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女性組成的特殊群體,由軍統招募的年輕女性組成,經嚴格訓練之後,個個身懷絕技,精通暗殺、爆破和情報搜集等技能,部分成員還擅長偽裝和格鬥。對於她們在抗戰中立下的功勳,我們無法完全記錄,只能擇其一二,敘述於後。
一、軍統七枝花
1940年9月,在日軍的不斷進攻下,滇越鐵路全線中斷,滇緬公路成為唯一的一條援華通道。保衛緬甸對於中英雙方來說都有重要戰略意義。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將矛頭指向了緬甸。為了保衛緬甸,中英雙方在1941年初就開始醞釀成立軍事同盟。
然而,英國軍隊自視甚高,一向輕視中國軍隊,不願中國軍隊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撓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迫使中國遠征軍只好停留在中緬邊境。
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2年1月日本對緬甸展開進攻,英軍發現自己不是對手,一路潰敗,這才急忙請求中國軍隊入緬參戰。
然而已經失去作戰良機。英軍被日軍打得一退再退,致使中國遠征軍剛一進入緬甸作戰,就變成了掩護英軍撤退的戰鬥。
當時,英軍步兵第一師及裝甲第七旅被日軍包圍於仁安羌,糧盡彈缺,水源斷絕,陷於絕境。中緬印戰區美國陸軍司令兼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命令孫立人率領的新38師前往救援,孫立人調派第113裝甲兵團(團長劉放吾)星夜趕赴前線,自己也親臨戰場指揮。經過兩晝夜激戰,殲滅日軍主力一千餘人,解救出被圍困的7000餘名英軍;同時還解救出被日軍俘虜的英軍官兵、美國傳教士及新聞記者500多人。孫立人以一千多人的兵力,擊敗數倍於己的敵人,取得仁安羌大捷,一時間轟動中外。
在國外作戰,情報工作尤為重要。戴笠領導下的軍統也派出人員隨同遠征軍入緬作戰,一批青浦特訓班的女學員,被派到遠征軍中擔任譯電員,其中新38師就有7名女譯電員。
仁安羌大捷後,嘗到日軍厲害的英軍決定棄守緬甸,撤往印度,新38師掩護英軍撤退。4月下旬,英軍撤到曼德勒後繼續向西逃往印度。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副司令官杜聿明因對英國人感到不滿,拒絕時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要他撤往印度的指示,而按蔣介石命令撤回雲南。結果杜聿明率領的第5軍在日軍的阻擊和追擊下,選擇穿越野人山回國,半數人馬葬送在野人山中。
擅長審時度勢的孫立人則認為野人山太過危險,決定向西撤往印度。在新38師師部的七名軍統女譯電員也隨同部隊撤退。當他們來到印緬邊境時,護送電台的小分隊突遭日軍伏擊。
經過一番激戰,小分隊計程車兵全部戰死,七名軍統女譯電員被敵人追到了一個山坡上。面對如潮水般撲上來的日軍,七名軍統女特工寧死不降,砸毀電台,一起高呼「中華民國萬歲!」的口號,縱身跳下山崖。
七人中唯一的倖存者周玉梅墜崖後四肢骨折,無力移動。四天後被親中國的克欽族游擊隊發現,最終因傷勢過重,不幸去世。她在留下的最後遺言中寫道:「告訴戴局長,電波永不滅。」
在國內的軍統總部獲知七名女譯電員殉國後,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儀式,由軍統唯一的女少將姜毅英親致祭詞,並在重慶漕絲廠她的辦公室窗外,種下了七枝連根的美人蕉,軍統人員稱之為「七姐妹花」。
二、爆破女王吳舜華
在軍統特務中,爆破技術最精的當數吳舜華,人稱爆破女王。
1938年10月25日,吳舜華組織的武漢「反資敵大爆破」,使日軍在占領漢口、武昌一周內,無處居住,無法正常生活,為國軍撤退贏得了寶貴時間。為此蔣介石特命戴笠嘉獎有功人員,吳舜華被授予甲種一等獎章,晉升上尉。
