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治癒自己最好的方式:學會感恩

作者:
即使被一槍打中肩膀,也要慶幸沒打中心臟。

加州大學的羅伯特·愛蒙斯教授,做過一項調研。

他把學生分為三組,要求他們每天記錄自己的日常和情緒。

第一組學生記錄每天值得感謝的事,例如論文通過了,拿到獎學金,得到實習機會;

第二組記錄令人心煩的事,例如交稅、生病、朋友吵架,被室友欺負;

第三組則記錄稀鬆平常的小事,無所謂好壞,像流水帳一樣就行。

十周後,羅伯特發現,第一組學生的幸福指數比其他兩組能高出25%。

他由此得出一個結論:保持快樂的秘訣,就在於學會感恩。

可以說,感恩,是種無條件的幸福。

你不用指望別人怎麼做,不用依賴事情什麼結果。

只要能看到生活里好的一面,就會收穫好心情。

宮崎駿說:「在茫茫人海中,懷一顆感恩的心,你才能擁有一生的愛和幸福。」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人生路遠,難免磕磕絆絆,學會感恩,就是治癒自己的最好方式。

01

前幾天看《感恩日記》,主人公米歇爾的經歷,讓我很有啟發。

年逾五十的米歇爾,年輕時是位漂亮的平面模特。

可隨著年歲漸長,拍攝機會越來越少,她便提前過上了退休生活。

本以為閒下來之後,可以好好享受一番,但她卻越來越不開心。

每天起床照鏡子,看著眼角的皺紋便唉聲嘆氣;看見丈夫把廚房搞得一團亂也忍不住發火;和孩子談談心吧,又對年輕人的想法嗤之以鼻。

她變得十分挑剔,看什麼都不順眼,動不動就發火,甚至煩悶到失眠

無奈之下,米歇爾就上網求助。

有人建議她,每天寫一篇感恩日記,可以幫助睡眠。

米歇爾打算試試,沒想到,剛寫了一周,心情就好了不少。

她在日記中寫道,雖然滿臉皺紋,但健康又體面地老去也不錯;雖然丈夫笨手笨腳,但每天給我做早飯,這份愛彌足珍貴;雖然孩子大了有點叛逆,但起碼沒有給我惹麻煩……

當她感知到生活里的美好,便不再抱怨、找茬、生悶氣。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埃蒙斯博士,曾在大量調研後發現:

「心存感恩,並不需要人們遇到什麼天大的好事,感恩的人會重新解讀自己的經歷,並從中收穫愛與力量。」

只要稍加留心,再不如意的日子,也有令人欣喜的事。

不管在外受了什麼委屈,回家後父母都會端上熱乎乎的飯菜;不管工作壓力多大,伴侶都會常伴左右;不管多麼普通,也總有欣賞我們的人。

不幸來自抱怨,而幸福來自感恩。

眼中儘是挑剔,心中全是不滿,你只能天天鬱悶,被負能量籠罩。

然而一旦學會感恩,人便能看到來自全世界的溫暖和善意,對生活重拾熱情。

02

知名媒體人金惟純,說過他最佩服的企業家是稻盛和夫。

在他看來,稻盛和夫在事業上的全部成就,歸功於他有一顆感恩的心。

金惟純說:感恩,不僅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元素,同時也是宇宙中最大的能量。

常把謝謝掛嘴邊,是對他人的理解與體諒,更是對自己的保護與成全。

地產商麥可,在他還是某交易所小職員時,遇到過一位十分嚴厲的上司。

這位上司脾氣暴躁,動不動就訓人,經常把新入行的實習生罵到懷疑人生。

有人憤憤不平總生悶氣,有人在內耗中否定自己,還有人整天緊張得不行。

只有麥可可以心平氣和地老老實實幹活。

這位上司不解,便問麥可:為什麼你不和我鬧情緒?

麥可十分誠懇地說:我非但不怨您,還很感激您,沒有您,我不會對自己的要求這麼高。

上司聽後很是受用,開始對麥可重點培養,而麥可也因為這份感恩,更珍惜眼下的工作。

他努力學習廣泛社交,不斷積累經驗,終於在幾年後,有了自己的事業。

他在著作《房地產交易商的晨間奇蹟》中寫道:

「你所讚賞的,最終會反過來讚賞你。表達你的感謝,你就會擁有所渴望的一切。」

說實話,我們中很多人一想到上班就打怵,遇到一點挫折就像天塌了一樣。

可反過來想想,那些挫折和磨難,又何嘗不是一種成長?

