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鼻炎、感冒、胃痛等6種病都是陽氣不足引起的!驅寒補陽有妙招

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而陽氣,就是人體的「太陽」。

中醫理論中歷來重視陽氣的養護,《黃帝內經》雲「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是說人體陽氣失其運行,就會減損壽命或夭折。

陽氣不足,易患6種小病痛

也許說陽虛寒濕症你沒感覺,要說下面這幾種小病小症,你一定深有感受,這些都是陽氣不足、體內寒濕重的表現!

手腳冰涼捂不熱

怕寒怕冷又怕風

胃寒胃痛腹瀉

過敏性鼻炎

頻繁的感冒咳嗽

夜尿多睡眠差

1手腳冰涼

陽虛則生外寒,陽虛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手腳冰涼。

天一冷,手腳就像冰塊一樣,睡一晚都捂不熱,只有泡腳後馬上睡覺才能暖和起來。

這是因為四肢末端得不到陽氣的溫煦,血液循環差。

虛得越厲害,手腳的溫度就越低,症狀嚴重的人,膝蓋以下、胳膊肘以下都是涼的。

不過有一種冷,跟陽虛的冷要區別開來,就是四肢末端冰涼,手到了胳膊那裡就不涼了,腳到腳踝以上就不涼了。

這種情況,根本原因不是虛了,是堵了。

往往是肝氣不舒暢,導致氣血壅滯,陽氣閉塞於內,不能通達四肢,需要行氣活血,而不是補益陽氣。

2怕寒怕冷又怕風

陽氣足則機體功能狀態就飽滿,陽氣虛者化生的熱量也不夠、抵禦外寒的能力也差。

這種怕風怕冷是長期的,不是暫時的,穿衣服總比別人多,耐熱不耐寒,常年低溫偏低。

頭怕風吹、後背怕涼,但生病很少發高燒,往往是低熱,到37度多就很難受了,吃退燒藥也不好退。

氣虛也會怕冷怕風,不同的是氣虛一般會出現稍微活動就氣喘、出汗,這種情況補脾胃、補氣,效果更好。

3頻繁的感冒咳嗽

《黃帝內經》中有句話說:「邪風之至,急如風雨」,四時不正之氣,侵犯人體的時候,急如風雨,讓人防不勝防。

陽氣足得人就算病了,症狀看起來很嚴重,但來的快去得也快;而陽虛的人反而症狀輕微,痊癒得慢。

因為疾病症狀是陽氣與外邪鬥爭的表現,陽氣充足則「戰況激烈」;陽氣不足雖「戰況緩和」,但邪氣反而直接入侵身體深處、纏綿反覆,自然就好得慢。

4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西醫又叫變應性鼻炎。每天早晨起來,接連不斷的打噴嚏,少則幾個,多則十幾個,在接觸過敏原後隨時打噴嚏。

更尷尬的是,不感冒也有大量清水樣鼻涕,有時還可不自覺從鼻孔滴下。

從中醫的角度說,這就是正氣不足、寒邪入侵於表、郁滯於鼻竅,主要跟肺、脾、腎的虛損有關,誘因多是夏季空調使用過度。

5胃寒胃痛腹瀉

有些人特別容易感覺胃部發冷,一受涼或吃些寒涼的就肚子痛、拉肚子,平時大便也經常不成形。這都是陽虛、脾陽不足引起的。

脾胃是人體後天之本,是五臟的後勤部,如果脾陽不足,運化能力差,脾胃之氣不能持續的供養五臟,最後陽氣就會越來越虛。

所以平時不要貪涼的,過多的吃吃冰的飲料冰淇淋啤酒涼茶、寒涼的食物,會傷了脾胃之陽;也不要過用抗生素,這也會損傷陽氣。

6夜尿多、睡眠不好

有的人沒老,但晚上沒喝多少水,上床睡覺之前也上廁所了,但睡到半夜還是要起夜,甚至要起來好幾次,第二天早上起來昏昏沉沉,白天沒精神。

這是是腎陽虛的典型表現,身體裡的水不能被運化利用,很快就變成廢水排出去了,喝點水就跑廁所,小便也是清長。

「補陽」先要「護陽」

陽氣就如同我們身上「礦產」,「適度開採」才能長盛不衰。因此,補益陽氣不僅要做到「開源」更要重視「節流」。

如果不改變生活方式,一邊補一邊耗,沒什麼效果,因為補的沒有耗得快啊。

不做以下損傷陽氣、耗散陽氣的事,才是最有效的補!