三、千面女郎吳億梅
軍統女間諜吳億梅號稱千面女郎,淞滬會戰後,她與安占江一起潛伏於上海,秘密監視日軍的一舉一動。為避免暴露自己,她特別擅長化妝。
她曾幾次憑藉自己高超的易容術,在日軍追查時化險為夷,成功脫險。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真正相貌。吳億梅是上海人,講得一口地道的上海話,對上海的風俗習慣也非常熟悉。在和安占江一起合作時,兩人配合得天衣無縫。任務完成後,吳億梅繼續留在上海,打探日軍的動態。在執行任務期間,她深入敵人內部,先後擊殺了3名日軍大佐級別的軍官,和5名汪偽政府的高級官員。
日軍為此懸賞30萬元通緝她,但始終沒能發現她的蹤跡。抗戰勝利後,吳億梅去了美國,隱姓埋名,低調做人。有人說她嫁給了一個華裔商人,過起了安穩平淡的生活。
四、鐵血殺手武奎元
武奎元,聽名字就很男性,卻其實是個妙曼美女。她身材火辣,長相艷麗,憑藉如此利器,使眾多漢奸命喪黃泉。
據說她從小練過武功,能飛檐走壁。
上海淪陷期間,有些漢奸投敵後,對潛伏在上海的軍統特工威脅很大。為消除隱患,武奎元接到了暗殺漢奸的任務。
武奎元利用出入夜總會的時機,不動聲色地打聽到漢奸的相關信息。然後趁其不備,果斷出手,將其擊斃,幾天功夫就暗殺了7名漢奸。
有一次,武奎元在執行任務時,被汪偽特工發現,緊追不捨,將她逼入了一條死胡同。面對汪偽特工,武奎元掏出手槍,對準了自己的太陽穴。追捕她的特工以為她要自殺,都愣在了原地。武奎元趁其發呆的瞬間,縱身跳到了旁邊的屋頂上,在一眾特工驚訝的目光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抗戰結束後,戴笠派武奎元到美國深造,從此了無音訊。
五、少將女特工
軍統特工的主要任務是搜集情報,其中破譯敵方電報密碼,是軍統獲得敵方情報的主要來源。
抗戰期間,軍統一直致力於日軍電報的破譯工作,曾取得令美軍刮目相看的成功。這一成果的取得,姜毅英功不可沒。
姜毅英和戴笠都是浙江江山縣人,姜毅英考取警校時,第一期甲科特訓班總共13人,每個人都由戴笠親自考核面談。戴笠從檔案中了解到姜毅英也是江山人,好不歡喜,立即將她叫到辦公室。經過一番問話後,戴笠覺得姜毅英兼具男人、女人的雙重性格,作為特工培養,可以派上多種用場。
1941年12月初,姜毅英破譯了日本軍部的無線電密碼,獲得了日軍將於同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美國海軍基地的絕密情報。她不敢怠慢,立即將情報呈送戴笠,戴笠極為興奮,立刻將電報轉呈老蔣。老蔣如獲至寶,當即批示:「儘速通知美國政府。」
戴笠當即致電軍統局美國站站長肖勃,命令他立即轉告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武官郭權。郭不敢怠慢,迅速轉告五角大樓美國海軍司令部。美國軍方一向輕視中國,對中方提供的情報付之一笑。一位海軍官員還說:「哪有這種事情?明顯是中國故意挑撥美日關係的伎倆!」由於美國並未採取任何防禦措施,結果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和海軍航空兵於美國時間1941年12月7日凌晨,突然襲擊珍珠港,導致美軍太平洋艦隊遭到毀滅性打擊。
美國這才大吃一驚,對中方的情報能力深感佩服,從此對軍統刮目相看。美國海軍司令部甚至主動找到戴笠,協商成立「中美情報合作所」,由戴笠任主任,美國海軍准將梅樂斯擔任副手。從這以後,大批美國特工人員及特種裝備,源源進入中國,開啟了中美合作的大門。
蔣介石對軍統的工作高度讚賞,非常滿意。戴笠也對姜毅英慰勉有加,將她由中校破格提升為少將。
1949年,姜毅英去了台灣。後來離開情報部門,出任台北雨農小學的校長。戴笠,字雨農,雨農小學即以此命名。姜毅英擔任雨農小學校長期間,兢兢業業,深得師生好評,她也以此回報戴笠的知遇之恩。
吉人天相,姜毅英享年98歲。
2025年09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