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王亞法:戊戌返國記略 【重磅長文慎入】

作者:
我的意識流被觸發,想跟蔡英文總統說幾句話——中華民國沒有亡,只是偏安在台灣,就算是你們民進黨暫時得了勢,你們也沒有權力把"中華民國"的國號丟棄,她是未來中國還魂的軀殼。蘇聯死了可以回到俄國的軀殼裡去,中國也一樣,引用前文黃天才的話說,國民黨沒出息,你們可不能,你們應該把目光放遠大——中華民國的前途在大陸廣袤的土地上,不僅是這個小島。

口,共十來個人共同度過了一段清苦的日子。

抗戰勝利後,傅斯年以接收大員的身份來到北平,許多人推薦他當北大校長,他百般推辭,說胡適先生是比我更合適的人選,我答應在胡適先生(此時胡適在美國當中華民國大使)歸國之前暫時代理,等胡先生歸來,我即卸任,後來他果然這樣做了。

我倆聊到了傅斯年剛直不阿,寧折不彎的性格,聊他愛學生如子的柔情,聊他生活的清苦,聊他中國傳統士的風骨……當談到傅先生一生清廉,家境淒涼,在去世前,還趕寫一篇文稿,並對夫人俞大彩說,"等得了稿費,為我縫一條棉褲。我的腿怕冷,西裝褲太薄,不足以禦寒。"時,我倆幾乎同時哽咽了……

傅斯年先生去世後,幾無遺產,一生積蓄,唯一房書籍。他生前曾囑夫人要把這一房藏書留給兒子,還請老友董作賓刻了一方閒章"孟真遺子之書","家有藏書能教子",期望子承父業,作一個獨行的讀書人。說實在,當時傅斯年身兼數職,文名烜赫,憑他的人脈資源和社會名望,只要稍有心眼,保障全家人的優裕生活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但他甘於貧困,甘於淡泊,不為世俗低頭,為此貧困幾乎陪伴了他的一生,他曾對妻子說:"我這一輩子最對不起的,就是你和兒子,薪水微薄,生活拮据,不得不靠稿費補貼家用……"

一九四五年,西南聯大的學生遊行,和軍警發生流血衝突,警察逮捕了學生,當時任代理校長的傅斯年,找到對負責此事的國民黨高官關麟征,指著他鼻子說:"從前我們是朋友,可是現在我們是仇敵,學生就像我的孩子,你殺害了他們,我還能沉默嗎?"

一九四九年台大四月六日,台大師生鬧事,軍隊闖入校園抓人,傅斯年親自趕去最高當局,指出當局不經法律程序,進入校園抓人是非法的,要抓捕台大的學生,必須得到校長的批准,他當面向台灣警備司令部總司令彭孟緝說:"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

傅斯年對學生是一片柔情,可在權貴面前,從無媚態,他跟蔣介石說話時,手持菸斗,翹起二郎腿,指手畫腳,好在蔣介石知道他的個性,從不在意。他幾次拒絕到國民黨政府當官,堅守寧肯以在野之身,以學者的身份,參政而不從政,自嘲"書生報國,如此而已!"一生鐵骨錚錚,令人敬欽。

一九五〇年十二月二十日,傅斯年受邀在"省參議會"發言後,剛欲下講台,突然撫著頭喊了聲:"不好!"就此倒地不起,送到醫院,診斷為腦溢血,經全力搶救,回天乏術,終年五十四歲。

嗚呼,魂斷講台,天妒英才。傅斯年的逝世,在台灣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學生們上街哭悼自己的導師,就連蔣介石也親臨致祭,當天參加追悼會的竟有五千人之多,輓聯二百七十多幅……

一路聊著,很快就到了Hotel,臨分手我們決定,明天一早再去台大校園,祭掃傅斯年先生的陵寢。

傅斯年先生的陵寢又叫"傅園",在台大校門口右側的一片大王棕櫚樹叢林後,十六根多立克式大理石柱子,支撐著希臘神農殿式的屋頂,屋頂下莊嚴地地擺放著一具石槨,石槨的前部,刻著"傅校長斯年之墓",小篆字體,線條莊端洗鍊,左右上下兩行是"中華民國四十年十二月"和"國立台灣大學敬立"的行書。

進入墓園,我倆神情肅穆地獻上一束黃白二色的馬蹄蓮,和沉重的三鞠躬。

站在傅斯年先生的墓前,我的意識流突然奔騰起來:

一九四八年,在國民黨政府的敗局已定,準備退守台灣之際,蔣介石計劃把國庫的黃金和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中央研究所、北京圖書館的藏書,遷往台灣去的時候,同時還制定了一份"搶救大陸學人計劃"。傅斯年授命草擬了一份詳細的"學人搶救名單",名單囊括了幾乎所有必須搶救的知識分子……然而當胡適等候在南京機場,準備等齊同儕後同時撤退台灣,當從北京來的飛機開啟機艙時,他只看到走下寥寥幾位老友,名單上的友人幾乎都沒有出現,驚愕之下,胡適掩面大哭,傅斯年在一旁長吁短嘆。

悲哉,千古一哭,萬世一嘆,哭後來的多少傷心事,嘆後來的多少血淚債!

我站在傅斯年的墓前,想起了昨天祭拜的胡適墓園;想起了王雲五,埋葬在淨律寺的山坡上;想起了林語堂,長臥在陽明山畔自家的後院裡;想起了張大千,安息在摩耶精舍的梅花叢中……想起他們的後代,遊學海外,事業有成……

我耳邊突然傳來意識流的哭泣聲,一個讀悼詞的哀音,在朗讀那些關鍵時刻,心存僥倖留在大陸的死者——儲安平、葉企蓀、傅雷張伯駒陳寅恪張東蓀……

和梁劍如先生在台北三天,有緣在一起祭拜了兩位我倆心目中共同崇拜的偉人,了卻了多年的一段心事,雖然他的廣東官話,比我的上海國語還要糟糕,但彼此心曲相通,遇有語意舛誤,常撫掌而笑,品嘗廣東話中"雞同鴨講"的樂趣。

不能遺忘的李莊

和梁先生分手後,我回到大陸,去了四川,繼續追蹤傅斯年先生一輩先賢在李莊的史跡。

談國立中央研究院,談傅斯年先生,不能不談抗戰時期的李莊,不能不提在受到外敵侵略,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李莊的幾位鄉紳,力排眾議,容納一代文化精英的歷史功勳。更不能遺忘他們在新政權鎮反時遭受慘殺的真相……

責任編輯: 李安達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211/1989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