1.熬夜,總是超過23點也不睡覺

2.冷飲和涼茶是日常飲品,喜歡吃生冷寒涼

3.離空調近一點,才夠涼快;空調溫度調得很低

4.習慣光腳穿鞋,氣溫不高就穿涼鞋;天冷露著膝蓋穿短裙;夏季空調下穿衣單薄。

5.過度節食,營養不良。

5.長期工作和生活在陰暗濕冷的環境。

6.長期、大量用抗生素、激素類、利尿劑、清熱解毒中藥等。

7.長期大量運動,或喜歡三溫暖,出汗過度。

8.汗出當風,大汗淋漓之後,喜歡吹風,甚至洗涼水澡

驅寒補陽,身暖氣強

寒邪侵犯人體,都是從表到里的,由淺至深的,所以當有外寒時要及時驅除。

驅寒有三個特別簡單的辦法,誰都能辦到:曬太陽+泡腳+艾灸。

日為太陽之精,其光壯人陽氣,大人小兒都要常曬太陽。寒氣重的人會邊曬邊打噴嚏,還有人曬太陽就流清鼻涕,這都是在排寒。

曬太陽

1

曬太陽時做做深呼吸

充足的陽光照耀能夠調解褪黑素的分泌,而胸部的舒展能夠使身體更好地吸收陽氣。

建議每天抽出半小時到戶外,面朝太陽,閉上眼睛,張開雙臂,掌心朝向太陽,手指微微收攏,想像陽光灑滿全身,配合深呼吸。

覺得累時放下雙臂,重複該動作曬15分鐘後,搓熱雙手,暖暖臉部,再散散步。

2

一周曬太陽40分鐘

一般來說,當人體15%的皮膚暴露在陽光下時,年輕人每周累計曬40分鐘、老年人每周曬60分鐘就能保證皮膚合成充足的維生素D

3

最佳時間:10點和16點

上午10時左右和下午4時左右,是曬太陽養生的最佳時間。

4

特殊人群有講究

一般來說,像孕婦、兒童和老年人這些特殊人群鈣的需求量較多,曬太陽更需要講究。

孕婦:孕婦需要負擔兩個人對鈣的需要。在冬季每天不少於1個小時,不能因為身體行動不便就整日待在室內。

兒童:兒童發育需大量的鈣,從兩個月起,只要天氣允許,就應該每天到戶外曬太陽,每天15~30分鐘為宜。

老年人:老年人同樣是補鈣的重點人群。可在上午9點以前和下午4點以後曬太陽,可以找上幾個伴兒,邊聊天邊活動,避免在戶外睡著著涼。

泡腳

泡腳自不必說,很多人都有泡腳的習慣。

「睡前洗腳,勝吃補藥」,睡前用40℃左右溫水浸泡雙腳(水淹沒踝關節處),每次浸泡20~30分鐘(期間可加熱水保持水溫),泡後皮膚呈微紅色為好,同時可用手按摩足趾和腳掌心。

一般來說,每晚一次足浴即可達到保健目的,最好在足浴後半小時內就寢,亦可早晚兩次(一般上午10點1次,晚上睡前1次)。每次泡腳時間不宜過長,慢性風濕性關節炎、慢性高血壓等疾病患者泡腳的時間可適當延長一些。

加之不同的中藥煎汁足浴,會有不同的藥效。例如,艾草加薑片泡腳可治風寒感冒、關節病、類風濕、咳嗽。紅花泡腳,可改善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血液循環不好。苦參泡腳可抑制腳部真菌,預防腳氣,同時能加強血液循環,排出體內濕毒。

糖尿病患者千萬留意水溫

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覺不到,容易被燙傷,從而引發非常嚴重的後果,所以要留意泡腳的水溫。

腳氣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腳氣的人,病情嚴重到起皰時,就不宜用熱水泡腳,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膚病,外傷或皮膚燙傷者也不易泡腳。

老人泡腳不要泡太久

老年人,泡腳時間過長的話,會引發出汗、心慌等症狀。所以,老人每日臨睡前泡腳15分鐘為佳。

艾灸

灸能養陽,入冬後用灸甚好,可一直灸到立春,有助於陽氣斂藏。若灸後略有動火,喝點綠茶綠豆湯即解。

冬至前後施灸關元可預防中風、感冒等多種疾病,並有助陽保健、延衰強壯的效果。自冬至之日自然界的陽氣開始復甦充盛,人體可順從自然界的陽升之氣,藉助關元灸來強壯元陽。冬至的關元灸恰好滿足了「補必兼溫」的特點,可達到溫壯元陽,從根本上提高人體的強身抗病能力的目的。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健康養生大課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328/1428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