來。相比之下,如果你把錢投進網際網路,最後才能賺7塊多。

在中國,哪些民營企業最賺錢?

如果根據利潤來分類,2021年民營企業500強里大約能分出以下幾類:

第一梯隊,門檻是1000億元的淨利潤,能邁過這個門檻的只有騰訊和華為兩家企業,淨利潤分別為1237.88億元和1137.18億元。

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貢獻給華為如此多淨利潤的東西叫做「非經常性損益」——也就是說,是一些偶發事件才導致華為利潤的增加。2022年華為是否還能維持如此高的利潤,恐怕是要繼續觀察的。

第二梯隊,門檻是500億元的淨利潤,能邁過這個門檻的企業有兩家,一個是阿里,一個是螞蟻科技。

其實看著阿里的數據,我多多少少有點唏噓。2020年阿里的淨利潤1512億元,妥妥兒的第一梯隊。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阿里現在的稅後淨利潤只有577.82億元。

不過即便如此,阿里也依舊是中國民營企業三強爭霸賽的選手——論營收它排第二,論利潤它排第三。

第三梯隊,門檻是200億元的淨利潤,在這個梯隊裡,我們會遇到很多耳熟能詳的企業:碧桂園、萬科、龍湖、美的、格力,基本上都在這個區間。

第四梯隊,門檻是100億元的淨利潤,在這個梯隊裡,熟悉的企業就更多了:小米、寧德時代、TCL、復星集團、網易、拼多多、聯想都在這裡聚集。

由此可以看出,科技的確是第一生產力。高科技企業的資產規模未必很大,但盈利的能力屬實強悍,類似的情況在美國也能看到。

在中國,哪些省份的民營經濟最火熱?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星海情報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919/1804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