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原來這就是:包餃子的智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作家喬凱凱,講過一段經歷。

小時候,他曾跟著奶奶學習包餃子。

一開始,他覺得餡兒多才好吃,於是大量放餡,把麵皮撐得圓圓滾滾。

結果剛下進鍋里,皮就破了,餡兒漏得滿鍋都是。

後來有了經驗,他怕撐破餃子皮,於是刻意把餡兒減少,可煮出來的餃子卻又扁扁的,不中看,也不中吃。

而奶奶總能把餃子包得飽滿、圓潤,又不會破皮。

他問奶奶秘訣是什麼,奶奶告訴他:有多大的皮,就包多大的餃子。

餡兒多了,餃子皮捏不牢,就煮成了一鍋片湯;餡兒少了,一口空麵皮咬下來,嘴裡沒滋味。

喬凱凱聽了若有所悟,也一直將這句話記在心中,

此後人生中,他秉持著「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的理念,始終擺正自己位置,最後成為一名作家。

人之所以有諸多煩惱和痛苦,主要根源是自身定位不清。

一個人過分高估自己,難免會因眼高手低而變得平庸;太過看輕自己,則又會在畏手畏腳中無所作為。

正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清楚自己的能力大小,明白自身的價值所在,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智慧。

1

不高估自己

作家劉墉說:「人性是以自己為中心的,他當然認為自己最重要。」

現實中,很多人總是過分誇大自身能力,覺得自己不可替代,認為自己高人一等。

結果卻是,你把自己捧得有多高,最後摔得就會有多重。

聽過一個廚師朋友的故事。

朋友畢業於某著名烹飪學校,在一家飯店擔任主廚。

店裡的廚師,只有他一人經過名校培訓,他的廚藝也受到很多顧客的稱讚。

但他仗著自己有點本事,經常擺臉色給其他員工看。

有次,他要求老闆給自己漲薪,理由是:店裡的客人,大部分都是奔我的手藝來的。

老闆沒有答應,他非常不滿,便提出了辭職,

他心想店裡沒了自己,生意肯定一落千丈,到時老闆肯定還要來求他回去。

沒想到的是,他走後,老闆立馬又請了個大廚,店裡生意反而更好了。

小說家傑克·倫敦說:

每個人都把自己當作鑽石,而在別人看來,他卻不過是鑽石的同素異形體:炭。

在這世上,你根本沒有想要的那麼重要,離了你,明天太陽照常升起。

與其因高估自己而失望受挫,不如早點認清自己,別太把自己當回事。

很多時候,你之所以能獲得成就,不是你真的有多厲害,而是你的平台更大、遇到的機會更多。

所以,學會時刻警醒自己,永遠不要自我膨脹。

心懷謙卑,在低調中沉澱自己,保持成長,才是你最清醒的選擇。

2

不看輕自己

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在彌留之際,曾對自己的助手說:

「你能幫我找一位優秀的傳承者嗎?」

助手應承下來,此後他四處尋找合適的人選,可蘇格拉底都不滿意。

正當助手十分沮喪時,蘇格拉底卻對他說:「你有沒有想過,你自己就是最合適的人?」

助手聽後,羞慚地低下了頭。

生活中有很多像助手這樣的人,總是看輕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往往就會錯失大量機會。

正如俞敏洪所說:

如果你只會貶低自己,那麼這個世界上的所有門,就都對你關上了。

人生在世,每個人不完美,都有自己的長處與短處。

別再自我否定,克服內心的怯弱,你才能擁有足夠底氣,在積極進取中改變自身處境。

電影《超大號美人》中,女主芮妮因自己長得胖非常自卑。

她不敢爭取心儀的工作崗位,害怕出現在大庭廣眾下,就連平時跟人說話,都躲躲閃閃。

有次,主管找到她,想提拔她當助理。

她一聽,立馬擺手推辭:我肯定不行的,找別人吧!

主管卻對她說:我很看好你,你為什麼不相信自己呢?

這句話芮妮如夢初醒:是啊,自己不缺胳膊不缺腿,哪裡不如別人?

想到這裡,她便答應了經理,把握住了這次機會。

自那以後她也一改往日的畏縮,開始主動出入社交場合,大大方方展示自己;

在新的崗位上,她也積極表現,還報名了「未來高管」計劃……

最終,憑藉努力和堅定的信念,芮妮一步步當上了公司總經理。

契訶夫說過,人相信自己是什麼,自己就是什麼。

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讓別人瞧得起你,而是自己要相信自己,自己要學會抬舉自己。

把自己看得太輕,只會禁錮你的成長。

唯有肯定自我,才能獲得改變的勇氣,從而激發潛能,將人生局面徹底扭轉過來。

3

找准自己的位置,比什麼都重要

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庫利,曾在書中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

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自我的認識。

生活中,有人因為自視甚高屢屢栽跟頭,也有人因為對自己評價過低而錯失良機。

一個人最難得的清醒,便是認清自己的能力,只做力所能及之事。

愛因斯坦剛開始研究物理學時,並不被人看好。

因為天馬行空的想法,他甚至一度被很多同行稱為「瘋子」。

但他並沒有妄自菲薄。

在那些受人嘲諷的歲月里,他懷揣著對宇宙的好奇,如饑似渴地鑽研物理知識。

他相信,自己的研究,是在探索一條新路。

1921年,他成功創立了狹義相對論,並於當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從那以後,他作為偉大的物理學家,受到無數人的追捧。

1952年,正在大學執教的愛因斯坦,收到了以色列總理古里安的一封信。

信中,古里安表示,想提名他為以色列總統候選人。

只要愛因斯坦點頭答應,他就有可能擁有超越常人的地位與權勢。

沒想到的是,他卻選擇了拒絕,他說:

關於自然,我了解一點;關於人,我幾乎一點都不了解。

我這樣的人,怎麼能擔任總統呢?

此後幾十年裡,愛因斯坦拒絕了很多顯赫的頭銜與身份,只擔任大學教授,一邊教書,一邊進行科研。

正因為他的自知與清醒,使他專注於物理研究,這才成了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

很認同哲學家傅佩榮說的一句話:「認識自己,是人生的起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和不擅長的事情。

過高估計自己,是一場災難;過分貶低自己,則是一種悲劇。

認清自己,知道自己的斤兩,你才能選擇最適合的道路,心無旁騖地走下去。

當你能找準定位,擺正自己,自然不會在紛亂的塵世中迷失方向。

民間歌謠《餃子詩》裡有這樣一句:「餃子含禪意,食中蘊道深。」

餃子裡藏著很多學問,如何包餃子,這裡頭也有深刻的哲理。

包餃子的關鍵之處就在於,擀多大的皮,調多少的餡,必須拿捏清楚,恰到好處。

清楚皮與餡的比例,不多也不少,這樣包出的餃子最終才能成熟美味。

人生也是如此,想要成事,你必須保持清醒的認知,對自己的能力不過分高估,也別自我貶低。

看懂包餃子的智慧,得意時不自我膨脹,失意時別自我貶低。

找准自己的位置,認清自己,做好自己,你才能享受到人生最濃的滋味。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每晚一卷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03/2062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