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炒八摻,要爆了!
河南人對待主食到底可以有多任性?八種主食放在同一口鍋里炒,炒到連鍋都要暈碳了,熱氣騰騰地「一通亂炒」,讓人一口蒜、一口面地根本停不下來,這是主食大省河南最新整出的活。面對這種「碳水集群武器」,有人開車40公里專程前來吃,有人甚至從海南坐飛機飛過來排隊。
這個「暈碳大禮包」就是河南鄭州的炒八摻。一家藏在居民樓里、開了十幾年的小店,一大早就有兩百人排隊,堪稱「炒麵界的labubu」,想要體驗一把暈碳的飄飄欲仙著實不容易。所謂八摻,就是把涼皮、米皮、牛筋面、擀麵皮、炒麵、炒餅、麵筋、熱乾麵等八種主食摻在一起炒制,再嚴重的選擇困難症都能給你治好。
這種做法是小店老闆逐步發明的,有顧客想摻,加著加著,種類就越加越多,一大鍋炒出來只要12元,實惠。摻著吃在河南很常見,胡辣湯摻豆腐腦,涼皮摻擀麵皮,米線摻麻辣燙,連涼菜都可以摻,這是河南人自己的「麥門1+1隨心配」。外地人看了不禁要問:為啥河南人吃飯這麼愛摻?
河南人,你有多久沒有在吃飯的時候不要兩摻了?
要說「摻」,河南最經典的就是早餐的「兩摻兒」:胡辣湯辛辣濃郁,豆腐腦嫩滑清淡,一半是猛烈,一半是柔和,這是河南人的飲食「太極圖」。河南孩子自打有記憶起,看到的就是這種吃法。這麼吃既「夠味」,又不至於讓口腔和腸胃承擔太多胡辣湯的衝擊,還可以多吃一種食物,得勁。

不起眼的街邊門臉,藏著「網紅炒八摻」。圖/高有干

你最愛的「主食搭子」是什麼?攝影/脆脆

胡辣湯摻豆腐腦。攝影/洛陽一隻毛桃
鄭州有家老店——姐弟倆土豆粉,最早賣土豆粉,後來開始加入刀削麵,最後變成單獨的一道「兩摻兒」。滑溜的土豆粉配上筋道的刀削麵,一筷子下去既有粉的嫩,又有面的彈,這種差異形成一種微妙的和諧,也難怪這是店裡賣得最好的爆款。
也有的老店一道炒三摻能賣二十年長盛不衰。三摻摻的是涼粉、涼皮、米皮,一上桌,看上去是「稀里糊塗」一片,一口下去先是麻醬和孜然的香味,接著就是三種碳水截然不同的口感在嘴裡打擂台,讓人很難分辨究竟誰的口感更勝一籌,只是感覺這種「稀里糊塗」還怪好吃嘞。就連涼皮攤前,「涼皮摻擀麵皮」、「涼皮摻米皮」也是常點的組合,不同的質感裹挾著同一份蒜水紅油,外地人第一次來吃也會覺得該摻,不摻就不對了。

涼皮摻米皮。攝影/美美羊
河南人在家做飯更是把「摻」發揮到極致。天氣涼下來,河南燴菜的出場機會就多了。五花肉煸出油脂,再把白菜、豆腐、粉條、海帶、蘿蔔一股腦下鍋慢燉,燉到白菜軟塌、豆腐裹著肉香、粉條吸滿湯汁,一口下去葷素都有,鮮香味厚。還有更簡單的「摻」,中午剩下的紅燒肉、炒豆角、炒蘿蔔,反正甭管什麼菜,也別管搭不搭,統統丟進鍋里,一熱就是一道新菜,既不浪費,又能「摻」出一鍋家常味。

燴菜是真正的摻萬物。攝影/洛陽一隻毛桃
這些「摻」出來的食物,可能並沒有漂亮的賣相,只有實在的心意。多一種食材,就多一份口感,也多一份划算。這裡頭透著河南人過日子的質樸:不講究花哨,只追求好吃、管飽。在河南吃頓飯,還能見到米線摻麻辣燙、粉漿麵條熱豆腐兩摻兒、涼菜兩摻兒……有的時候也讓人不禁懷疑,河南人吃自助餐會不會變成「自助摻」?

涼菜三摻。攝影/美美羊
為啥河南人吃飯這麼愛摻?
在河南的飯桌上,「摻」並不是隨意的混搭,而是講求實用主義的體現,在這片最「中」的土地上,幹啥都得講究調和,吃飯也不例外。

熱乎乎、材料豐富的砂鍋,很能體現調和的思維。攝影/陳雪松
河南是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省,重體力勞動留下的影響之一,就是吃飯看重扛餓、頂飽,飲食習慣自然而然地朝著「實在」的方向大步邁進。早上來碗兩摻兒,不配上水煎包、油饃頭、牛肉盒子怎麼夠?一碗燴麵,麵條要足,配菜里的羊肉、木耳、海帶、豆腐絲、鵪鶉蛋也得齊齊亮相,食物一定要豐富,河南人喜歡這種「舌尖上的熱鬧」。此外,「摻」也體現出了因繁就簡、因陋就簡的思維方式,歷史上的河南並不一直算是富庶大省,可一直是人口大省,家裡有啥就吃啥,東西不夠就摻一下,這也是一種實在。

到河南最不能錯過的就是燴麵。攝影/谷堆
在本地飲食中摻進外來飲食的元素,更顯示出了河南人的寬厚和包容。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的工業遍地開花,河南也是工業重鎮。很多南方人來河南支援建設,也帶來了家鄉味道,河南人沒有把將其拒之門外,反而慢慢融入本地喜好,讓它們變成了「河南嘞」。
鄭州的黃湯拉麵,據說是上海人來到鄭州時帶來了咖哩,鄭州人把這外來調料融進了本地燴麵里,慢慢又演變為黃湯牛肉拉麵,現在放咖哩的燴麵反倒少見了。洛陽的糖醋排骨,也是相似的故事。大批上海人來到洛陽,甚至讓這裡出現了一個「上海市場」。他們帶來了典型江南口味的糖醋排骨,逐漸變成了洛陽宴席上的常見菜。

鄭州黃湯拉麵。攝影/郭萌
「摻」其實也是一種「去精緻化」,不需要擺盤,不需要賣相,只需要好吃。對於受夠了預製菜和漂亮飯的人來說,能無拘無束地吃一盤爆炒碳水,是值得珍惜的體驗。這大概也是炒八摻走紅的原因之一。

炒八摻每天都在排隊。攝影/光影謙謙、谷堆
面對「潑天流量」,炒八摻的大爺「炒勺都掄出了火星子」,抽根煙的時間都沒了,甚至不得不開始限購,儘量滿足更多食客的需求。據說,大爺在周末還會主動下調1元,照顧在外的打工人。這種並不起眼的食物能引發「轟動」,自然也是觸發了人們骨子裡對煙火氣和人情味天生的親近。無論是幾摻,除了體現出商家對顧客需求的照顧,也體現出人們追求輕鬆自在和簡單美味的願望。在自己感到舒服的環境裡吃自己喜歡吃的食物,這是最質樸的快樂。

八種主食一起炒,哪個碳水愛好者能拒絕?攝影/光影謙謙



