就算有人欺負你,而這些人不也是另一類貴人,磨鍊了你的心智?

不怨天尤人,不誇大困難。

多看看自己收穫了什麼,你同樣可以在疲憊的職場中療愈自己。

03

劉墉說:「經歷苦難的人,必須從正面思考。即使被一槍打中肩膀,都要慶幸沒打中心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

在《人生百忌》中,劉墉舉了幾個例子。

他有個做投資的朋友,因為行情不好虧了五百萬。

但朋友沒有一蹶不振,反而說:「感恩上蒼,幸好沒讓我虧五千萬。」

還有個太太,不小心打碎了祖傳的玉鐲。

眾人正想著怎麼安慰她,這位太太卻說:「阿彌陀佛,玉鐲碎了,給我擋災了。」

還有一次,劉墉去餐館吃飯。

旁邊桌子的人叫了一杯紅酒,剛端上來,不知怎的就打翻了。

服務生嚇壞了,這位客人卻笑著說:「瓶子裡還有一點,真是太幸運了。」

隨後,他便抿著嘴小口喝了起來,美美地吃了一頓午餐。

劉墉感慨:我們都應感恩自己的得,而非抱怨自己的失。

生活不會一帆風順,有的是令人傷心絕望的糟糕事。

但會感恩的人,總可以換個角度看問題,從一切不利中發掘有利。

思想家華勒思說:「讓你與力量聯結的,正是感恩。」

積極地看待問題,所有坎坷都是成長的好時機,所有的遺憾都是對人的保護。

感恩之所以是種療愈,就在於它給了我們轉換視角的可能。

當你學會自我安慰與寬解,再大的麻煩也不能把你怎麼樣。

04

媒體人帥建翔剛寫網文的時候,被不少人黑過。

有人在他微博評論區大放厥詞,氣得他不是回罵就是刪帖。

但網友可不吃這一套,他越是回擊,大家就越攻擊他。

那段日子,帥建翔很是苦惱,沒興趣寫文,也不願和人交流。

然而,隨著閱歷的增加,如今的他再談起當年的事,直後悔地搖頭。

他說:當年太衝動,但凡靜下心來想一想,就會明白要感恩這些人。正是他們提醒了我,要麼修正自己,要麼珍惜對我好的人。

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很多苦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和家人拌幾句嘴,和同事鬧點矛盾,和朋友產生點糾紛,就連隨便上上網,都能和一些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生氣。

如果苦苦糾纏,煩惱勢必越攢越多,但只要學會感恩,這份來自他人的痛苦,便可轉化為滋養我們的養料。

那個在你失敗時批評你的人,給了你鞭策;那個坑過你害過你的人,給了你經驗。

或者說,你遇到的所有人,都是為了教會你點什麼。

其實,一切的人和事,本質上並無好壞,全然在於你如何看待。

緊盯別人的壞,你只會痛苦,常念別人的好,才能感到幸福。

前幾天,看歷史學家許倬雲的訪談,再次被老爺子的心態折服。

他一出生就患有嚴重的腿疾,大半輩子都在顛沛流離中度過。

可就是這個飽受風霜的可憐人,卻活成了人人欽佩的樂天派。

有人問,您是怎麼做的呢?

老爺子說:面對生活,我向來只感恩。

「我沒有健康的體魄,但我有關愛我的父母師長;

我前半生遭逢戰亂,但戰亂沒有奪去我的生命;

我個子矮樣貌普通,但我的妻子對我情深義重;

哪怕一無所有,天地也厚待於我,讓我看遍人間美景……」

這就像蘇軾,在最窘迫時,仍能寫出「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人只要感恩,萬物將滋養你,托舉你,療愈你。

哲學家埃克哈特,曾告誡世人:感恩始於簡單的三個字,「感謝你」。

你越常說「感謝你」,就越能感受到它的力量。

生活煩惱不斷,我們習慣性地用盡各種辦法去抵抗。

結果到最後發現,能拯救自己的唯有那顆感恩的心。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洞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2/206632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